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3章 曹孙刘三家联合,抗袁绍?,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孙刘三家联合,抗袁绍?

刘备一番好言劝导,阐明了自己,执意要为李翊封侯的意愿。</p>

而在郯侯爵位之后,刘备还表奏了李翊为军师中郎将。</p>

如果说此前的郯侯还只是一个封赏的名号,用来彰显尊位的。</p>

那后面这个将军职位,军师中郎将就是实打实的给实权了。</p>

中郎将的特点就是地位虽然不高,但权力极大。</p>

最高可以直接节制一个军区的兵马。</p>

黄巾起义之时,卢植、朱儁、皇甫嵩都是各自节制一路兵马,跨州郡作战。</p>

他们的战区都是辖制至少一个州,朝廷给予了其相当大的自治权。</p>

再直观一点儿,你可以直接理解为后世的“大帅”。</p>

“主公,这……”</p>

李翊望着这军师中郎将的职位,自己也颇感意外。</p>

从前他都是随军出谋划策,少有负责领兵。</p>

他虽为谋主,但此前在刘营并未有过具体的职位。</p>

如果非要说的话,至少在军中他更多是扮演军师祭酒的职位。</p>

但军师中郎将就是实打实的独自领兵了。</p>

刘备开口说道:</p>

“今淮南方定,百废待兴,我欲让军师据广陵,节制九江两路兵马。”</p>

言外之意,就是直接把广陵、九江两个战区交给了李翊。</p>

这里的兵马都要受他节制,听他调用。</p>

尽管李翊一直是徐州谋主,刘营里名义上二把手。</p>

但还从未具体掌握过多少实权,刘备这次属于是直接放权了。</p>

“只是翊年纪尚幼,功德微薄。”</p>

“前封郯侯,已是诚惶诚恐,若再节制两路兵马,恐未必能够威服众心。”</p>

刘备却握住李翊的手,正色说道:</p>

“不然,凡事岂能尽如人意?只求无愧于心便好。”</p>

“自与先生共事以来,立朝廷,君之相为辅弼,君之相为举人。”</p>

“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已多矣。”</p>

“夫功未必要著于野战也,愿君勿要推辞。”</p>

刘备言语真诚,语气竟是近乎恳求。</p>

他是真希望能够报答李翊这三年来的付出。</p>

并且老刘一直都很舍得放权。</p>

历史上他在拥有四个郡时,就曾让诸葛亮直接节制三个郡的兵马。</p>

今时,李翊为老刘规划了平南的大战略。</p>

所以老刘便将淮南、广陵地区的兵马交予李翊,由他全权处理南方事务。</p>

“……哈哈哈。”</p>

李翊弯唇一笑,“承蒙主公不弃,翊愿效犬马之劳。”</p>

一番推辞过后,见刘备坚持,李翊便坦然接受了。</p>

刘备大喜,即命人将所奏之书,发往朝廷。</p>

不表。</p>

……</p>

就在曹刘两家浩浩汤汤击破袁术之后,不远处的南方,位于吴郡的孙策,扩张也是神速。</p>

他在平定吴郡不久,又趁着曹、刘、袁三家大战分神之际,马上继续向南进攻。</p>

攻打会稽郡的王朗。</p>

王朗以汉吏自居,宜保城邑,举全城之兵与孙策交战。</p>

不能敌,为孙策所败,只能向他投降,于是会稽平定。</p>

孙策将原有长吏全部替换,又自领会稽太守。</p>

命老将朱治为吴郡太守。</p>

命叔父吴景为丹阳太守,命从弟孙贲为豫章太守。</p>

此二地孙策并未直接控制,但还是命自己的人自领太守,以便将来图之。</p>

孙策势力膨胀极快,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属于“乱贼”,急需得到官方的认可。</p>

于是又派遣奉正都尉刘由,五官掾高承拿着奏章,去拜谒陈地朝廷。</p>

并且带上了礼物向朝廷进贡。</p>

这日,</p>

孙策正聚集麾下文武,打算商议进兵豫章郡一事。</p>

却闻得北方传来消息,袁术被曹刘两军击破,淮南之地尽失。</p>

孙策惊道:</p>

“袁公路败耶!”</p>

孙策对袁术的战败在预料之内。</p>

毕竟他把自己的宗室将领、孙香、孙辅、吴景、孙贲等人全部暗搓搓地抽调出了淮南。</p>

袁术手下能打仗的将领,几乎全是孙氏武将。</p>

没了他们,袁术断不可能是曹刘联军的敌手。</p>

但令孙策没想到的是,袁术会败得如此神速。</p>

按照他与周瑜等人原本定制好的战略构想,让曹、刘、袁三家混战。</p>

怎么着也得打个一两年。</p>

这一两年的时间,孙策有信心把豫章、丹阳也都给打下来。</p>

可没想到,他刚刚打下会稽,就传来袁术已经败亡的消息。</p>

这曹刘联军的攻势未免太猛了些。</p>

“袁术败亡,曹操、刘备拥据淮南,直指江东。”</p>

“为之奈何也?”</p>

此前陈登、李翊一直主张压制孙吴的政策。</p>

严格限制孙策在江东的发展。</p>

孙策都是趁着曹刘与袁术大战之时,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打下会稽的。</p>

原本想趁着战事结束前,把豫章、丹阳一并打下来。</p>

但现在曹刘基本上已经腾出手了,只怕不会再任由自己乱来了。</p>

“曹操拥庐江、刘备拥九江。”</p>

“此二地分别毗邻豫章、丹阳。”</p>

“恐不易取啊。”</p>

吴景皱着眉头,表情十分严肃。</p>

以他们目前的实力,倒是不把丹阳的袁胤、豫章的华歆、刘繇放在眼里。</p>

可问题是,曹刘打下了淮南,肯定是将豫章、丹阳视为了自己的后园。</p>

他们要是敢去打的话,曹刘不可能不插手。</p>

“公瑾,你怎么看?”</p>

孙策主动征询周瑜的意见。</p>

周瑜沉吟半晌,才道:</p>

“计划不变,先去取豫章。”</p>

谋士陈端问道:</p>

“豫章华歆乃守户之犬,刘繇乃败军之将,不足为虑。”</p>

“只是若取下豫章,便与庐江接壤,如何应对曹操?”</p>

周瑜解释道:</p>

“袁术虽灭,刘勋尚在。”</p>

“曹操对付刘勋还需要时间,在他解决掉刘勋之前,我们先把豫章打下来。”</p>

“只有合三郡之力,方有能与曹刘上桌谈判的资格。”</p>

众人闻言,俱是面色一怔。</p>

“公瑾,你适才说的与曹操、刘备谈判,是什么意思?”</p>

孙策主动开口询问。</p>

听周瑜这话的意思,似乎还想和曹刘合作。</p>

周瑜有条不紊地分析道:</p>

“当今天下,二袁实力最强。”</p>

“今袁术虽灭,其残余势力仍在。”</p>

“曹操、刘备虽据淮南,但消弭袁术势力尚需时间,这个时间便是我们发展的好机会。”</p>

“袁术死后,袁绍便是当今,则与荆州刘表接壤。”</p>

“刘表与兄长有杀父之仇,这才是我们的大敌。”</p>

“而曹操亦忌惮刘表在南方威胁其治所颍川,若是我们主动攻打刘表,定能得到曹操的支持。”</p>

“诚如是,刘备也不好从中干预。”</p>

孙策一颔首,大是认同周瑜的建议。</p>

曹刘不好对付,就只能先对付刘表了。</p>

何况荆州富庶,刘表守户之犬,与自己还有杀父之仇。</p>

自己几乎没有理由不先打刘表。</p>

“善,那就依照公瑾之言,遣使交好曹操、刘备。”</p>

“然后即刻发兵先攻豫章,待拿下豫章之后,再发兵江夏。”</p>

“斩黄祖,为吾父报仇。”</p>

孙策雷厉风行,即刻定下了接下来的战略方针。</p>

正说间,一名侯吏匆匆走进堂内。</p>

“主公……”</p>

嗯?</p>

孙策一挑眉,沉声问,“何事?”</p>

“许贡秘密上书朝廷的文书,适才被末将截住了。”</p>

“许贡?”</p>

孙策眉头微蹙,许贡自被他打败后,便只是安置在了吴郡。</p>

之前他忙着打会稽,所以一直没腾出手来处理他。</p>

“什么文书,拿来我看!”</p>

侯吏将许贡上表的文书,双手奉给孙策。</p>

吴郡太守许贡上表汉帝,言道:</p>

“孙策枭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p>

“若被召不得还,放于外,必作世患!”</p>

这是一封表章,一般会放在木匣子里面。</p>

驿吏是不可以随便查看官员表章的,但孙策任命的驿吏可不讲究这个。</p>

他看得就是你吴郡太守的表章。</p>

发现不对,马上就拿了交给孙策。</p>

孙策看罢,勃然大怒。</p>

“此辈怎敢使计害我!”</p>

说罢,将表章重重摔在地上。</p>

表文中心思想就一个,把孙策召到朝廷去。</p>

这显然不符合孙策的核心利益。</p>

把他困在京师里圈养,实在太阴险了。</p>

其实历史上孙策“小霸王”的外号,就是来源于许贡这封表文。</p>

许贡在文中把孙策比作项籍,但这却并不是在夸他。</p>

因为项籍是汉高祖的敌人,在当时属于反贼。</p>

而孙策打江东,恰好被本地士族定义为作乱。</p>

所以孙策看了这封表文后,才会如此生气,这戳中了他内心的最痛处。</p>

“来人,将许贡带来!”</p>

孙策一声令下。</p>

少时,两名武士将许贡带进了大堂之内。</p>

许贡见孙策麾下文武都在,自己内心里也有点犯怵。</p>

走至近前,诚惶诚恐地向他拜道:</p>

“……贡见过孙将军。”</p>

孙策怒目圆瞪,嗔目而视,厉喝:</p>

“许贡,吾待你不薄,缘何使计害我?”</p>

许贡被吓了一大跳,忙躬身拜道:“将军此话从何说起?”</p>

“贡哪里曾使计害过将军?”</p>

孙策冷声笑道:</p>

“汝上表,欲使我归朝廷,困我于京师。”</p>

“还敢说没有吗?”</p>

许贡咬咬牙,抵死不承认。</p>

“本无此事,奈何非要强加于我?”</p>

孙策将表文取出,冷笑道:</p>

“表文在此,汝还敢抵赖吗?”</p>

许贡见此大惊失色,惶然道:</p>

“此乃我上书朝廷的奏文,汝怎敢擅自拆开来看?”</p>

请...您...._6191书1吧(六\\\九\\\书\\\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

安之何处

抱歉,我也是皇帝!

映山时光

拜金樊胜美,孟宴臣偏要宠

希暖十月

崽崽三岁半,全皇朝跪求她登基

大鱼.

足球:国足开除,奖励远射必进卡

不正不

蛇君独宠,渣男全家还敢吃绝户?

第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