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8章 老李:终于不用我来演坏人了,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李:终于不用我来演坏人了

一切照旧!</p>

李翊下达了最新指令,眼下关于河北局势的一切都还是未知数。</p>

袁军明年南下,亦或后年南下,皆不可知。</p>

岂可被一点风吹草动而扰乱阵脚?</p>

“凡遇大事要有静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p>

“不必惊慌……”</p>

李翊当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p>

不过接下来,他将目光瞅准了冀州地区。</p>

“士元,可知我所思何事?”</p>

李翊眸光流转,紧盯着地图冀州一角,若有所思。</p>

庞统弯唇笑道:</p>

“想必君侯正在思量,引援新的力量罢?”</p>

哦?</p>

李翊闻言,也忍不住笑了,“士元当真是机敏过人,机敏过人呐……”</p>

话落,又将目光转向冀州地图。</p>

“那士元且说说,冀州一带,还有哪一支力量值得我们河南引援?”</p>

“……黑山军。”</p>

庞统斩钉截铁地说道。</p>

昔年,张角自号天公将军,聚教众起事。</p>

因教众皆头裹黄巾,而号为黄巾军。</p>

此次起义声势浩大,跨州连郡,几乎席卷整个天下。</p>

但终在汉末三杰皇甫嵩、卢植、朱儁三人的镇压下,而宣告失败。</p>

可黄巾虽然败亡,然天下盗贼蜂起。</p>

保山为寇,啸聚林野者不计其数。</p>

冀州诸山,有盗寇往来交通,号曰“黑山贼”。</p>

其数众多,频扰乡里。</p>

尤以眭固、杨凤、于毒、李大目、白绕等人起兵于山谷之间,最为强大。</p>

在初平二年时,眭固曾纠集十万余众黑山军,攻打魏郡、东郡,与曹操争夺兖州。</p>

后来曹操取得了胜利,眭固也成为了河内太守张杨的部将。</p>

不过,由于天子幸驾陈地,张杨在董昭的建议下,弃了河内,转投陈地。</p>

就留在了陈地朝廷为官,而他原来的黑山部将眭固等人,却并未跟随张杨一同来陈地朝廷。</p>

他们毕竟是黑山贼,且不说朝廷愿不愿意赦免他们的罪过。</p>

单说他们那浩大的人数,就不是陈地朝廷养得起的。</p>

倒不如就留在冀州诸山,逍遥快活。</p>

所谓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鼾睡。</p>

冀州是袁绍的大本营,他怎么可能跟这群黑山军共同分享江山?</p>

所以黑山军是与袁绍有核心利益冲突的。</p>

公孙瓒虽被困易京,但仍然想办法联系到了黑山贼,邀请他们与自己南北夹攻袁绍。</p>

虽然并未使袁绍伤筋动骨,但恶心一下河北人是没有问题的。</p>

先不论黑山军战力如何,光他们的人数,就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p>

史书叫,“黑山贼于毒、白饶、眭固等十余万众略魏郡。”</p>

这十万多黑山贼人数上有没有水分呢?</p>

这就跟百万黄巾贼一样,它其实是把家属也给算进去了。</p>

每个贼寇那都是拖家带口,人数自然轻轻松松顶破十万。</p>

不过这并不代表黑山贼不值得拉拢。</p>

“眭固等辈此前既曾追随张司马,若要收服黑山众,当先与张司马商议此事。”</p>

庞统谏言道。</p>

“……嗯,士元所言甚是有理。”</p>

“汝即刻持我符节,邀张司马来下邳共商此事。”</p>

李翊即将自己的符节交予庞统,委托他亲自去陈地朝廷邀请张杨来徐州。</p>

庞统领命,星夜驰往陈国。</p>

由于陈国挨得近,倒也没费多少时日。</p>

很快便见到了张杨。</p>

张杨自归朝廷之后,每日过着的生活,都是得过且过。</p>

饥则为用,饱则扬去。</p>

主打一个摆烂……</p>

这日下朝,张杨正于府中饮宴。</p>

却还是董昭率先带来徐州的符节。</p>

“张司马好自在,殊不知祸将临头耶?”</p>

董昭一进大门,便危言耸听道。</p>

张杨闻言大惊,惊坐起身,忙问道:</p>

“公仁为何如此说话,我何祸之有?”</p>

董昭将李翊的符节递给他,道,“汝且看去罢。”</p>

这是……</p>

张杨接过符节,未解其意。</p>

“这是李郯侯的符节。”</p>

诶呦!</p>

一听是李翊的符节,张杨拿符节的双手都险些没拿稳。</p>

他轻轻将之放在案上,一拍脑袋,诧怪道:</p>

“我与李子玉向来无甚恩怨,其欲召我去徐州作何?”</p>

张杨不能解其意,看向董昭,董昭未回话。</p>

于是,张杨便走至董昭身前,恭恭敬敬地拱手道:</p>

“杨实愚昧无知,还请公仁先生教我!”</p>

微微停顿了片刻,再大声道,“请先生教我!”</p>

董昭这才弯唇一笑,淡淡地为张杨分析道:</p>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p>

“将军虽与李郯侯并无过节,然则将军能够保证自己一定没有触犯到徐州的利益吗?”</p>

这……</p>

这话就更令张杨摸不着头脑了,他之前远在河内为官。</p>

自保驾勤王到了陈国后,更是专心摆烂,享受余生。</p>

怎能触犯到徐州的利益?</p>

“将军还记得为何昭当初要劝将军舍弃河内,留在陈地吗?”董昭开口问。</p>

“因为先生说,河内乃是非之地,早晚卷入战火。”</p>

“……正是如此。”</p>

董昭一颔首,负手道,“袁本初扫清寰宇,纵横天下,自以为傲睨得志。”</p>

“早晚要南渡黄河,向河南用兵。”</p>

“曹司空与刘将军正是念及此,才舍弃旧怨,结盟共抗河北之兵。”</p>

“这、这与我有何干系?”张杨问。</p>

董昭白他一眼,但话仍在继续。</p>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p>

“战端一开,陈地小国,又岂能免于战祸?”</p>

此言一出,瞬间提醒了张杨。</p>

是啊,陈国虽处在豫州,但却是豫州最北边儿。</p>

一旦袁军打穿兖州,陈国哪里能够幸免?</p>

看来真是过了太久的安逸生活,以至于张杨都快忘了,现如今的天下并不太平。</p>

董昭望着张杨,正色说道:</p>

“将军身在陈地,自以为高枕无忧。”</p>

“孰不知这太平日子并非是天子给的,而是曹司空与刘将军给的。”</p>

“是因为有这二人在,才使陈国能够免于战祸,不受侵扰。”</p>

“若是此二人有失,陈国必亡!”</p>

董昭这话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在陈述事实。</p>

陈国已经算是全天下最为太平、安乐的郡国之一了。</p>

无他,有曹操、刘备两大强权左右庇护,谁敢侵扰?</p>

兼之陈国本来就是富庶之地,这里可是袁氏的祖脉所在。</p>

“……我明白了。”</p>

张杨渐渐回过神来,坐倒在地,“先生是要我投靠曹刘?”</p>

陈国虽是小国,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p>

整个汉室朝廷都在这里,政府机构自然不会简陋。</p>

但最重要的是,陈国其实也有着不可轻视的武装力量。</p>

主要有三股,</p>

第一股,自然是陈王刘宠的私人部曲,劲弩蹶张士。</p>

数量虽然不多,然战力极强。</p>

第二股,乃是一路保驾勤王的董国舅董承,他掌管御林军。</p>

此前保驾勤王之时,也都是他在跟傕、汜二贼周旋,并邀请到了杨奉、韩暹等人一同过来护驾。</p>

董承的部队虽然不多,战力也非最强,但却是皇帝的近侍,地位崇高。</p>

这最后一股,那便是留在陈地的张杨部曲了。</p>

当初他随着王驾一同来到陈国,部曲自然也养在这儿了。</p>

张杨的部曲是实力最强,且数量最多的。</p>

因为这支部曲起身于边关,常年与异族作战,战力惊人。</p>

但他们身上自然也免不了边关部曲的缺陷。</p>

及军纪差,好掳掠乡里百姓。</p>

张杨初至陈地时,部下将领就曾私自寇略陈地郡县。</p>

为此,还专门被刘宠敲打了一下。</p>

一开始河内诸将均未将刘宠放在眼里,然张杨却怕把事情闹大,不好收场。</p>

于是与刘宠商议,由陈王每月供奉钱粮,奉养河内部曲。</p>

张杨则会为之约束,并承诺保卫陈国国防。</p>

双方一拍即合,终于和平解决了共存问题。</p>

现在陈国的三股军事力量,如果加在一起,曹刘即便联手,也得费些功夫才能够打下来。</p>

现在河南、河北战事将其,他们这些内陆国哪里能够置身事外?</p>

纵使他们想作壁上观,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允许他们作壁上观。</p>

“昭倒不是想让将军定要投靠曹刘,不过河北河南大战,将军总要选一家站队。”</p>

“袁绍远在河北,若投靠于他,曹刘大军旦日可到,谁来解陈国之危?”</p>

“反之,若投靠河南,专欲对付河北。”</p>

“我陈地便有了兖州、徐州为我羽翼荫庇,而将军也能够保全自己与手下部曲。”</p>

“此非两全其美乎?”</p>

张杨听罢,略作沉吟。</p>

良久,乃执董昭之手,慨叹道:</p>

“公仁之言,真令我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p>

“先生说得对!河北河南战事,事关天下。”</p>

“杨断不能置身于事外!”</p>

这场战事,张杨是必须要选一个站队的。</p>

帮曹刘打赢袁绍,还能混个从龙之功。</p>

要是打输了,那就彻底玩完。</p>

“……那李郯侯召我去徐州?”</p>

“李子玉乃智谋之士,杀人何须用刀?”</p>

“既然他召将军过去,将军又何必相疑?”</p>

董昭出声,好言开导张杨。</p>

“将军最好是只带十数轻骑过去。”</p>

“一来彰显将军诚意,二来轻骑走得过,莫要使郯侯等太久。”</p>

张杨从其言,即点了十数轻骑,随庞统一同奔赴下邳。</p>

一路上,张杨心中还是颇为忐忑的。</p>

之前在朝廷他曾见过李翊一面,不过也仅仅只是一面之缘。</p>

两人并未有过直接交流,也不知这位年轻的县侯好不好相处?</p>

早有人将张杨行踪报与李翊,李翊即亲自出城迎接。</p>

下令准备车乘帐幔,旌旗铠甲,务要鲜明。</p>

张杨人马遥望见李翊,暗叹,“不想郯侯如此礼遇于我!”</p>

庞统在侧,即道,“我且知会郯侯一声,将军稍后。”</p>

张杨谢过,道一声有劳。</p>

庞统即催马赶至李翊身前,备言其事。</p>

李翊应喏,命人赐黄金百两给张杨。</p>

张杨又惊又喜,又有些惶恐。</p>

不想自己刚到徐州,什么都还没做,就拿到了黄金。</p>

天下间竟真有如此美事耶?</p>

“久闻徐州殷富,今日一见,世人诚不欺我也。”</p>

张杨如此暗想,被李翊拉入城中。</p>

随后引见于徐州众官员,各叙旧情。</p>

然后才表明正事。</p>

“不瞒张将军,此次召你前来,是为了眭白兔之事。”</p>

眭固,字白兔。</p>

一个非常萌的名字。</p>

“哦?原来郯侯召我来是为了白兔啊!”</p>

张杨恍然大悟,如释重负。</p>

眭固是黑山贼出身,现在大伙儿明面上至少都是朝廷正员。</p>

肯定不能与逆贼为伍。</p>

好在张杨早已经与眭固等人切割,便暗自庆幸。</p>

“实话说,我召张将军来,是为了收服黑山部众。”</p>

要招安呐……?</p>

张杨皱着眉头,叹道,“此事却是难办。”</p>

“我知此事甚难,所以才找张将军你。”</p>

“眭固等人此前是你旧部,汝有把握令之归顺朝廷吗?”</p>

李翊刻意强调黑山军归顺的是朝廷,而不是曹操、刘备。</p>

还是那句话,政治是讲脸面的游戏。</p>

即便归顺朝廷,就等于是归顺曹刘。</p>

但李翊明面上的话不能这么说。</p>

“……唉。”张杨长叹一声,“实不欺瞒君侯,眭固等人虽为我旧部,然我却并未能力将之驾驭。”</p>

“若不然,也不至于使其重归冀州,复为贼寇。”</p>

“……那将军将之召来,可能办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

安之何处

抱歉,我也是皇帝!

映山时光

拜金樊胜美,孟宴臣偏要宠

希暖十月

崽崽三岁半,全皇朝跪求她登基

大鱼.

足球:国足开除,奖励远射必进卡

不正不

蛇君独宠,渣男全家还敢吃绝户?

第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