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砍人头(求
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章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砍人头(求,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砍人头(求追读!)
眼看局势危急,孔融这下是真有些慌神了。</p>
他心里明白,仅凭现有的军马,很难敌过这支彪悍的泰山军。</p>
而且这支军马,并非掳财,很明显是冲着自己来的。</p>
念及此,孔融心如死灰,只知大势将去,将士们撑不了多久。</p>
遂拔剑欲自刎。</p>
主簿王脩急忙伸手按住,大惊道:</p>
“相国何故寻此短见?”</p>
孔融叹息道:</p>
“……唉,今我大势已去,这些贼寇是冲我来的。”</p>
“叔治你还年轻,带人逃命去罢!”</p>
王脩闻言面色大变,慌忙跪倒在地,垂泪道:</p>
“相国于脩有知遇之恩,今日势穷,脩当护卫相国杀奔出去,不做贪生怕死之人。”</p>
孔融听到这话也是十分动容,无奈道:</p>
“因我一人之故,连累尔等遭难,融之过也。”</p>
王脩忙磕头道:</p>
“相国切不可如此说,您在北海治事多年,军民皆感念您的恩德。”</p>
“宵小贼寇不足为惧,容我等死战,夺相国生路。”</p>
王脩虽为主簿,但同样武艺出色,懂军略。</p>
算是为数不多符合孔融用人标准的人才。</p>
孔融将指挥权交予王脩,王脩开始布置战略,镇定指挥将士防守反击。</p>
没想到竟将溃败的局势给暂时止住了。</p>
不过由于此前挖的坑实在太大,北海军实在难以突破泰山军的包围圈。</p>
就在双方战场打得焦灼,难舍难分之际。</p>
忽听得南面一阵喊杀之声传来。</p>
泰山军后背乱作一团。</p>
孔融见状大喜:</p>
“必是玄德救我来也!”</p>
王脩将手搭在眉间,眯着眼睛眺望片刻,旋即向孔融汇报道:</p>
“相国,此一路不是刘使君的兵马。”</p>
孔融皱眉:</p>
“不是玄德?那会是谁?”</p>
王脩冷静地分析道:</p>
“他们好像不过数十人,不是正规军。”</p>
孔融心情仿佛坐过山车一般,再次跌落谷底,颓然坐倒在地。</p>
“今莫非天亡我也?”</p>
王脩忙上前柔声宽慰道:</p>
“相国勿忧,这队人马是友非敌,仅凭数十人便能扰乱泰山军,说明其领队并非俗子。”</p>
“若能与我等携手,未尝不能与泰山寇一战。”</p>
王脩的抚慰之言果然有效,孔融重新打起精神。</p>
自负了一世的他,今日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患难见真情。</p>
他放心的将北海军的全部指挥权都交给了王脩。</p>
“叔治,汝乃我亲信之人。”</p>
“今日势穷,北海兵士全听汝一人调遣,不必再顾及我。”</p>
“喏。”王脩躬身领命。</p>
“将士们听令,速速往南突围!”</p>
王脩一声令下,北海兵奋起精神,集中力量向南打去。</p>
那队几十人的队伍也十分骁勇,在北海军的配合下,很快汇合在一处。</p>
领队之人身披重甲,虎背熊腰的壮汉,手提长刀,上前叙礼:</p>
“某乃莒县徐盛,蒙刘使君征辟,正欲应征,却闻说使君要北上救援孔北海。”</p>
“故领着乡里人,前来相助,不想竟在此处遇着北海。”</p>
原来徐盛,误将刘备假道灭虢的消息当真,真以为刘备要去北海。</p>
便提前带着乡里人赶往北海去了,想着在那里建功,也好回应刘备的赏识。</p>
不想半路上遇上了泰山军围攻孔融,徐盛便果断带人突入阵中,前来救援。</p>
王脩闻言大喜,上前拍了拍徐盛的肩膀:</p>
“幸得徐壮士及时赶到,否则我等危矣。”</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