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七章:连云堡,浇花(父女)笔趣阁,成角,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潮生眯眼望向河面,隐约可见几片木桥残骸被冲到下游,转眼已被冲得无影无踪。</p>
只剩几根焦黑的桥桩。</p>
浊浪翻滚,谁人敢渡?</p>
高仙芝与沈潮生在四周转了几圈,这方圆十里竟无一棵乔木,只有漫山遍野的矮草。</p>
与此同时,河对面的连云堡响起号角。</p>
城楼上人头窜动,显然人马极多。</p>
西北军中,绝大多数不通水性。</p>
想要强渡,先不说十人下婆勒川,能否有三人活着到对岸。</p>
下婆勒川总不能着甲吧?</p>
只需要小勃律此时一波冲锋,甚至只要一波箭雨,就能让大家伙死干净。</p>
“边监军,辎重里可带了木材皮筏?”</p>
高仙芝只能希望边令诚有准备。</p>
边令诚扣了扣指甲,满不在意的说道:“怎的?你们辎重都是自己安排的,与咱家有何关系?”</p>
“咱家只负责安全送到,可管不了你什么木板甲胄的。”</p>
高仙芝身旁的封常清指甲嵌入手心。</p>
当初案文里,自己清清楚楚写了疑婆勒川水急,需备舟船皮筏。</p>
只怕是边令诚私下换了,毕竟军粮甲械才卖的出价格。</p>
“驻扎敲鼓,中军议事。”</p>
高仙芝没有再与边令诚计较,如今兵临城下,不可能因为婆勒川而退兵。</p>
案文对于边令诚来说,随时可以换一份。</p>
圣君从未来过高原,更不会晓得如今地势。</p>
万骑行军百余天,消耗的粮食辎重,已经是个天大的数字,更何况还有边令诚那个饕餮。</p>
若让圣君知晓众人因此退兵,恐怕只会说上一句:“小勃律可以建桥,为何我大唐儿郎不行?”</p>
只要边令诚有心陷害,那么便是人头滚滚。</p>
沈潮生看着那婆勒川上方的积雪,若有所思。</p>
一万骑就地扎营。</p>
军鼓缓缓,所有将领都来到中军营帐。</p>
众将哑口无言,唯独李嗣业喊道:“节帅,只需让我陌刀军过河,无论连云堡内有多少贼兵,咱都杀的!”</p>
高仙芝愁的直挠头,这厮勇猛是勇猛,就是…..</p>
边令诚乐的在一旁看好戏。</p>
这百日行军,自己已经同夫蒙灵察配合默契,吃了个盆满钵满。</p>
至于能否攻克小勃律,那与自己这个监军有何关系?</p>
高仙芝见众人毫无主意,这才挥手散了。</p>
月色之下,三人沿着婆勒川并排而行。</p>
河面依旧滔滔。</p>
“高郎,好似夜间水流缓些……”</p>
封常清看着婆勒川的河面,声音不是很自信。</p>
沈潮生心中大惊。</p>
果然这些古人并非什么都不懂。</p>
“是吗?”</p>
高仙芝临河而望。</p>
白日里,掀起的浪花便有丈高。</p>
可夜间却好似平稳了些。</p>
高仙芝回头,见沈潮生面色如常,不禁有些奇怪。</p>
“沈郎,莫非你晓得原因?”</p>
沈潮生并未藏拙,反而大大方方的说道:“高节帅,此处位于高山之上,能有这婆勒川,定是山川雪水汇聚而成。”</p>
“如今是夏过秋中,自然是融雪汇聚,河流湍急。”</p>
“可到了晚上,高原气温骤降,融化的雪水再凝成冰,水少了,河流自然平稳些许。”</p>
“只需等气温再低些许,便可夜间渡河。”</p>
“在这之前,还需高节帅多扎营些日子。”</p>
“最好在渡河前日,令军中大闹一场,让连云堡守城将领看到。”</p>
封常清看着沈潮生,自己只是发现水势减弱,而这人为何能说的头头是道。</p>
高仙芝面露狂喜:“是极是极,沈郎聪慧。”</p>
沈潮生却是推辞说道:“还是封侍卫率先发现的,我这只是拾人牙慧。”</p>
封常清抱拳说道:“沈将谬赞,此乃沈将之大功。”</p>
高仙芝见二人谦让,一只手搂一人肩膀,放声大笑:“都是大功,都是大功!我高仙芝得你二人相助,何其有幸,天公爱我!”</p>
沈潮生只觉肉麻,悄悄推开了高仙芝的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