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集《唯识三十颂直解》,优质RB灌溉系统GH(鱼乐我知),妙音0,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能大家也读过,《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当中强调一个观念说,有些人他就很容易生长在有佛的时代,就是他出生的时候,释迦摩尼佛也刚好出生,他拜释迦摩尼佛做弟子;有些人就是生生世世不能跟佛同一期出生,可能佛前佛后,他出生的时候佛陀刚好灭度、或者他出生的时候佛陀还没有出世,总是生长在佛前佛后,这个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因缘?是不是佛陀他对谁有偏爱呢?</p>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当中说不是这样子,说你不想生长在佛前佛后,很想生长在有佛陀的地方,生长在佛前佛后,大家知见乱七八糟,也不知道谁讲的是对。你要做两件事情:当然是你要忆佛跟念佛。就是说念佛(你要不断地忆念佛陀),更重要的是——你要发愿遇佛!你要希望跟佛陀相遇。在经典上说,十方诸佛愍念众生如母忆子,佛陀是不断地忆念,佛陀不断对我们释放善意。我想要见你,我想要见你,我想要见你。但是可惜的是,众生忆念佛陀他就不当一回事,我们不把佛陀当一回事,我们都是打一些乱七八糟的妄想,所以迟迟没办法感应道交。所以你要跟佛陀相见。</p>

第一个你要造见佛的业,就是念佛!</p>

更重要你要忆佛——你要发愿!</p>

有要去生长在佛国的愿力,强大的愿力。就是我今生也布施也持戒了,每天也拜佛念佛了,在三宝当中多少积功累德,这些善业我不想再在人天里面耗下去了,我不想去做大国王享受这些荣华富贵,这个杂乱的果报我都没有兴趣了,我希望把这些善业一心一意的求生净土——见到佛陀。你要有一种强大的愿力,你就有希望。</p>

在《大智度论》讲一个故事,龙树菩萨说有一个车夫,这个车夫他就是为大富长者驾车,大富长者要出去,他就帮大富长者驾车带他去办事情,然后再把他带回来。这个车夫他也是皈依三宝,平常也念佛,念佛的时候,有一天他遇到释迦牟尼佛,他就问佛陀说,“佛陀,我来生希望生长在有佛的世界——佛国土去,我不想再生长在秽土,但是我的工作是一个车夫,我每天要为主人驾车,万一我死的时候…就是驾车发生车祸死掉了,我不是在佛堂死掉了,怎么办?我到哪里去?我死的时候突然就死掉了,我就不能往生到佛国去了。”</p>

佛陀说,说你这个车夫,你看到前面有一棵大树没有?看到了,这棵大树它是往哪边倒,他说这棵树是往西方倾倒的,不是很正是往西方向。佛陀说如果你现在把它砍掉的时候,突然间把它砍掉,没有预警把它砍掉,你认为这个树是往西边倒往东边倒?这车夫说佛陀啊,这个树平常往西边倾倒,如果我现在把它砍掉,它一定是往西边倒。</p>

佛陀说如果你的心愿是决定的,你内心当中不夹带任何的杂质,真实的生起决定的心愿求生净土,即使你发生了车祸死掉,你还是到净土去。“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復生馀异熟”。就是说第一个你在你的业力当中有念佛的业种子,当然你也有一些罪业的种子,但重点就是说:因为你心中一心一意要求生净土的业很强,所以滋润净土的业先得果报。“二取习气俱”是非常重要,它有滋润业力的功能。说我现在有个田地,什么种子都有,有杂草的种子,有苹果的种子,葡萄的种子,那么到底是什么种子要生起来,看你对哪一个种子去灌溉浇水,要去滋润这个种子,这个种子才得果报。所以这个地方是说:</p>

生死的果报,是由过去的业力跟你临终的爱取所决定的,当然临终的爱取是由平常爱取的累积!</p>

这两个,不管种子也好、不管你心中的愿力也好,都没有离开心识。所以生死也是由心所变现,这句话是没有错。</p>

己三、释违经三性难(分二:庚一、正释三性不离难。庚二、转释依三性立三无性今初。)</p>

这个地方讲到第三个问难“三性不离难”,看论文:</p>

庚一、正释三性不离难</p>

若唯有识,何故世尊,处处经中说有三性?</p>

这个地方应该是中观的学者来问难,说唯识学安立的万法唯识的道理,但是世尊在经中(这个地方不是中观的学者,是下一段,对不起)。这个地方是说既然万法唯识,但是世尊在大乘的经典当中,明显的说出诸法有三种体性——依他起性、徧计所执性,圆成实性。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如果一切法是由心所变现,那么一切法应该只有一个体性,因为他只有一个心。</p>

这个地方就是说佛陀说有三性,应该有三种体性,你说是由心所变现,那么一切法应该只有一个体性,就用三性的道理来问难,万法唯识的真理。看天亲菩萨怎么回答这个问题:</p>

应知三性亦不离识,所以者何?</p>

其实三性也是依止内心的差别相貌而安立的,它就是在讲心的相貌,也没有离开心识。看论文:</p>

由彼彼徧计,徧计种种物,</p>

此徧计所执,自性无所有。</p>

这个地方讲徧计所执性。再看第二段,“依他起自性”,半个偈颂:</p>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p>

这个是依他起性,这是第二段。第三段讲圆成实性:</p>

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p>

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p>

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p>

唯识学的理论,我们快讲完了,应该下一次会把它讲完。那么唯识观,唯识的行,它的安立就是依止三性安立的,所以三性的道理你一定要了解,否则你不知道在修空观的时候你要破什么?要保存什么?要破错了,就生断灭见。所以三性的道理不了解,你根本没办法修行,你不知道你的障碍点是什么,什么该破,什么应该要保留。所以这个地方是重点,大家要注意听:</p>

一、依他起性</p>

此正释三性不离识也。次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者——谓此心心所体及见相分,皆由分别缘之所生,故名依他起自性也。</p>

在三性当中我们先解释依他起性,照正常次第都是先解释依他起。我们看第二十七面,“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这个地方只有半个偈颂,解释依他起性,第二十七面,依他起,“依”就是依托,“他”指的是众多的因缘,当然这个因缘主要是由心所创造的业力,这是业力的因缘。那么依他起的体性是由分别心的造作所引生的,当然业力是由心造作的,你没有心怎么造业,所以“分别缘所生”,就是分别心的造作,有众多的分别心,当然包括了异熟、思量、了境,八个分别心的造作所引生的。所以简单的说,什么叫依他起性?就是由业力所变现的,这叫依他起性。看蕅益大师注解,就是说:</p>

心心所法,皆有缘虑,故若染若净,皆名分别。即以此分别为缘,展转復生染净心心所体及见相分。此明依他性不离识竟。</p>

心心所还有它的相分,是由分别缘所生,所以叫依他起性。心心所都有缘虑的功能,有染净的功能才叫分别,它能够做各式各样的分别,那么这种分别缘又创造了另外一个色心诸法的见相二分。就是说,我们前生由于五戒的善业,还有临终对三界果报的爱取,今生作为一个人,你有人的外表的色身,有人的内在的思想,这个叫做依他起性。因缘果报就是依他起性,由业力转成果报,这个时候还没有加上你个人的妄想,就是如实的把果报现出来,这个是色心诸法,都叫做依他起性,这个应该容易了解。</p>

二、徧计所执性</p>

初云“由彼彼徧计”者——谓能周徧计度,妄执我法。然第八识及前五识,非能徧计;第七末那,但计不徧;惟第六识,为能徧计也。</p>

我们看徧计执,由彼彼徧计,这个地方是讲能徧计的,这个徧就是普遍、它能够普遍在色心诸法,这个“计”就是计度,就是执着。当然每一个人执着各式各样,所以它种类繁多,叫彼彼。我们众生面对果报的时候,产生各式各样的周徧计度,这个叫做徧计所执性。</p>

能周徧计度,妄执我法,第八识跟前五识非能徧计,第八识跟前五识都是自性分别,不能带名言。第七识是计度,但是它不普徧,因为它只有在第八识的境界计度,不能普徧在一切色心诸法。所以这个地方的徧计执是指第六意识,因为它能够计度,又能够普徧,那么它徧计什么呢?</p>

次云“徧计种种物者”——即是依他所起色心诸法也。</p>

徧计种种物,这个地方讲所徧计,它就是在因缘所生的这些色心诸法产生徧计。就是说你今生是一个人,你就依止这个人的五蕴来徧计,你不可能去徧计饿鬼道,因为你根本就不是饿鬼道的色心诸法。你就是根据你现前的依他起性来徧计,所以此徧计所执,自性无所有,这个是我们所要破的。心中的名言所安立的我相、法相,这个体性是没有的。看蕅益大师注解:</p>

次云“此徧计所执,自性无所有”——谓彼不过即于依他所起心心所,体见相分等,虚妄执为实我实法,如于绳上妄执为蛇。而实我法,离于心心所体见相分等,皆无自性,如绳外别无实蛇也。此四句,明徧计性不离识竟。</p>

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地方是唯识学经常用的譬喻,我们现在有一个绳子,这个绳子假设是依他起性,由因缘的业力,变现一条草绳在地上。因为光线不足,我们看到绳子产生徧计执,我们心中出现了蛇的影像。这个蛇呢就是徧计执,就是我们的妄想捏造出来的,这个是我们修习唯识观所破除的。就是说这个绳子没有错,我今生不管是丑陋也好,庄严也好,不能改变的,这个是过去的业力所变现。我根据果报产生执着,这个就是要破的,这叫徧计所执性,就是心中的妄想捏造出来的叫做徧计所执性。好,这个观点有了,我们再看圆成实性:</p>

三、圆成实性</p>

次云“圆成实于彼”等者——谓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即于彼依他起性之上,常远离前徧计所执。</p>

圆成实性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前面的依他起是一个外在的作用,这个地方是依他起性所依止的我空、法空的体性。“圆成实于彼”,什么叫圆成实?圆满成就诸法的实性,就是在依他起上远离徧计执。就是说我们面对的一切的因缘所生法,修我空观、法空观的无分别智,来破除我法二执所显现的真理,叫做圆成实性,其实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所以它跟依他起性是非一非不异,就像麻跟绳一样。你说这个麻,当然是体性,所有的绳是由麻而编织成绳子;水跟波这个道理也是一样(所有的波都是由水而成)。后面的论文你看就清楚,我们现在看:</p>

附表十八——三性观法</p>

三性观法你要懂了,你三性就了解了。我们做一个说明,这当中有三段,第一段:</p>

总标三性差别</p>

谓以“闻”“思”“修”,所成“妙慧”为体。</p>

修大乘唯识的止观,所依止的是闻、思、修三种智慧,</p>

一、闻:就是我们刚开始依止闻慧——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生起正见。</p>

二、思:有了正见以后,我们应该在寂静处把所学习的佛法数数的思惟,文字的佛法经过我们的思惟消化,就产生内心的观照力,这个内心的观照力就叫思慧,它有调伏烦恼的力量,前面的闻慧是明白道理,但是没办法调伏,思慧更进一步。</p>

三、修:修慧就是说当我们不断的进步,慢慢有禅定以后,在禅定的心里面去修智慧,叫修慧。前面的闻思都还是散乱心,所以修慧有断惑证真、转凡成圣的功能,但是这三个都是属于智慧,闻思修为自体。在一切的因缘法当中,我们去观察:</p>

似空华相,诳惑愚夫,名“依他起性”。</p>

我们观察我们今生的色心诸法都是生灭无常的,这个就是如幻如化,叫做依他起性。我们在依他起性当中,执着有真实的自我跟真实的法相,这个就是我们心中的妄想捏造了一个真实的东西,叫做徧计所执性,这是我们所要破的。</p>

依他起上,我法本空,由观二空所显真理,譬若虚空,名“圆成实”。</p>

——《般若心经幽贊》——</p>

第三个依他起性当中我们观察我法本空,显现的二空真如理,叫做圆成实性,这个是简单的说法。我们看详细的说明,在唯识观法当中有三段,唯识的观法,简单的说它的重点在破徧计执。</p>

(二)正明“唯心识观”</p>

一、总说</p>

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有所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所有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p>

学唯心识观者,这个地方说明,观的名称叫唯心识观,那么应该怎么修,所谓在一切时一切处,这个地方不拣别时间、处所,我们对身口意的造作,都应该观察“知唯是心”。我们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都要知道,这都是心中的影像,乃至于一切境界。这些亲属的境界,冤家的境界,我们内心当中假设跟境界接触的时候,若心住念,皆当察知,这些境界都是我们心中的影像而已;离开了心这个法就不存在,所以不要落入无记或者向外攀缘的情况。简单的说修唯心识观就是知唯是心。这个地方什么叫知唯是心?看第二段说明:</p>

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所有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p>

就是说我们的内心跟冤家接触,跟我们不喜欢的接触,我们产生一种压迫的感觉。跟我们欢喜的亲属接触,内心当中有一种非常温暖的感觉。但事实上从唯识的角度,这个压迫的感觉是自己的内心想出来的,其实它只是一个影像,业力把这个果报现出来。我们把它安立做:你是我的冤家。你安立这个名言以后,它从今以后扮演的是你压迫的感觉,我们对某一个人安立好的名言:你是我的亲属、你对我是帮助的。那么它从今以后就扮演你亲属的感觉,它就不断的对你释放温暖。所以所谓的压迫、温暖都是我们自己的名言安立了以后,对我们自己产生的效果,不是外境本身有念有分别,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外境它只是“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是这个意思。看第二别明。</p>

二、别明</p>

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p>

我刚出家的时候,我的心情欢喜吃牛奶,还有所有牛奶的制品,那个时候我心中对牛奶安立非常好的名言,我总是觉得牛奶的东西对我非常的滋养,哎,果然是如此,我一喝牛奶内心就感到快乐,心情也特别快乐,身体也特别的健康。后来我读《楞严经》,佛陀在《楞严经》建议我们出家众,所有的佛弟子,尽量不要吃动物的东西,它的皮、肉、毛,牛奶都不要吃,不要跟众生结恶缘。</p>

我那个时候为了对治,就开始诃责牛奶,安立牛奶不好的名言,这个东西是杂染相、不清净相。那个时候以后我一喝牛奶就拉肚子,就是说它对我已经不是滋养了。牛奶本身它没有长短好恶,是非得失,牛奶本身就是…它那样就是那样,它是一个因缘所生法现出来,它对每一个人产生不同的功能,是: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p>

你在佛学院遇到三十个人,这三十个人对你是一个伤害,或者增上,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每一个人只是在酬偿过去的业力,如此而已。但问题是我们心中的徧计执就让生命变得很复杂了,这个徧计执就是我们心中要破的。好,我们再看:</p>

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清纯校花林恩琪的日常生活

寒山寺外风来

你看起来很乖PO林宝宜

亚舍罗

儿媳妇电子书免费阅读

闲鱼也疯狂

教授父亲爱上女儿小说免费阅读下载

临风曲

长途汽车上真实的感受

乱世TICH

扌喿辶畐还是扌喿辶畐小说

是睡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