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睡到下午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五章:旱魃将至,叔嫂在一起的小说,一觉睡到下午醒,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时之间刘辩没想明白刘焉这个太常卿能有什么要事,以至于绕过尚书台直接向他禀陈?</p>

“且先让太常卿在偏殿等候,这个时辰恐怕太常卿还未用朝食,让中厨为太常卿也送一份朝食去,孤先去沐浴更衣。”</p>

待刘辩沐浴更衣后,这才见到已经用完朝食的刘焉,刘焉也顾不上太子还没用膳,起身行礼后将一份竹简呈上:“臣请殿下阅览此疏。”</p>

高望接过竹简递给刘辩,一封毫不起眼的竹简中竟书写了令刘辩顿时色变的内容。</p>

中原各郡入夏之时还下了两场雨,但到今日已经有二十余日没有下雨了。</p>

“太史令那边怎么说?”</p>

“灵台这些时日观察风云天象,太史令谓旱魃将至。”</p>

魃,旱神也。</p>

也就是说旱灾将至。</p>

刘辩忍不住叹了口气,天灾难挡啊。</p>

汉末是小冰河期,小冰河期本身对降雨量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但其导致的气候降温会对降雨模式产生影响。</p>

气温的下降会导致蒸发减少,进而影响水循环和降雨分布,所导致的结果便是某些地区原本气候湿润地区降雨量减少出现旱灾,而在原本气候干燥的地区则是降雨增加出现洪灾。</p>

“今年……恐怕不得安生了。”</p>

尽管还没有看到这场旱灾的破坏力,可刘辩几乎已经看到无数百姓家破人亡的惨烈了。</p>

这些时日卢植没有教授刘辩多少古文经,而是教授他许多辅以处理庶务的学识。</p>

比如农桑!</p>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p>

这是卢植希望刘辩能时刻铭记于心的一点。</p>

卢植本是不晓农桑之事的,然而他有一位好友名为崔寔。</p>

崔寔是农学大家,有《四民月令》存世,又在《政论》中谈论当世便利之事数十条,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当世称之。</p>

而他曾听崔寔提起过一点,为何先秦和汉初之时同样是旱灾,却也没有后汉的旱灾这般惊人的破坏力,难道真是一句当权者失德能解释的吗?</p>

崔寔经过多方考证,发现了一个被天下官吏都忽视了的根本原因——那竟农作物本身!</p>

两汉时期农作物品种变迁,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大大增加,在后汉已经彻底取代了粟类作物的主粮地位。</p>

尤其是冬小麦秋播夏收的习性,使得许多干旱地区可以通过种植冬小麦增加收成。</p>

而且冬小麦的收获要远胜粟类作物,石磨的普及和制面技术成为了冬小麦彻底取代粟类作物的最后一根稻草。</p>

然而冬小麦也有一项致命弱点,不耐旱。</p>

尽管比起春小麦而言冬小麦的耐旱性已经大大增强,但相比粟类作物却是差之千里。</p>

而旱灾的来临往往都是在夏季的四月,冬小麦却正好是夏季播种,此时此刻恰是冬小麦的抽穗期,因此旱灾产生了对冬小麦堪称致命的打击,其结果往往不是减产而是绝收!</p>

“明日举行朝议,比二千石以上官员无病不得缺席!”</p>

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旱灾,刘辩无力阻止,也来不及做防灾措施,那么剩下的便是提前准好赈灾事宜,以及利用这场旱灾做些文章。</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美人儿子by父子全文免费阅读

何夕年

三姐妹全文阅读

老克林

你比他丈夫厉害

成角

妈妈装睡配合孩子阴阳调和

不跟飞机抢驴

夫妻在厨房恩爱的小说

睡觉困了

搅乱春潮

何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