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二章:李光弼,浇花(父女)笔趣阁,成角,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光弼得尽王忠嗣真传,在唐朝便已经学会使用地道战,心理战。与史思明在大唐这张版图上斗的有来有回,最终平定安史之乱。</p>
可如今,这正当壮年的天骄,却还是明珠蒙尘。</p>
沈潮生正要叹气,李光弼却率先开口说道:“沈节帅虽未及冠,可军功做不得假。如今节帅在百姓面前自降身份,只怕有损威严,末将诚惶诚恐。”</p>
沈潮生依旧没有松手,轻声笑道:“管那些做甚,今早哥舒公不也将我那家中两匹战马全都牵走了?我自当是晚辈。”</p>
李光弼闷不做声,这倒是真让沈潮生有些尴尬了。</p>
这李光弼莫不是个闷葫芦吧……沈潮生暗自寻思。</p>
“沈节帅,如今身居高位,还是稳重些……”李光弼开口再劝。</p>
得。</p>
当真是个倔驴脾气。</p>
沈潮生刚刚落座。</p>
“这是近日吐蕃掠边得军报。”</p>
“这是还未审批的粮秣文书。”</p>
“这是还未重新核对的户籍与年末赋税,当初王公已经算好送往长安,如今还需要节帅尽快核实。”</p>
……</p>
沈潮生看着那案上越堆越高的文书,整个人头都大了,难怪古人都要培养心腹。</p>
就这么一大堆的事情,让自己一个人忙活,不知道得忙到什么时候。</p>
“李将军,我这还未巡视各大军营,这些事情还望……”</p>
沈潮生面露狡色,这种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理就好了,何苦为难自己。</p>
“沈节帅,身居其位,当谋其事。”</p>
李光弼的声音不卑不亢,显然不准备替沈潮生分担。</p>
沈潮生暗自咬牙,难怪啊难怪,难怪李光弼出身名门,早早得门荫入仕,如今依旧还只是兵马使,在帮忙处理政务。</p>
同样是别将,哥舒翰都已经快升任副节度使了……</p>
难怪王忠嗣当时会说用不顺手就送回来!</p>
……</p>
街道上,喧闹之声依旧不绝于耳,大多都在感慨这少年使君的风采。</p>
恰在此时,阴氏车驾内走出位锦袍公子。</p>
阴弘济望着沈潮生径直扶李光弼入府的背影,忍不住凑到崔砚之的马车边低语:“崔郎你瞧,这乳臭未干的节帅连个尊卑都不懂,崔氏的车驾就在这儿,他竟连个招呼都不打,分明是没把博陵崔氏放在眼里!”</p>
阴弘济眼角余光瞟着崔砚之的脸色。</p>
崔砚之闻言只淡淡掀了掀眼皮:“阴贤弟这话可就说差了。节帅新上任,先见军中重将乃是常理。”崔砚之声音不高,却不容阴弘济反驳。</p>
阴弘济身为武威郡的氏族,自皇甫惟明倒台后,军中关系便已经被王忠嗣清理了一遭。</p>
如今没了军械门路,相比起巴结送礼,自然更想让这节度使下台来。毕竟当初在那胡麻铺子前,这年轻的节帅就不收自家名刺!</p>
崔砚之把玩着手中玉石,今日之事不过意料之中。</p>
毕竟哪怕是自己带着博陵崔氏名号前去军营,也还未彻底盘上关系。</p>
再加上这几日长安传来消息:那桩与雪糖相关的买卖,虽然是王家在管,可是出口却是着落在河西道。</p>
作为博陵崔氏五房的次子,崔砚之被族里打发到这边塞之地,本就是权力倾轧的弃子,否则怎会不入朝堂入边疆。</p>
如今家中争权之势愈演愈烈,大伯与二伯互不相让。</p>
长安传来的线索,才是自己一家人买命的筹码。</p>
只要能抓住雪糖背后的财路,就算在这使府门前雪地上站三天三夜,崔砚之也有的是耐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