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三章:圣前显勇,浇花(父女)笔趣阁,成角,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圣前显勇
翌日辰时初。</p>
晨雾未散,朱雀大街已车水马龙。</p>
百官在延英殿等待开朝。</p>
沈潮生跟在王忠嗣身后,踏着青石板,紧张地望着巍峨的大明宫。</p>
“待会儿若被圣人召见,记得一路低头,莫要与他人对视,特别是进殿之后,不要直视龙颜。”</p>
王忠嗣低声嘱咐。</p>
沈潮生肃然点头:“末将谨记。”</p>
沈潮生来到待漏院,在一旁静候宣召。</p>
与此同时,吐蕃使臣玛祥仲巴杰,正跟在李林甫身后,缓缓入朝。</p>
待漏院内,一名内侍送上一碗热茶汤。沈潮生接过,轻啜一口,盐的咸、姜的辛、枣的甘、茶的苦,在口中交织,直冲味蕾。</p>
沈潮生眉头微蹙,面露纠结。</p>
或许卖茶也是个好买卖?只是炒茶或许也并不难吧……</p>
内侍见状,心中暗自鄙夷,只道这是个连茶都不会品的粗鄙武人。</p>
不多时,远处传来激昂的鼓声。</p>
先是雄浑壮阔的《秦王破阵曲》,而后竟转为异域风情的吐蕃《钵头舞》之乐。</p>
沈潮生心中一紧,知道吐蕃使臣已开始朝见。</p>
朝堂之上,吐蕃赞普的国书被翻译呈上。</p>
国书中表面称吐蕃与大唐早有和亲,乃舅甥之国。</p>
边将鲁莽不懂礼法,故而出兵掠唐。</p>
话说的恭敬,可话中之意,分明是在大唐天子面前耀武扬威。</p>
李隆基看完后,依旧云淡风轻。</p>
李隆基目光如炬,沉声道:“为何不见吐蕃献礼?”</p>
玛祥仲巴杰神色自若,拱手道:“边将蛮横,不愿与大唐交好。使团一路遇袭,仅余一人侥幸存活。”</p>
李隆基闻言,想起那个千骑入吐蕃的少年郎。</p>
“岂不是说,你能活至今日,全仰仗我唐将?”</p>
当即下令:“宣沈潮生觐见!”</p>
沈潮生身着一身素色布衣,大步踏入殿中。</p>
虽年轻,眉宇间却已经透着一股英气。</p>
“卑职沈潮生,参见圣君。”</p>
“免礼。”</p>
见沈潮生低着头,李隆基心中不免有些恼怒。</p>
“边将武夫,为何学那些朝中老臣?只管抬起头来!”</p>
李隆基目光灼灼地看着沈潮生。</p>
沈潮生抬头对视李隆基。</p>
早年的千古一帝,晚年的无道昏君。</p>
那一头雪白华发,最是显眼。</p>
其后便是那一副龙颜。</p>
若非是黄袍加身,只觉得不过就是个精神足些的老头。</p>
“你自何处遇着这吐蕃使臣?”</p>
沈潮生瞥了一眼玛祥仲巴杰,朗声道:“回禀圣人,那时卑职尚在吐蕃杀敌。”</p>
“此贼当时狼狈不堪,被人追杀,逃窜似犬。”</p>
“卑职本想一刀了结,听闻他自称使臣,欲前往长安见圣。这才饶他性命。”</p>
李隆基心中欢喜。</p>
“吐蕃使臣说其边将骁勇,若命你守卫边疆,你意下如何?”</p>
沈潮生声如洪钟:“卑职能去吐蕃一回,便能再杀一遭!”</p>
“好个无理匹夫!”</p>
李隆基嘴上斥责,眉眼间却笑意盈盈,并无责怪之意。</p>
他转头问王忠嗣:“王卿,此子如何?”</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