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军制!(求追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军制!(求追读!),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军制!(求追读!)
这世上从来只有相对公平,哪有绝对公平?</p>
徐州这些士人豪强,战时来了,就举家搬迁避祸。</p>
等战乱过去,又重新回来,田地照收。</p>
为了保住徐州,无数人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p>
这些豪强们却还能从中牟取利益,刘备心中当然感到忿忿不平。</p>
另一方面,徐州去岁虽然丰收,但那只是相较于过去两年而已。</p>
凡事就怕对比,过去两年饿殍遍野,生民不遗。</p>
现在稍有成色,便能对外宣称是大丰收了。</p>
其实刘备目前收上来的粮食也就勉强够自给自足而已。</p>
所以他禁止粮食外流,并不是单纯为了针对曹操,确实是徐州聚拢流民后,有太多人口要供养了。</p>
老刘现在也是压力山大。</p>
“其实,要打击徐州的豪强,我倒有一策。”</p>
“哦?军师快说。”</p>
李翊不紧不慢地说道:</p>
“去岁因主公新领徐州,人心浮动,各派猜忌,政权不稳,故而不提。”</p>
“现如今徐州一统,政局稳固,翊以为可以稍微对本地豪强下手了。”</p>
李翊刻意将“稍微”二字音量提高,在他看来,徐州本地豪强不少都有上百年历史了。</p>
千万鲁莽不得,一定要温水煮青蛙,慢慢搞。</p>
不然就是下一个王莽了。</p>
“那军师有何良策?”刘备耐心询问。</p>
李翊望了眼南方,那个方向是军营所在。</p>
“主公可有想过军改吗?”李翊问。</p>
“军改……?”</p>
刘备眸子凝起,徐州军的组成确实挺复杂的。</p>
有徐州本地兵,扬州来的丹阳兵,兖州来的泰山兵,北方带回来的边关兵,还有公孙老哥给的胡骑。</p>
这成分确实杂,老刘能在言语、口音不通的情况下,把他们拧成一股绳,确实不容易。</p>
“昔日秦据关中时,不过只是一羸弱之国。”</p>
“后经商鞅变法,以二十级军功爵制,鼓励秦人耕战。”</p>
“以此使秦国拥有一支铁血之师,秦王方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p>
“然自我朝高祖建汉以来,天下承平,军功爵制便被废置。”</p>
“今天下大乱,各地诸侯割据一方,与当年七国争雄形似。”</p>
“何不重启军功爵制,以激起徐州儿郎的斗志,让他们像当年的秦军一样,战无不克,攻无不胜。”</p>
“唯有如此,主公方能凭徐州这残破之地,扫平群雄,再兴汉室!”</p>
李翊神情冷峻,缓缓给出了自己的意见。</p>
徐州已经残破不堪,就古代这生产力。</p>
如果单靠种田,慢慢恢复元气,没个五六年是难以看到成效的。</p>
要不然为什么穿越者都喜欢搞土豆、化肥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p>
因为没这些东西,纯靠种田,是要投入大量时间成本的。</p>
徐州还有老刘你等得起吗?</p>
如今徐州几经战乱,百姓流离,田地荒芜,与当年积贫积弱的秦国类似。</p>
曹操屠徐州,本质是为了消灭徐州的战争潜力。</p>
而李翊则希望通过恢复军功爵制,以此来开发出徐州最大的战争潜力。</p>
刘备若有所思,在原地来回踱步,沉思不语。</p>
须臾,才缓缓开口:</p>
“军功爵制,确实能激励将士死战,然于徐州而言,是弊是利恐不能一时断言。”</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