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生产线顺利入场,钱进进厂长饭局
全金属弹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1章 生产线顺利入场,钱进进厂长饭局,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全金属弹壳,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很快,一卷成品布头生产成功。</p>
工人截取下来,欢呼声和掌声再一次响了起来。</p>
布头被送到王栋手中。</p>
这条厚实细密的棉织物在他掌心摩擦,发出窸窣的轻响。</p>
他看着身边冰冷光滑的金属,摸着手中紧握的实物,热泪终于忍不住落下。</p>
这是机器,更是未来,是他王栋和整个国棉六厂的未来!</p>
一种沉甸甸的真实感,伴随着机器稳健的嗡鸣,重重地落在他心上。</p>
之前最反对引进这条生产线的刘胜利此时成了新机器的拥趸:</p>
“好家伙,这外国人的技术怎么这么厉害?就这么几个人能控制这条生产线?”</p>
“真好,真好,这布品质好啊,以后国家要出口的服装,怕是得用咱海滨国棉六厂的布匹了。”</p>
“啥时候咱能再引进一条这样的生产线?要是咱厂区的生产线全换成这外国的机器,那才叫牛呢!”</p>
王栋回头喊道:“不对!什么时候咱厂区生产线全换成能顶替外国机器的国产家伙,到时候才是牛!”</p>
刘胜利狂笑。</p>
却连连摇头。</p>
他现在已经服气了,被外国机器的先进工艺给镇服了。</p>
王栋却不服。</p>
</p>
</p>
</p>
</p>
</p>
</p>
</p>
他跟钱进讨论过。</p>
改革开放将是国内生产力进化的良机。</p>
作为拥有最多人口、最多劳动力、扫盲最成功的国家,中国工业以后绝不会永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p>
当天晚上王栋设宴款待领导和沃德斯专家团队,。</p>
王栋的情绪显然被调动起来,端起酒杯说:“这还只是开头,刚过去几个月的边境自卫反击战咱们都知道。”</p>
“当时咱们杨厂长已经转业到公安系统了,但国家一声令下,他作为预备役军官二话不说重新入列!”</p>
“另外是谅山战役吧?”</p>
他问杨大刚。</p>
杨大刚这时候稍微有点不自在了,说道:“行了,同志们都知道我那点事,没什么好说的了,不要每次吃饭都要说一说。”</p>
王栋坚持的说:“这不一样,杨厂长,钱主任最佩服你这样的人民英雄,我必须要让他知道你的英雄事迹。”</p>
他又对钱进介绍说:“这场战役里杨厂长带领预备队攻坚,他顶着猫耳洞里的毒蚊子、闷热的瘴气,配合主力部队撕开了突破口,战役结束掀开衣服一看,这里一块炮弹皮!”</p>
王栋激动地比划着自己左侧腰腹的位置:“咱杨厂长差点就交待在那儿了,这又是一次二等功的底子,是不是,老杨?”</p>
杨大刚微微点了点头,喉咙里发出一个短促而沉闷的“嗯”声。</p>
然后他举起了酒杯:“各位都知道我老杨为人,我是实在人,只说实在话。”</p>
“过去立了功我骄傲,可没什么好说的,多少比我英勇比我功勋更卓著的好同志牺牲在战场上了?我感谢各位对我老杨的认可,但算了,咱今天不说这个了。”</p>
他又和善的冲钱进笑了笑:“你要是爱听战场上那些英雄事迹,找哪天你带上酒,我给你好好唠叨几句。”</p>
钱进立马举杯并弯腰。</p>
在海滨市没多少人让他感到尊敬,可杨大刚却让他生出了强烈的敬意。</p>
所以碰杯之后,钱进一饮而尽,酣畅淋漓。</p>
借着酒劲,他奇怪的问:“杨厂长,您这样的优秀军官怎么转业到地方上来了?您这是二次转业吧?之前是在治安口?”</p>
杨大刚点点头,坦然说道:“我脾气火爆又没有敏锐的头脑,在治安口上当了领导却毫无建树,实在愧对组织培养和人民期待。”</p>
王栋重重地把酒杯放回桌上,说:“杨厂长是谦虚呢。”</p>
“前几个月他二次转业,组织本来要安排他进你们供销总社担任要职,你俩差点成了同事!”</p>
钱进急忙说:“没有,杨厂长应该是我领导。”</p>
杨大刚坦然自若。</p>
这是自然的。</p>
王栋兴致勃勃的说:“但咱老杨同志没去你们系统当领导,而是二话不说接下海滨化肥厂这个摊子!”</p>
好几个厂长纷纷点头:“这个是真的厉害。”</p>
“杨厂长你觉悟太高了……”</p>
“我服,你敢接化肥厂我是真服了你……”</p>
钱进知道海滨化肥厂的情况。</p>
这是海滨市著名大厂,困难落后大厂。</p>
海滨化肥厂是建国前就有的一家工厂,延续至今机器生产线没有升级,设备老旧得跟工业博物馆里的东西似的。</p>
这工厂能耗高得吓人,在当下农业急缺农肥的背景下产品积压卖不动。</p>
年年报亏,是市里挂了号的困难户。</p>
钱进忍不住又冲他举杯:“杨厂长,您接了化肥厂的差事啊?”</p>
杨大刚坚定的说:“这没什么,前线枪林弹雨咱没含糊过,后方经济建设的硬骨头,我认为我照样能啃下来。”</p>
“以我对农村的观察,现在国家需要粮食,而粮食需要化肥,所以海滨化肥厂倒不得,否则就要老百姓饿着肚子搞改革开放。”</p>
钱进对他彻底服气。</p>
他能听出杨大刚并非在说场面话。</p>
实际上敢接化肥厂的人,说的所有话都是实话。</p>
钱进赞叹道:“杨厂长,我不得不说,您真是领袖同志的好战士。”</p>
杨大刚听到这些话后有些不服气了,说道:“看你们所有人这个态度,好像化肥厂是该扫进历史垃圾堆里的东西一样。”</p>
“我们穿这身军装的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p>
他这番话是字字千钧,说完自己举杯干了下去。</p>
钱进心里一咯噔。</p>
自己本是一片赤诚,但却是表达出了对化肥厂的鄙视。</p>
这事他犯错了,他忽略了一个要点,那就是当兵的人护犊子。</p>
杨大刚现在是化肥厂的厂长,他们瞧不起化肥厂,杨大刚自然不开心。</p>
王栋可是人精,他才四十多岁就执掌了国棉六厂这个大厂,不光靠干活能力也靠混官场的手腕。</p>
他一眼看出问题,便立马说:“杨厂长跟我私下里聊过,他很清楚化肥厂的问题,化肥厂要扭转局面得拼技术,得换核心!”</p>
“所以这次,老杨是下了血本,铁了心要给海滨厂插上科技的翅膀,他想要引进新的尿素合成塔,把咱们解放军战士用生命捍卫的土地,真正打上增产的粮食。”</p>
王栋举杯:“来,同志们,咱们再为杨厂长这份决心和贡献,走一个!”</p>
“走一个!”</p>
“敬杨厂长!”</p>
“为国家功臣!”</p>
桌上再次响起一片真诚的附和声和杯盏碰撞声。</p>
杨大刚不善言辞,喉结重重一滚跟着举杯:“谢谢各位同志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化肥厂的工人兄弟,我也再干一杯!”</p>
酒杯放下后,王栋给钱进使了个眼色,又对杨大刚笑眯眯的说:“你们要引进新设备,这事我给你推荐个行家,那就是我这个兄弟。”</p>
他搂着钱进拍了拍肩膀。</p>
钱进真诚的说:“今日有幸听闻王厂长介绍您的过往,我是深感敬佩。”</p>
“无论在战场还是工厂,您是真正的战士,海滨厂有您这样的领头人,是工人之福,更是国家之所望。”</p>
“我相信,有您的这股精气神在,就没有啃不下来的硬骨头,这杯酒。”</p>
他微微提高了些许声调,举起手中酒杯,“不为别的,就为您这份赤子之心,为您这份为国为民敢闯敢拼的情怀,我得敬您。”</p>
“祝您壮志得酬,凯旋归来,海滨厂的翻身仗,一定能打好!”</p>
“如果需要我钱进冲锋陷阵您尽管说,钱进不是高人,却有很出色的执行力,您指哪我能打哪!”</p>
杨大刚对他的态度很满意。</p>
但举起酒杯跟他撞了一下后摇摇头:“多谢钱主任好意,下一次吧,这次我恐怕是用不着你帮忙了,我们的设备引进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了。”</p>
钱进诧异:“化肥厂要引进新设备了?那我能不能问一句,您是准备引进哪个国家哪个企业的设备呢?”</p>
杨大刚含糊一笑,说道:“我先保个密吧,不是我要故弄玄虚,是对方提到了这么个要求。”</p>
王栋了解他性子,听他这么说便转移话题:“好,那我们静候佳音。”</p>
“来,同志们,咱们开动吧?好酒好菜在眼前,咱们不能放下筷子呀!”</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