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五章:封赏,浇花(父女)笔趣阁,成角,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安,大明宫。</p>
女子清脆的嬉笑声自殿中传出。</p>
殿外,高力士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p>
李林甫手握军报,自阶梯下方走来。</p>
“终究是老咯……”</p>
李林甫不禁感叹。</p>
高力士并未像往常那般直接禀报圣君,而是拦住了李林甫。</p>
李林甫倒也识趣,低眉站在另一侧。</p>
自“太真真人”走出道观那一刻起,便已是贵妃身。</p>
如今圣君日日与贵妃相处,朝政尽数交与自己处理。</p>
自皇甫惟明一事过后,朝廷上下,无不感慨李林甫所受圣眷之深厚。</p>
可唯独李林甫自己知道,自己与圣君之间,隔阂暗生。</p>
这一等,便等了两三个时辰。</p>
高力士清了清嗓子,尖声禀报。</p>
“圣人,边关急报。”</p>
殿内传出轻微动静。</p>
“宣。”</p>
高力士掀开一角,见圣君端坐在位,这才推开半扇门。</p>
李林甫双手捧着战报,小步迈入殿中。</p>
“李相可是看过了?”</p>
李隆基随意问道。</p>
“还未曾看过,倒是那报信的轻骑,已将信息传出。”</p>
李隆基面色大喜。</p>
能传出消息,定是大捷!</p>
正常信使,传信定当遵制。</p>
这信使急不可耐的传出消息。</p>
定然是提前造势。</p>
李隆基招手,李林甫将奏书递出。</p>
扫过一眼,看见“献王”二字。</p>
李隆基抚案大笑。</p>
“爱妃,朕八月封你为妃,九月便得此战报。”</p>
“你当真是朕之福啊……”</p>
杨贵妃施了个肃拜礼:“边关战事,全凭借圣君威武,与臣妾并无关联。”</p>
李隆基显然已经喜不自胜,对着李林甫说道:“李卿,你觉得,朕该如何奖赏啊?”</p>
李林甫匍匐在地:“自当由圣君圣裁。”</p>
李隆基见李林甫愿再降身段,面色上欢喜更甚。</p>
“李卿这是为何?你只管说来。”</p>
李林甫听清了圣君嘴中喜气,这才起身。</p>
在位十二载,李林甫太明白什么话该什么时候说了。</p>
“自古灭国并非小功,更何况能在吐蕃手中灭国。”</p>
“臣请圣君将高仙芝与沈潮生再拔。”</p>
李隆基面上喜色暗收,目光盯在李林甫身上。</p>
“臣自然与王忠嗣有怨,王忠嗣自幼便在宫中长大,皇恩浩浩本是自然。可这本是官场争斗,私怨而已,无关乎大唐江山社稷。”</p>
“如今王忠嗣位高权重,二十五万边军,大唐边境万里尽在其手。”</p>
“人至高位则心变。”</p>
“高仙芝与沈潮生,出身微末,自当更明圣恩。”</p>
“圣君不可不防啊……”</p>
这一句话显然说到了李隆基心坎里去了。</p>
“依你所见,改如何赏?难道真要有未曾受过冠礼的节度使?”</p>
李林甫再度躬身。</p>
“尚未及冠,便能灭国,方显圣君识人之明。”</p>
“壮武将军,自当名副其实。”</p>
“臣替双将请封节度使。”</p>
李隆基思虑良久,终究点头应下。</p>
“册封高仙芝为安西都护府都护,沈潮生为河西道节度使。”</p>
“顺便再告知王忠嗣一句,安西都护府能拿下小勃律,没有道理他王忠嗣拿不下石堡城与吐蕃!”</p>
“封赏之事,李相全权作主。”</p>
李隆基扫了一眼低眉顺手的杨贵妃,这才开口说道。</p>
“朕乏了,李相且下去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