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新屋落成
贰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新屋落成,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贰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坐稳后回头看了眼,朝爹娘扬手一挥,笑意轻轻。</p>
车轮吱呀着滚过村口老槐树,一路晃悠悠地,出了村去。</p>
年节一过,雪未尽融,村里也渐渐回了往日光景。</p>
最大的不同,是姜家那一身“脚底生风”的身法,配着刘家庄子传下的那门吐纳心诀。</p>
在学堂里一亮相,便教人眼前一亮、心头发痒。</p>
没几日,练武的风气便像地头的野草,蹭蹭往上冒。</p>
学堂里那群半大孩子,个个盘膝打坐,跃屋翻墙。</p>
连带着那些平日里种田搬柴、粗胳膊粗腿的青壮们,也被撩得心痒。</p>
农闲时候,三五成群地凑一块,悄声打听那“古今帮”的章程:</p>
“收人不收?收了要不要拜帖?拜帖交不交粮?”</p>
嘴上说得义正词严:“学两手,回头教娃。”</p>
可眼底那亮光,却早在琢磨自己再年轻十岁,能不能也翻个身、练个功、走条江湖路。</p>
姜义对此倒也不放在心上,只当看个热闹。</p>
只知大儿这几日回家时,嘴角咧得比年初还开,一身衣袖鼓鼓囊囊,眉梢眼角都带着风。</p>
想来那身法是教得出彩,供奉也是收得不薄。</p>
转眼入了三月,山脚那厢的屋子,也终于在姜义那慢条斯理的折腾中,慢悠悠地收了尾。</p>
前头一间作堂屋,后头几间沿着那片果苗地一路排开,错落得像是山坡上自然生出的藤蔓。</p>
东一折西一拐,倒也别有一番趣致。</p>
这屋子一砖一瓦,虽都是姜义亲手搭的,可村里人在料材上,也搭了不少手。</p>
按说,新屋落成,理当摆上几桌酒席,热热闹闹办个乔迁宴,好让左邻右舍都沾沾喜气。</p>
可这屋子,说是“家宅”,实则更像是个“静修之所”。</p>
姜义便寻了个由头搪塞,说家中还未分家,新屋没设灶,宴席还是放回老屋那头请人吃去。</p>
新屋里桌椅也未备齐,道贺的乡亲来了,只领进去转一圈。</p>
寒暄几句,便被请了出来,连坐都不许坐上片刻。</p>
姜家礼数周到,话头也打得圆,叫人虽觉些蹊跷,却也挑不出什么不是来。</p>
最教人意外的,是前山那位刘庄主,竟也带着自家小儿,一同前来赴宴了。</p>
要知刘家庄子素来闭门自守,哪怕村里谁家婚丧嫁娶,也未曾露过面,今番却亲自上门,实属罕见。</p>
众人一见,先是一愣,随即心中便都泛起了几层波澜。</p>
那呼吸法门传入村学后,娃儿们练得气息通畅、动作轻灵,倒也真得了不少实惠。</p>
于是也就纷纷上前,端着碗敬酒道谢,话里话外皆是热络。</p>
乔迁宴散了,人也散得差不多。</p>
刘庄主却不急着走,捋了捋袖口,笑得风轻云淡,似是随口一提:</p>
“听闻姜兄新屋别致,不知可否一观?”</p>
姜义也没推辞,手一摆,笑道:“屋子简陋得很,庄主若不嫌弃,便请。”</p>
两人一前一后,顺着坡脚慢慢往新屋走。</p>
山风拂面,瓦上还有阳光未干的暖意。</p>
可才走到屋前,刘庄主却忽地顿住了脚。</p>
神色不变,眼中却隐约闪过一丝讶色。</p>
他素来心细如发,一脚踏进这片屋前地界,便觉出不对劲来。</p>
屋脚下那条地脉,正缓缓鼓荡,宛如沉龙翻身。</p>
自地底深处,有一股灵气悄然渗出,不急不躁,却清润浓郁,温和得很。</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