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孔融该不该救?(求追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章 孔融该不该救?(求追读!),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备闻言默然,孔融不会用人,以刘备的眼光怎么会看不出来?</p>
早在刘备第一次与孔融见面时,刘备就已经看出孔融有很严重的“阶级”观念。</p>
孔融在见到刘备的第一反应是,一个边地武夫竟会来救我。</p>
在孔融这个士人出身的眼中,刘备只不过是一个靠军功当官儿的底层人而已。</p>
所以有人说刘备是靠宣扬自己是汉室宗亲,才成就大业的,完全是无稽之谈。</p>
刘备不是靠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三分天下的,而是三分天下里面恰好有一个是汉室宗亲罢了。</p>
在汉末宗亲烂大街的情况下,刘备是根本不被士人圈子看重的。</p>
而孔融是怎么改变对刘备的态度呢?</p>
是因为知道刘备是卢植的学生,才改变了对他的态度。</p>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堂堂北海相,手下居然会缺将。</p>
因为他必须得是从士人圈子里边找,又得会打仗,又得学问好,又得出身好。</p>
按照这种标准去提拔将领,那能找到几个?</p>
所以孔融才会被黄巾军收拾的服服帖帖,太史慈也瞧不上他。</p>
像人老刘那才是真正的知人善任,不问出身。</p>
远的不说,就说现在,身边的关羽、张飞、陈到。</p>
那都是底层出身,并且确实有真才实学,未来也都建立了功业。</p>
现在袁氏的大手伸向青州,孔融自身难保,只能再来找刘备这个老友求助了。</p>
而听李翊的话,孔融必败无疑,那刘备到底该不该救?</p>
“若听先生之言,我等以假道灭虢之计,解除臧霸的兵权。”</p>
“那孔北海那边……?”</p>
李翊反问道:“主公想去救吗?”</p>
刘备一捋胡须,沉吟道:</p>
“诚如先生所言,孔北海虽非完人,但终究是汉室忠臣,这些年在北海也是尽心尽力。”</p>
“况其与我有旧,备能接领徐州,孔北海也多有出力。”</p>
“今为袁氏所迫,不好见死不救。”</p>
微微一顿,似怕李翊劝自己不要救,便又接着补充道:</p>
“北海毗邻徐州,按照先生之言,我们合并琅琊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减轻徐州北部的压力。”</p>
“若能够保住北海,以北海为倚仗,则琅琊无忧,徐州北部也可安定。”</p>
“先生以为如何?”</p>
呵呵呵。</p>
李翊牵唇笑道:</p>
“主公所想虽好,但可有想过,若我们真的出兵北海,则正式与袁氏撕破脸皮。”</p>
“当今天下,袁绍为雄,公孙瓒早晚为袁绍所灭,北地姓袁只是时间问题。”</p>
“我们徐州尚未安定,主公有信心现在就挑战袁氏吗?”</p>
这一个灵魂拷问,使刘备也愣住了,眉头紧紧皱起。</p>
现在北方局势,基本上就是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对决。</p>
袁绍打青州,就是冲着公孙瓒的小弟田楷去的,青州被袁绍视为囊中物。</p>
只要吞下青州,就切断了公孙瓒对南方的联系,是绝不可能退让的。</p>
以刘备现在兵不满万的实力,就想挑战富庶的河北,确实痴人说梦。</p>
饶是曹操,都是在吞下了兖州、豫州、徐州之后,发育了好几年,才敢跟老大哥翻脸。</p>
就这样,都还是袁强曹弱呢。</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