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章 迅速壮大,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木香台,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迅速壮大

苏知知在书院琢磨练功的时候,黑匪山的一切依旧如火如荼地进展。</p>

棉纺作坊的效率越来越高了。</p>

第一批棉布生产完毕,一部分按照订单量交给吴富贵的商队卖去外地,另一部分则在白云县的布料店试水。</p>

眼下正值深秋初冬,浔州的天气正要转凉,是大家需要布料做冬衣的时候。</p>

棉布一上市,就卖得很火爆。</p>

很多百姓都惊讶,棉花居然也可以纺成布,而且纺得结实又柔软,比麻布柔软舒适太多了。</p>

价格虽然比麻布贵,但是比丝绵可便宜。</p>

人家一打听这布是哪里产的,结果听说是黑山布。</p>

物美价廉的黑山墨已经是读书人中很有口碑的墨锭了,这会儿再出来一个黑山布,大家听着“黑山”二字,莫名地有种信任感。</p>

白云县里的布料店和裁缝店的掌柜们,纷纷跑到黑山食肆去,想订购更多的黑山布。</p>

白云县下边的其他村子见棉布这么火爆,有的想着要不明年种些棉花?</p>

可又担心棉花不好种,收成不好白费力气,还白白占了地。</p>

而且就算种了棉花,不懂如何将棉花纺成布,也白搭。</p>

就在这些村子犹豫之际,良民村委托宋县令放话:</p>

“良民村长期收购棉花,其他村子若种了棉花的,都可以送去良民村或者黑山食肆。来年种棉花的,到时候收成了也可以卖过去。</p>

若是有村子不知道该怎么种的,还可以请良民村的人指点。”</p>

宋县令为官耿直,说的话在百姓心中很有威信力,于是白云县的不少村庄都打算来年春天播种棉花。</p>

吴富贵的商队及时从外地带回一批棉花种子和现成的棉花,又赚了一笔。</p>

郝仁如同之前送黑山墨一般,送了两匹黑山布给宋县令和顾刺史。</p>

顾刺史一听良民村在收购棉花,觉得这是大好事,说不定能把别的县也带动起来。</p>

他之前见到黔中道大乱,流民四散的景象,感慨若要辖地长治久安,就不仅得一个村子富,要大多数人都过上好日子才不会生乱。</p>

顾刺史让人带话去黑山食肆,问良民村除了棉花还考虑收什么,他可以号召全浔州供应原料。</p>

良民村那边很快给了答复:</p>

“除了棉花,还需要桐油和人手。”</p>

顾刺史的影响比宋县令大。</p>

他召来浔州各县的县令,让大家鼓励各村在保障基本产粮的前提下,有余力就去种棉花和桐油,可以让村子增加额外收入,还可以去良民村的作坊短期帮工。</p>

这个消息放出去,全浔州的村子都跃跃欲试。</p>

岭南不富裕,能有多赚钱的机会大家都想试,现在是农闲时期,种不了棉花,但是却可以榨桐油。</p>

有的村子试着将现有的桐油拉去黑匪山卖,没想到卖得了很好的价钱。</p>

别的村子一听,都开始榨桐油了。</p>

甚至浔州以外,横州、宾州的少数百姓听说了,也把桐油和棉花运来白云县卖。</p>

良民村不用自己大量榨桐油,节省出的人力又可以扩大生产。</p>

正好山脚处的新屋建好了一些,制墨的工坊干脆从山顶迁移到了山脚附近的一块平地,空间大,又方便运输。</p>

棉纺作坊挪到了另一侧山脚,向西延伸。</p>

两边山脚各连接另一座山,以后若要再延伸扩张也有充足空间。</p>

有些人不会榨桐油,但有干活的力气,便到黑匪山来做短工,挣点工钱过个好年。</p>

他们不用上山进村,只需要在山脚的作坊劳作便可以。</p>

郝仁兑现了之前给新村民的承诺,村里产业做大了,有了更多利润就会发工钱。</p>

无论是村民还是外来做短工的人,一律按天计算工钱,还包每天的伙食住宿。</p>

只不过短工只能临时挤在大通铺,幸福指数没有村民高。</p>

良民村的村民有自己的小屋,还能做三休一,识字学功夫;短工只能做工、吃饭、睡觉、赚钱。</p>

可即使这样,短工们也很高兴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唯识三十颂

妙音0

让你造模型,你把鹰酱隐形战机打爆了?

步步登天

机娘:从机修工开始养成之路

若红之白

无敌!诡道下山!

临风曲

全球畸变:我靠水果刀杀穿世界

寒山寺外风来

绝品儿媳第60章免费阅读

闲鱼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