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元宵画舫
木香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0章 元宵画舫,团宠小青梅,山匪大佬们藏不住了,木香台,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元宵画舫
在黑山乡,有很多孩子只读两三年,学会认些字就不再去学堂了。</p>
苏知知:“我怎么还要上学?”</p>
郝仁:“学无止境。”</p>
伍瑛娘也道:“知知,你最近许久没有看书练字了吧。”</p>
苏知知不说话了。</p>
她最近的确没有看书写字。</p>
苏知知把求救的目光看向周围一圈人,奈何这种时候大家全都赞成知知要念书。</p>
连不着调的老徐都说:</p>
“知知你还小,就算想闯荡江湖也太早了。你也不能日日闷在家里,总要学点东西,交些朋友。哪怕是人家唱戏的也得学戏文呢。”</p>
苏知知叹一口气,知道自己是躲不过去了。</p>
关于知知读书的具体规划,大家想法略微不一样。</p>
“要不请先生来家里教吧?”</p>
“哪个先生能在家里管住知知?不如我们自己上手教。”</p>
“我们自己懂是一码事,教人是另一码事,我们没秦老头教得好,而且手上都有活呢。”</p>
“要我说,还是送书院吧,找个好点的书院……”</p>
“我知道,我最近已经把全长安的书院信息都打听清楚……”</p>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很激烈,像是在说这座宅子里最重大的事情。</p>
苏知知高高举手:“我有问题!”</p>
大家转过头来:“说。”</p>
苏知知:“有没有不念书的书院?”</p>
众人:……</p>
郝仁揉揉眉心,这个时候才深刻意识到,在黑匪山这几年中薛澈对苏知知学习上的带动作用。</p>
他现在真是万分想念薛澈。</p>
经过讨论,大家拟好了一份书院名单,把合适的书院都圈出来,不合适的就划掉。</p>
最后留下两个书院。</p>
郝仁放下笔,略微满意地颔首:</p>
“鹿鸣书院和珠玑书院,可以二选一。离得不算远,且都有不少女学生,声誉也很好。以知知的水平,考入没有问题。”</p>
苏知知坐在门槛边听了一耳朵,也没太听清,回头道:</p>
“邱夫子说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管是什么书院,我得先去看看才行!”</p>
院子里雪人化了半个身子。</p>
今夜云重,月亮和星星躲在背后。</p>
北风从窗户缝隙中钻入,吹得灯火左扭右摆。</p>
苏知知坐在桌前的影子也被拉扯得变形。</p>
苏知知拿着笔,正认真地给薛澈写回信:</p>
阿澈:</p>
新年吉乐!</p>
西北军营的伙食不好吃的话,你可以去五毒谷蹭饭。花姐姐说她已经设法给五毒谷传过信了,你和薛伯伯在五毒谷吃饭免费。</p>
但是别去多,去多了可能会被嫌弃。</p>
长安城过年很热闹很好看,坊间挂满了走马灯。我来了长安,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家叫高门大户。</p>
前两日搬家的时候,我坐在马车上,看见你家了。你家门匾上写着镇北侯府,门好大好高,像我们村口的树一样高。</p>
听说,你家隔壁就是我爹以前的家。</p>
那宅子门上贴着好多封条,好像已经贴了好久好久。</p>
门也很高大,檐角还雕了瑞兽,比浔州最大的宅子还好看。我才知道,原来我爹小时候住的是那样气派的房子。</p>
我一直盯着那宅子看,可是我爹只看了一眼就不看了。</p>
我现在住的宅子也很大,我们运气好,花很少的钱就买下来了,徐伯伯也没有绑人老母。</p>
我原以为来到长安可以不用念书,谁承想这两日我爹他们竟然又想送我去书院了。</p>
在念书这件事上,他们心肠真是比过年的腊肉还硬。</p>
过完正月,我就要亲眼去看看书院了。</p>
呜呼,人生实乃变故多端!</p>
昭庆十年正月初一</p>
知知</p>
苏知知写完落款,眉毛一挑,又在落款下面补了一句:</p>
哦,忘了说,我的力气变大了,他日相逢,当较腕力,输者请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