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六马十二兵,高顺陷阵营
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六马十二兵,高顺陷阵营,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六马十二兵,高顺陷阵营
却说陈宫回到屋里,面见来客。</p>
“足下是……?”</p>
望着来人背影,陈宫眯起眼睛,暗思自己似乎并不认得此人。</p>
那人转过头来,是一个比陈宫稍长的中年人,转身笑着对陈宫拱手一揖:</p>
“淮南杨弘,滥充长史,见过公台先生。”</p>
杨弘开门见山,直接道明自己的身份。</p>
“哦?”</p>
陈宫一凛,万没想到袁术的人会来找自己。</p>
“原来是杨长史,快请入座。”</p>
陈宫殷勤相待,请杨弘落座。</p>
双方叙礼毕,陈宫亲自为杨弘斟了一杯茶:</p>
“杨长史怎会来徐州?”</p>
杨弘闻言,挥了挥手,无奈道:</p>
“害,我本奉我主之命,打算去往兖州寻公台。”</p>
“不想等到兖州时,却闻说吕将军已为曹操所败,逃往了徐州。”</p>
“遂星夜兼程,快马加鞭赶来徐州见公台先生。”</p>
杨弘微微一顿,又叹了一口气,“在下对张陈留的死,深表惋惜。”</p>
提及张邈的死,陈宫亦不觉黯然神伤。</p>
值得一提的是,吕布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陈宫的主公。</p>
陈宫的主公一开始是曹操,后来陈宫煽动张邈叛乱,主公便成了张邈。</p>
即便后来迎吕布入兖,双方也仅仅只是合伙人关系。</p>
像张辽虽然也有自己的部曲,但基本上是完全听命于吕布的,吕布让打哪就打哪。</p>
而陈宫则是一直都把吕布当成是一个善战的工具人。</p>
后来张邈被杀,吕布战败逃走。</p>
没了君主,兖州老家也回不去了,如同丧家之犬,陈宫无奈只好跟随了吕布。</p>
虽然名义上吕布是陈宫的主公,但陈宫却拥有很大的自主权。</p>
因为吕布集团里有不少兖州士人,基本都是陈宫、张邈带起来的。</p>
加上又是吕布的心腹智囊,杨弘知道,只要说动陈宫,便等于说动吕布。</p>
遂开口道:</p>
“今我主闻说吕将军不敌曹兖州,正是居无定所之际。”</p>
“遂欲表奏吕将军为汝南太守,在汝南权歇人马。”</p>
“故遣我来与公台先生商议此事,若是先生没有意见,便同去说吕将军,先生看是如何?”</p>
陈宫一凛,万没想到袁术会在这时候抛来橄榄枝。</p>
这着实令他感到有些意外。</p>
但陈宫也是个聪明人,知道天下没有白来的午餐。</p>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p>
袁术虽没有直接管控汝南,却对这里的影响力极强,当地有很多人在拥护他。</p>
汝南郡的人口更是高达两百万,经济规模天下第二。</p>
最重要的是,除了汝南本地拥护袁氏之外。</p>
袁术的九江是紧挨着汝南的,真要发生叛乱,只需派出一支兵马过去,弹指可灭。</p>
可以说,去了汝南,就等于是完全置于袁术的掌控之下。</p>
“不知袁将军想要什么呢?”</p>
陈宫眼眸凝起,沉声问道。</p>
哈哈哈……</p>
杨弘听闻此话,却是一笑:</p>
“公台先生何必对我主这般防备?”</p>
“吕将军诛杀国贼,不仅于汉室有功,更是于袁氏有功。”</p>
“我主对此一直念着呢,何时忘却过?”</p>
“何况公台先生乃天下智士,我主亦对你仰慕已久。”</p>
“遂想请先生到汝南去,与我主共商大事。”</p>
哦?</p>
听闻袁术仰慕自己,陈宫心念不由一动。</p>
一个冷知识,陈宫其实除了有曹操、张邈、吕布三任主公外,其实还有第四任主公。</p>
那便是袁术。</p>
在建安元年的时候,陈宫便主动联系上了袁术,以及吕布的部将郝萌。</p>
由郝萌发动叛乱,攻打下邳的厅事阁。</p>
当时吕布全身赤裸,拉着某位神秘女子,从厕所翻墙逃跑,来到了高顺的大营里。</p>
高顺临危不乱,从容指挥,斩杀郝萌,平定了此次叛乱。</p>
吕布询问郝萌部下曹性事情的原委。</p>
曹性说郝萌是受袁术的指使。</p>
吕布又问有没有同谋。</p>
曹性便把陈宫给供了出来。</p>
当时陈宫就坐在吕布的旁边,尴尬极了。</p>
脸是红红的,心是冰冰的。</p>
而没想到吕布这次竟超常发挥,散发了自己这辈子难得的人格魅力。</p>
他长叹一声,陈宫是我的大将啊。</p>
于是就原谅了陈宫,对此事并不追究。</p>
站在吕布的视角,</p>
可能在他看来,在我吕布这叛变不是什么大错。</p>
你看我呢就经常叛变。</p>
我跟过丁原、董卓、袁绍、袁术、刘备。</p>
你呢是跟过曹操、张邈、我,还有袁术。</p>
哎,你看你再叛回来,咱俩不都一样了吗?</p>
所以啊,咱俩都不是啥好玩意儿,谁也别瞧不起谁。</p>
你呢就搁我这儿安心待着吧,哪儿的黄土不埋人呐。</p>
不管吕布是怎么想的,反正站在陈宫视角,他在这件事上确实是被吕布的魅力给折服了。</p>
从此之后,便死心塌地跟随吕布,当他的大将和谋士。</p>
不过也没当两年,两人就双双殒命于白门楼了。</p>
历史上的陈宫和演义里的陈宫形象差距确实是挺大的。</p>
真实的陈宫肯定没有演义里那么清白正直。</p>
他跟孔融、刘繇这类人一样,是一个标准的汉末士人。</p>
就是只在他们士人圈子里玩儿,其他人全都看不上。</p>
包括陈宫来徐州时,见到刘备,也瞧不上他。</p>
在陈宫眼里,刘备只是一个边地剑客,织席贩履之徒怎么能当他的主公呢?</p>
所以他宁愿跟随袁术这种名门大佬,也不愿跟随宽厚待人、礼贤下士的刘备。</p>
但陈宫他太追求完美了,世上哪有那么多完美的君主。</p>
曹操有雄才,但是残暴,陈宫要换人。</p>
张邈善良,但是能力平庸,陈宫要换人。</p>
吕布是有能耐,但是出身不高,水平有限,陈宫还是要换人。</p>
袁术出身高,但是狂妄自大,陈宫还是觉得不行。</p>
选错了一个人,就总想着重开一局。</p>
但陈宫识人的眼光又不行,遇上好的不把握机会,遇上差的选错了又后悔。</p>
君主越换越差,最终坑害的是自己。</p>
“我闻公台先生智计有余,见识广博。”</p>
“不知如何看待汝南?”</p>
杨弘开口问。</p>
陈宫略加沉吟,答:</p>
“汝南人杰地灵,物产丰饶,人口众多,又是袁将军的家乡。”</p>
“自然是天赐之所。”</p>
不错!</p>
杨弘心思电转,继续劝说道:</p>
“汝南郡地处中原腹地,南连淮泗,北接洛京,东连彭、沛、西交南阳。”</p>
“我主爱慕吕将军之才,打算让吕将军在汝南息养人马。”</p>
“待来日吕将军实力恢复后,再还取兖州,岂非为一件好事耶?”</p>
微微一顿,又补充道,“公台先生大可放心,等到了汝南,一应杂事,俱付先生管理。”</p>
“至于军机大务,亦有吕将军自家参酌。”</p>
“我主只是希望吕将军能够屯兵在此,为九江屏翼,别无心思。”</p>
一言蔽,</p>
杨弘却在暗想,等把吕布人马诱至汝南之后。</p>
一应军机大务决断,可由不得你们了。</p>
而陈宫也看出了这一点。</p>
但此时的他还没有完全忠于吕布,与他共事乃无奈之举。</p>
相反,袁术主动抛来橄榄枝,又是豪门大佬。</p>
这令陈宫很是心动。</p>
即便知道去了汝南对吕布来说非是好去处,但对袁术来说,却可多一羽翼。</p>
“也好,待明日我与温侯商议,便辞了玄德公。”</p>
“与杨长史同赴汝南,如何?”</p>
杨弘闻言大喜,执起陈宫的手说道:</p>
“如此甚好,弘方能回淮南复命。”</p>
“不过公台须快些,莫让袁公等急了。”</p>
次日,清晨。</p>
一大早,陈宫便早早起来,找到吕布。</p>
向他言说了袁术打算请他们到汝南去屯兵休养人马一事。</p>
吕布诧怪道:</p>
“我出逃长安时,奔南阳投靠袁术,彼时其不能容我,反欲出兵杀我而后快。”</p>
“今时恰如彼时,袁术何以前后相背耶?”</p>
陈宫暗思,你此前在袁术那里纵兵抄掠乡里,他想宰了你很正常。</p>
现在人家在淮南做大,想让你给他当打手。</p>
陈宫并未觉得袁术的这个想法有什么不妥,因为目前陈宫也是把吕布当成打手工具人。</p>
“此前袁将军在南阳时,与曹贼相争兖州,后来兵败转投淮南。”</p>
“今袁将军与温侯有着共同的死敌,完全可以摒弃前嫌,共御曹贼。”</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