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黔中有暴动,超市我这种扫货,木香台,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上,臣不同意秦尚书所言。”</p>
“皇上于臣民是天,百姓则为凡民。凡民岂可逆天道而反上?</p>
就算有隐衷曲情,可以向地方父母官申诉,岂可妄动刀兵,犯上作乱?若此次安抚,不杀鸡儆猴,则他地百姓皆可借口生事,弑官造反,而后坐待朝廷宽宥。”</p>
贺庭方此言一出,身后跟出不少人附和:</p>
“中书令所言极是。”</p>
“若因有隐情就宽恕安抚,那百姓岂不是人人可以造反?”</p>
“皇上还如何治理天下?”</p>
秦啸瞪了贺庭方等人一眼:</p>
“打仗的不是你们这帮人,你们动嘴皮子在行罢了。”</p>
“诶,秦尚书怎么说话呢?”</p>
“吾等是在献策谋国事,怎么叫动嘴皮子?”</p>
朝堂上议论纷纷。</p>
慕容宇沉着眉眼,缓缓开口:</p>
“秦尚书,朕往日一直觉得你老当益壮。今日才察觉,你的确是老了。”</p>
“皇上——”秦啸还想再劝。</p>
慕容宇拂手:</p>
“朕意已决。三日后,左武卫之军南下平乱。”</p>
“至于秦尚书,既然年事已高,就早日回家休养吧。”</p>
秦啸跪下:“老臣……遵旨。”</p>
他没有很意外,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p>
但这一天来到的时候,眼中还是禁不住有几许悲愤。</p>
大瑜可以没有裴家,没有宋家,也可以没有他秦啸,却不能没有民心。</p>
长此以往,何谈昌盛?</p>
…………</p>
京郊。</p>
慈光寺。</p>
明灯大师在灯下打坐。</p>
小沙弥在旁边敲着木鱼。</p>
灯火将在墙上透出两个圆圆的影子。</p>
一大一小,两个都很胖。</p>
明灯大师在长安周围一带很有名气,德高望重。</p>
很多人没见他以前,以为他会是一位发须皆白的消瘦老僧人。</p>
见了他才发现,明灯大师原来身形富态得很,长得像弥勒佛。</p>
他身边叫悟真的小和尚,也是胖胖圆圆的小弥勒佛样子。</p>
师徒俩坐在一起,莫名的很喜庆。</p>
窗外淅沥沥地响起了雨点声。</p>
小沙弥的木鱼声也随着雨点声越来越快。</p>
“悟真,”明灯大师唤了一句,“你分心了。”</p>
悟真挠挠脑袋:“师父,徒儿诵经诵到一半忘记了。”</p>
明灯大师闭着眼:“那是因为你心中有惑。”</p>
悟真点着圆圆的脑袋:</p>
“师父,徒儿有好多惑。”</p>
“前段时日有贵人因噩梦缠身来寺中暂住,明明是那贵人自己作恶,导致怨气缠身,师父为何还要助她?”</p>
明灯大师的面容很平和,却被灯火阴影照出几分悲悯之色。</p>
原来弥勒佛不笑的时候,看着比现世佛和前世佛还要难过。</p>
“为师不是帮助她,也帮不了她。若她心中有魔,再次造孽,平安符也护不住。”</p>
“那师父为何还要给她平安符?”</p>
“平安符护不了作恶之人的平安,可她捐给我们寺的香油钱却可以做很多的斋饭,帮助很多身在苦难的百姓。”</p>
慈光寺每个月都会做免费的斋饭,分发给附近穷困的百姓,同时弘扬佛法。</p>
而做斋饭的银钱多半是施主们捐的香油钱。</p>
殿内灯火前,有一尊巨大的镀金佛祖塑像。</p>
佛祖双目极大,眼含慈悲。</p>
悟真仰头看着佛祖的眼睛:</p>
“师父,我听今日上山的香客说,黔中有百姓暴动,局势很乱,那里的百姓可能过得很苦。”</p>
“师父,佛祖慈悲,为何不救苍生于苦海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