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睡到下午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三章:扩军,度田,三国:我不是刘辩,一觉睡到下午醒,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扩军,度田

永安宫中,刘辩换了一身常服坐在软垫上吃着茶,脸上的怒火也早已消散得一干二净,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p>

无论如何,他征募六郡良家子和三河良家子为军的目的达成了。</p>

他倒也并非完全没有因为那封檄文和百官乃至张昭这个家臣的劝谏而愤怒,但大部分的愤怒情绪都是刻意表演出来的,用来让百官将注意力转移至他这个监国太子准备亲征黄巾这件事上。</p>

扩军,这是他必须做而群臣很可能反对的事情。</p>

他在朝堂所言,乃是“征募”,而并非“征召”。</p>

征召意味着这些六郡良家子和三河良家子在战后就会被解散回民间,只有立下一定军功之人才会被留下。</p>

但征募却是他玩的文字游戏,他说是“征”那就是“征”,他说是“募”那就是“募”,战后他会留下青壮精锐编入北军。</p>

届时百官想反对都没有机会了,刚刚得胜而归的大军屯驻京师郊外,还未受赏,百官就议论裁撤太子许诺要编入北军的大军?</p>

北军乃是禁军,说得直白点那就是一个编制岗位!</p>

你要夺了这些刚刚从战场上下来、杀人如麻的士兵的编制岗位,看看他们会不会答应。</p>

但募兵也就意味着要投入海量的钱财!</p>

接手朝政之后,刘辩便去翻阅了大汉历年来的赋税收入情况。</p>

简直是烂透了!</p>

前汉与后汉由于时代认识的局限性,对土地兼并的问题认识不足,承认土地私有制,以至于一个县的土地可能几乎全是属于某几个家族的。</p>

例如前汉末年的新野小县,邓氏和阴氏两个家族竟然联手占据了新野县的绝大多数土地,也是这两个家族支持了光武帝的崛起。</p>

原本土地兼并的问题在西汉末已经十分严重了,因此王莽试图改革政治抑制土地兼并等诸多问题,后果就是天下世家豪门全部站出来反对王莽。</p>

但得益于王莽篡汉带来的战火,许多地方的世家豪门都受到了波及,大量土地重新变为无主的荒地,因此大大缓解了土地兼并的问题。</p>

但底层出身的光武帝却有着先见卓识觉察到了这个问题,试图通过“度田”来解决这个问题。</p>

然而光武帝的度田却不够彻底,或者说因为大量无主的田地被朝廷重新分派给了天下百姓使得这个问题达成了一定的平衡。</p>

因此光武帝选择一步一步地去解决问题,首先便是退勋贵、复太学,而后建立尚书台、扶持古派并废除郡国兵来加强中央集权。</p>

而巩固了皇权之后,光武帝才开始执行度田之策,连续诛杀了十几名不作为的郡守,发起了一场与世家豪门旷日持久的战争。</p>

可后汉的复立终归是由河北、南阳的世家豪门支持方才成功的,天下刚刚一统就要刘秀对功勋们大肆屠戮吗?</p>

就连光武帝的故乡南阳都选择了偏向世家豪门一方,以至于出现了“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的荒唐事。</p>

因此光武帝只得选择以缓解土地兼并问题而进行的度田,通过政治和军事双重手段连消带打地进行了改革,的确让问题的爆发得到了延缓。</p>

但这个问题,在孝桓皇帝时期愈发明显,到了如今刘辩更是能通过赋税逐年减少的数字看到这些地方的世家豪门对于人口和土地的隐瞒。</p>

“孝元皇帝奉承大业,温恭少欲,都内钱四十万万,水衡钱二十五万万,少府钱十八万万。”</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北极圈当地主

老克林

浇花(父女)笔趣阁

成角

叔嫂的古代小说

团子大王

老公出差女朋友在家约会

不跟飞机抢驴

班花是个小烧杯天天流水

缇米呀

女主叫沈柔柔的小说

睡觉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