第463章 开“小灶”
影子狸花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3章 开“小灶”,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影子狸花猫,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开“小灶”
开“小灶”</p>
制度到各个车间的工作内容,让赵刚对即将到来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p>
虽然他们两个都不是在车间那里工作,不过都在钢铁厂上班那么久,大概还是了解一点。</p>
所以并不妨碍他们用着这一点了解来教导赵刚。</p>
要是让赵刚知道的话,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想。</p>
三人一边在路上走着,一边聊天,很快,他们来到了钢铁厂的大门口。</p>
威严的门卫站在门口,拦住了他们的去路。</p>
门卫看着赵刚,严肃地说:“你没穿工衣,不能进去。”</p>
赵刚一下子慌了神,不知道该如何是好。</p>
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应对。</p>
周大福反应迅速,连忙对赵刚说:“赵刚,快把介绍信拿出来。”</p>
赵刚这才回过神来,手忙脚乱地从口袋里掏出介绍信,递给门卫。</p>
门卫接过介绍信,仔细地查看了一番,确认的确是钢铁厂的介绍信后,点了点头,放他们进去。</p>
赵刚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了周大福一眼。</p>
周大福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别紧张,以后熟悉了就好了。”</p>
他们来到人事科,周大福和周大忠陪着赵刚进行登记。</p>
人事科的吴干事是个中年妇女,她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表情严肃。</p>
她接过赵刚的资料,认真地填写着表格,嘴里还不时询问着一些问题。</p>
登记完毕后,吴干事对赵刚说:“跟我来吧,我带你去临时工的集合地。”</p>
看见有人带,周大忠和周大福便离开,回到各自的岗位。</p>
赵刚连忙跟周大忠和周大福两人道谢。</p>
不过周大忠挥了挥手,表示不用在意。</p>
赵刚跟着吴干事来到了临时工集合的地方。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家都穿着朴素,脸上带着紧张和期待的神情。</p>
吴干事把赵刚带到人群中,简单交代了几句便离开了。</p>
毕竟她还有不少事情要忙,尤其是这几天,一下子招了这么多人进来,最忙就是人事科,基本上每人,都是从上班忙到下班,几乎没有什么,空余的时间休息。</p>
此时,胡厂长为了让培训效果达到最佳,专门请周益民过来。</p>
他找到周益民,诚恳地说:“益民啊,这行李箱是你发明的,生产流程和工艺你最熟悉,你可得来帮我这个忙,给这些临时工好好培训一下。”</p>
周益民本想推辞,可听胡厂长这么一说,又觉得他说得在理,实在无法拒绝,只好答应下来。</p>
毕竟行李箱也算得上是他的心血,他也不想看见行李箱,在别人手里出现什么问题。</p>
周益民来到临时工集合的地方,车间的廖主任早已在一旁等候。</p>
廖主任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身材魁梧,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p>
他看到周益民来了,连忙迎上去,说道:“益民,可算把你盼来了,这些临时工就等着你给他们开个头呢。”</p>
周益民笑着和廖主任打了招呼,然后走上前,看着眼前这些充满期待的临时工们,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好,我是周益民,接下来的时间,我会和廖主任一起,带着大家熟悉行李箱的生产流程。这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精细活,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学,用心做。”</p>
赵刚没有想到给他们培训的人竟然会是周益民,他从昨天晚上那顿火锅中得知,周益民其实是采购科的股长。</p>
接着,周益民找来了之前熟悉生产行李箱的工人,让他们分别给临时工们讲解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p>
他自己则在中间来回走动,仔细观察着每一个临时工的表现。</p>
周益民会负责挑选那些人,适合做哪一部分的。</p>
他看到一个年轻人,在学习裁剪布料的时候,手法生疏,动作也比较慢。</p>
周益民便走上前去,耐心地指导他:“你看,这裁剪的时候,手要稳,力度要均匀,按照这个模板来,不能有偏差。”</p>
说着,他亲自示范了一遍,年轻人认真地看着,不住地点头。</p>
在另一边,有个临时工在学习安装轮子的时候,总是装不牢固。</p>
周益民走过去,拿起轮子和工具,一边演示一边说:“这个螺丝一定要拧紧,不然行李箱在使用的时候,轮子很容易掉下来。而且,安装的时候要注意角度,这样推起来才顺畅。”</p>
不少人都有点紧张,导致动作都有点变形,本来就是一些精细活,根本就没有办法做。</p>
周益民将这些人的表现都看在眼里,不禁摇了摇头,这些人想上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p>
除非是能将心态调整好,不然,只能去做一些,不怎么精细的活,就比如搬运之类。</p>
很快他就在人群中看见赵刚。</p>
赵刚学得格外认真,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示范工人的每一个动作,手中的工具也在不停地模仿着。</p>
他深知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p>
所以就算是周益民,已经走到赵刚的背后,他的注意力,并没有被转移,而是盯着工人的每一个动作。</p>
</p>
</p>
</p>
</p>
</p>
</p>
</p>
随着培训的进行,周益民心中渐渐有了底。他根据每个人的表现和特点,开始考虑如何分配工作。</p>
他把那些心灵手巧、动作敏捷的临时工安排到了需要精细操作的环节,比如粘贴标签、安装拉链等。</p>
而那些力气较大、手脚麻利的,则安排到了搬运原材料、组装框架等环节。</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