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吕布是张好牌,不要浪费了
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8章 吕布是张好牌,不要浪费了,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吕布是张好牌,不要浪费了
却说徐州军师大婚,州府上下喜气洋洋。</p>
未过两日,又添一喜事。</p>
出海去辽东买马的太史慈平安回来了!</p>
太史慈果然是信义无双,使命必达。</p>
说在年末回来,就在年末回来。</p>
辽东路段他再熟稔不过,比刘备、李翊预期要回来的时间早上许多。</p>
刘备见太史慈平安回来,大喜过望,当即重加赏赐。</p>
随后,太史慈向刘备汇报此次出使的成果。</p>
在见到辽东太守公孙度后,太史慈表明了来意,并奉上精盐,以及中原的绸缎绢布。</p>
作为礼物,以示友好。</p>
果然如李翊所预料的那般,公孙度乃辽东雄主。</p>
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察觉到了刘备这个新兴崛起的力量,是值得拉拢的。</p>
当即同意卖马给太史慈,并且表示辽东愿意与徐州通商,加强贸易往来。</p>
其中骏马买下五十匹。</p>
这种马儿生长于辽东,肩高六尺,力量与速度都是马中的顶级。</p>
肯定是用来武装最精锐战士用的。</p>
常规战马一百匹,这种马儿肩高普遍在四尺四寸以上。</p>
刚好达到骑兵披甲的标准,价格也不便宜,普遍八万钱到十万钱不等</p>
因资质各异,价格不同。</p>
但公孙度还是非常大方的,以八万钱一匹的统一价格,卖给了太史慈。</p>
然后是田马,买下两百匹。</p>
这种马儿比之战马要再次一等,但速度也比常规马儿快上不少。</p>
故而常常拿做打猎之用,故也称猎马。</p>
必要之时,也能拿来客串战马。</p>
最后便是驽马,三百匹。</p>
这种马儿算是战马的及格线,基本上可以算作骑兵的替补。</p>
一名标准的骑兵,最少都有一匹战马作为备用。</p>
驽马大多时候,作为备用之选。</p>
除非你能像汉武帝那样豪横,给每一个步兵都配马。</p>
“不想公孙太守出手如此阔绰,竟卖了这么多的战马给徐州。”</p>
刘备望着太史慈带回来的战马,个个龙精虎猛,感叹辽东的草儿还是肥。</p>
太史慈则有些忧心忡忡,道:</p>
“马儿虽多,口粮却是吃紧。”</p>
都说养骑兵贵,倒不如说是养马贵。</p>
喂养一匹战马的饲料,几乎相当于一个兵卒一两年的军饷。</p>
李翊对此倒无甚压力,“子义去了辽东,想来不知道我徐州这段时间发生了诸多事。”</p>
“今我徐州也在全州郡推广屯田。”</p>
“我徐州并不缺水,随着陈元龙邗沟河道的修建,得以灌溉农田,水稻种植可全面推广。”</p>
“有着大量的水田,广陵地区的水稻,可一年三熟。”</p>
“而广陵以北,也能一年两熟。”</p>
“如不出意外,明年开春,我徐州便能收获一大批粮食。”</p>
刘备点头赞同,他也算起于草野,对农事十分上心。</p>
李翊精心规划的屯田政策,把下邳、广陵地区打造成了徐州粮仓。</p>
这将会是他刘备未来角逐中原的底气。</p>
“另外,既然我徐州全郡开始屯田。”</p>
“这些辽东买来的马匹,也莫要浪费,可拉去做屯田之用。”</p>
李翊再次提出马耕的建议,争取把此次出海的利益最大化。</p>
其实,马匹的耕地效率并不比牛差,甚至还要强上不少。</p>
但马的粪便却不如牛粪。</p>
马粪微生物量数过多,草木纤维也比牛的更密集。</p>
使得马在耕地方面输给了牛。</p>
输在了一坨屎上。</p>
而在水网发达的地区,牛适应环境的能力更是完爆马匹。</p>
牛能够适应潮湿的环境,对于蚊虫和各类寄生虫的抵抗力都要远胜于马儿。</p>
所以,这便是为什么北方游牧部落总是出产好马。</p>
因为在草原上,马儿吃的是天然的北亚东北亚牧草。</p>
比如冰草之类的。</p>
而马儿的粪便,不仅不是祸害,反而会在来年开春时,成为牧民牛羊群的青储饲料。</p>
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儿就不能拿来耕地了。</p>
它的耕地效率是胜过牛的,只需要处理好它的粪便即可。</p>
并且马粪只对育苗阶段的农作物有危害,其它情况是没多大影响的。</p>
刘备从善如流,同意了李翊马耕的建议。</p>
当即把太史慈带回来的战马,留在下邳,按照“计牛输谷”的政策,拿去耕田用。</p>
若到战时需要,再拉出来上战场。</p>
“军师,回来时听人说,您在两天前成婚了。”</p>
“慈未能喝上您的喜酒,深感遗憾。”</p>
太史慈单独找到李翊,祝贺他新婚之喜。</p>
“这有何难?我差人备下牛酒送去子义府上。”</p>
“算作补偿,你看是如何?”</p>
“……哈哈哈,适才戏言耳。”</p>
太史慈很喜欢李翊的性格。</p>
他虽贵为军师,但并没有架子,无论是上层军官,还是底层士兵。</p>
只要你愿意聊,他都很乐意陪你聊上两句。</p>
这使得李翊在军营中的风评很好。</p>
而李翊受士兵喜爱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李翊时常为士兵谋取福利,尤其是伙食。</p>
“子义,你此次出海,应该打了不少鱼吧?”</p>
李翊开口问。</p>
“自然,此次出海,顺道撒网,打了些鱼回来。”</p>
“海鱼海虾,螃蟹蚌壳都有,军师若是想吃,我差人送到你府上去。”</p>
这便是沿海城市的好处。</p>
像徐州的广陵、东海、彭城等,要么濒临大海,要么境内有大量湖泊、河流。</p>
能够出产大量鱼类,海鱼、以及小虾小蟹。</p>
这些东西由于不易养活,且难以保存,使得渔民不敢多留。</p>
基本上捞起来,就要快速抛售,不然极易腐烂。</p>
所以,无论是孙吴政权还是荆州政权,在伙食方面,都有鱼肉做补充。</p>
尤其孙策刚起兵时,为了笼络军心,三天两头的就赏赐鱼虾,给军士补充蛋白质。</p>
“将这些海鱼海虾分赐给将士们罢。”</p>
李翊建议道。</p>
刘备颔首,“备亦不喜食水产,可送去营中,赐予兵士。”</p>
太史慈欣然领命而去。</p>
少时,忽有从人来报。</p>
西方有一使者求见。</p>
刘备好奇问,莫不是豫州梁国郭使君?</p>
那从人道不是,貌似是吕布的来使。</p>
“吕布!?”</p>
听到这个名字,刘备眸子一凛,与李翊相互对视了一眼。</p>
……</p>
却说,这吕布自在定陶被曹操击败以后,只能收集残军败兵聚于海滨。</p>
高顺、张辽、曹性等将皆来会集。</p>
众人都不服曹操,要求与曹操再战一场。</p>
之所以众人如此不服,是因为他们前期确实是压着曹操打的,连胜了好几场。</p>
濮阳一战,更是差点儿生擒曹操。</p>
最后吕布军是怎么走向下坡路的呢?</p>
史书上写的已经很清楚了,</p>
——“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乃各引兵去。”</p>
再强的军士,也顶不住饥饿。</p>
饥荒来临两家遭罪,但曹操有程昱帮他顶着。</p>
而吕布却拉不下脸皮来,靠着刘备暗中资助的粮食,勉强跟曹操相持了百日。</p>
但在定陶一战,关键的抢麦战役中,吕布错误的预判了形势。</p>
被曹操杀得大败,彻底输掉了兖州立足的机会。</p>
现在吕布手中军士,不过三千余人。</p>
而且人马皆疲敝,未能再战。</p>
饶是吕布骁勇,也知凭此时手中的兵马,断难再与曹操争锋。</p>
尤其张邈、张超的先后死去,更是给吕布军雪上加霜。</p>
“今人困马乏,曹操复得兖州诸郡。”</p>
“我军该何以自处?”</p>
吕布面带疲惫,问众人道。</p>
陈宫一捋胡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p>
“今曹兵势大,未可与争。”</p>
“先寻取安身之地,那时再来未迟。”</p>
吕布再次从一方之雄,转变为了四处流浪,飘零半生。</p>
前后落差,令吕布也是懊恼不已。</p>
“吾欲再去投袁绍,公台先生看是如何?”</p>
此前吕布逃出长安时,曾经投靠过袁绍一次。</p>
袁绍当时念在吕布除贼有功,加上对他的武勇很信任。</p>
便收纳了他,让他来帮自己对付黑山军。</p>
当时黑山军有一万多精兵,吕布则带着成廉、魏续等猛将。只带几十个精锐骑兵,来回驰突张燕军阵。</p>
一日或至三日,皆斩首而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