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曹操初战袁本初,关公威震白马津
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7章 曹操初战袁本初,关公威震白马津,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操初战袁本初,关公威震白马津
河北。</p>
却说袁绍闻青州战事不利,怒而收缴高览兵权,令张郃代之。</p>
一面又定下战策,先命颜良攻打白马,截断济水、濮水。</p>
以防兖、徐二州联系紧密,联合抗袁。</p>
这边颜良接到袁公命令,亲自领军攻打白马津。</p>
时东郡太守刘延,领兵镇守白马。</p>
颜良乃先登勇猛之将,一经接到命令,便对着白马猛攻。</p>
刘延据守不住,赶忙向颍川求援。</p>
一日连发三道求援书,只证前线战事紧急。</p>
曹操在颍川许县调度,尚未收到前线急报,倒是收到了另外两项急报。</p>
一则是吕布自汝南领兵北上,前往陈地,为国讨贼。</p>
曹操闻言,不禁骂道:</p>
“陈地并非战场。”</p>
“吾与袁绍交兵甚急,吕布若有心助河南,就该领兵去前线。”</p>
“反寇兵至陈地奈何,欲趁我交兵北袁之时,劫掠天子耶?”</p>
尚书令荀彧在旁侧谏道:</p>
“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并无胆识敢劫掠天子。”</p>
曹操又道:</p>
“那也不能放任其在陈地朝廷,万一有变,吾与玄德俱受其害也。”</p>
微微一顿,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叹,这吕布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p>
他们虽然是以天子名义,召吕布起兵的,但你怎么还真跑到天子那里去了?</p>
吕布该不会以为,我们召他来,是让他保护天子的吧?</p>
陈国在豫州,只要曹操、刘备在,其他人根本碰不到天子一根汗毛。</p>
“另一则文书是?”曹操接着问。</p>
“汝南有变!”</p>
当荀彧说出这个消息后,曹操又是为之一惊。</p>
“袁绍煽动刘辟反叛,汝南大量郡县起兵对抗朝廷。”</p>
与演义里刘辟为救刘备而死不同。</p>
刘辟历史上是汝南一支强大的黄巾军。</p>
因为袁绍、袁术都是出自汝南,所以对此地的影响力很强。</p>
袁术在时,汝南黄巾便跟着袁术混。</p>
袁术灭后,尽管隔着十万八千里,但袁绍依然能轻松煽动这里的渠帅叛乱。</p>
曹操眉宇间一川不平,蹙眉道:</p>
“汝南乃我河南大后方,若是生叛,必为大患。”</p>
汝南是天下第二大郡,人口远超百万。</p>
当地的黄巾贼仗着地形,隐于山中,剿灭起来极其困难。</p>
所以当初在瓜分袁术地盘时,李翊主张将汝南划给曹操、吕布。</p>
然而,不论是曹操亦或吕布,这几年都未能解决掉汝南的黄巾问题。</p>
不是不想,是费力不讨好,谁都不愿意去做。</p>
“……今正好命吕布领兵回汝南平叛。”</p>
“吕布壮士,善战无前,纵不能平,也能压制。”</p>
荀彧建议曹操道。</p>
曹操颔首,“此计最好,吕布若不能随我去前线,就该留在汝南。”</p>
曹操暗想,汝南这时候之所以能够掀起叛乱,估计也是趁着吕布领兵北上之际,钻了个空子。</p>
之前吕布在时,刘辟等人忌惮其武勇,倒还安分。</p>
不想吕布一走,袁绍再一煽风点火,整个汝南立马失控。</p>
“就照文若之言所办!”</p>
曹操即刻拟了书札,上书朝廷,备言汝南反叛之事。</p>
吕布本就是汝南太守,让他去平叛合情合理。</p>
“还有何事报我?”</p>
曹操见荀彧张了张口,欲言又止,便接着问。</p>
“……倒不是什么大事。”</p>
荀彧浅浅俯首,“只是听说祢衡已经死了。”</p>
“噫!怎么死的?”</p>
曹操闻言大喜,连忙追问。</p>
“因祢衡对江夏太守黄祖出言不逊,故而杀之。”</p>
原来,黄祖在艨艟舟船上宴请宾客。</p>
祢衡也在,黄祖便问祢衡说道:</p>
“我闻河南多奇士,君先去徐州,后又至颍川,此地有何人物?”</p>
祢衡回答说:</p>
“徐州孔文举,许县杨德祖,颇有才识。”</p>
“除此二人,别无人物。”</p>
黄祖便问,“似我何如?”</p>
祢衡答曰,“汝似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p>
黄祖闻言大怒,“汝以我为土木偶人耶?”</p>
于是命人将祢衡的头按住,自己用鞭杖抽他。</p>
直打得祢衡皮开肉绽,血肉横飞。</p>
祢衡乃天下名士,黄祖如此做,只是想当众折辱他。</p>
不想祢衡这人骨头硬的很,抵死不求饶,反倒不依不饶地骂道:</p>
“死锻锡公!死锻锡公!”</p>
黄祖暴跳如雷,即命人将祢衡绞死在船上。</p>
原来,黄祖早年间当过铁匠。</p>
祢衡此话,就是在揭黄祖的短儿。</p>
就类似于骂刘备织席贩履,曹操赘阉遗丑是一个道理。</p>
舟船上的宾客,皆厌恶祢衡。</p>
于是取出绳索,将祢衡活生生勒死在了船上。</p>
虽杀祢衡,黄祖却余怒未消,又命宾客轮番在其尸体上吐唾沫。</p>
祢衡好友黄射闻说消息,也来不及穿鞋,光着脚丫子便来船上救人。</p>
等黄射到时,祢衡已经淹没在了唾沫之中。</p>
黄射乃哭倒于地,问黄祖道:</p>
“横有异才,曹兖州及刘徐州皆不杀他。”</p>
“大人奈何杀之牙!”</p>
黄祖咬牙道:</p>
“此小儿骂汝父为死锻锡公,奈何不杀?”</p>
不过事后,黄祖也后悔了。</p>
在这个时代杀名士,后果是很严重的。</p>
要不然为什么刘备、曹操、刘表都不杀他?</p>
于是命人将祢衡尸首收了,安葬在了鹦鹉洲边。</p>
曹操听闻这个故事,知祢衡受害,鼓掌庆贺道:</p>
“腐儒舌剑,反自杀矣!”</p>
“此儿将吾与玄德皆骂了个遍,死不足惜。”</p>
“倒是刘表,我闻袁绍遣使去过荆州。”</p>
“而刘表至今仍未回复我河南,到底出不出兵襄助。”</p>
“若是放任刘表为患,恐不利于我与玄德征讨河北。”</p>
荀彧谏道:</p>
“刘表守户之犬耳,今袁绍未平,而欲用兵江汉。”</p>
“是犹舍心腹而顺手足也。”</p>
“待河北平定,再谈荆楚事宜,江汉可一扫而平矣。”</p>
曹操从其言,忽有人报颜良领兵攻打白马。</p>
东郡太守刘延据守不住,恳请曹公速速发兵救援。</p>
曹操一惊:</p>
“不想袁绍动作如此之快!”</p>
遂回首谓荀彧道:</p>
“白马乃黄河重镇,不可有失。”</p>
“按照吾与徐州的约定,可差人去请云长来,共解白马之围。”</p>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曹操还是决定亲自带兵北上去解白马之围。</p>
一方面是自己离得更近,一方面白马确实十分重要。</p>
刘备虽忙于青州战事,但仍然走水路,输送了不少粮秣器械过来。</p>
帮助曹操狠狠地回了口血。</p>
“文若为我守家,吾才能放心出征。”</p>
曹操留荀彧守颍川,自己则亲自领兵北上,前往白马解围。</p>
那边关羽也收到了曹操发来的求援文书,急与荀攸商议。</p>
荀攸是李翊专门留给关羽的。</p>
关羽打仗有时候容易上头,就需要一个类似于荀彧、荀攸这种处大事而不惊的谋士。</p>
“白马围之甚急,既是曹公求援,不可不救。”</p>
荀攸正色言道。</p>
关公从其言,即领了本部部曲,星夜赶往白马。</p>
约行了五六日,关羽与曹操本部军马汇合至一处。</p>
曹操爱慕关羽之才,早就想与其并肩作战。</p>
两军既然合兵一处,曹操即设下酒宴,以商讨解白马之围为由,邀关羽前来赴宴。</p>
酒席上摆满了酒菜,诸将士皆饿得急了。</p>
但关羽未至,诸将皆不敢动筷子。</p>
正在此时,外面报来:</p>
“关将军到!”</p>
曹操大喜,带文武出接。</p>
双方各自见礼,又问关羽:</p>
“云长向来准时,今日因为迟误?”</p>
关羽答道:</p>
“关某坐骑害病,马不长膘,又因贱躯颇重,马不能载,故而迟了。”</p>
曹操一听,转头看向其胯下马匹,果然瘦弱。</p>
关公既下马来,从马袋上取出块盐砖,放在马槽里,供马儿舔舐。</p>
又亲自为其煎服药物,供它服用。</p>
曹操见了,不禁脱口而出:</p>
“病马而已,交予圉官照看便好。”</p>
“将军千金之躯,何必待它如此?”</p>
关公正色道:</p>
“曹公此言差了,常言道,汗马之功,为将岂能忽视。”</p>
“此马随我征战多年,劳苦功高,今日害了病,知它年月无多。”</p>
“吾实不忍弃之,只留它在身边照看。”</p>
原来,关羽知道这马儿已经活不长了。</p>
但此马倒随主人家一样性烈,宁死也要死在战场上,不愿在马厩里养病。</p>
关羽怜其忠义,故仍旧骑乘它,带它上战场。</p>
曹操闻言,亦嗟叹不已。</p>
暗想云长待马尚且有情有义,况乎人耶?</p>
任我待他千般万好,只怕他都向着他的刘将军。</p>
今日也算共事一场,给他留个好印象也是极好的。</p>
乃对关羽说道:</p>
“将军!原来如此,想吾聚集天下良马。”</p>
“赠一匹于将军,可好?”</p>
那关公听闻此话,人立马直立起来,将袍袖一甩,对曹操一躬道:</p>
“谢曹公!”</p>
原来,这关公不爱金银财宝,不爱娇妻美妾。</p>
莫说曹操赠他,便是刘备赠他,关羽也顶多是分赐给下人。</p>
可若要赠他好马,那便能使他上阵杀敌更加利落,以报刘备的知遇之恩。</p>
此所谓,红粉送佳人,宝马赠英雄。</p>
于是曹操道一声:“列公请了。”</p>
便避席而去,亲自去马厩挑选好马了。</p>
叫来圉官儿,说是要选好马。</p>
那圉官喏喏领命,四处一望。</p>
无数马夫往来忙碌,有的喂草,有的喂水。</p>
于是命令马夫东带一匹,西牵一只,共选了十匹良马。</p>
颜色俱是不同,品相极好。</p>
这曹操也是汉末有名的相马能士,扫过诸马之后,只摇了摇头。</p>
“马虽好,却配不得云长英雄豪气。”</p>
思虑半晌,乃道:</p>
“可牵吾爪黄飞电来。”</p>
那圉官闻言一惊,跪拜道:</p>
“曹公,爪黄飞电乃世之名马,可遇不可求。”</p>
“今用之赠人,恐怕……”</p>
原来,曹操共有两匹绝世好马,一曰绝影,一曰爪黄飞电。</p>
众所周知,宛城爱情故事当中的一炮害三贤。</p>
三贤指的是,曹昂、典韦、绝影马。(bushi)</p>
自绝影马死后,爪黄飞电目前就是曹营中最优良的马匹。</p>
平日曹操自己都很少骑乘,营中更是有不少将军贪求。</p>
今曹操竟要无端将之赠给一员客将,怎能不令这养马官感到震惊?</p>
“宝马配英雄,无须多言,可速速取来。”</p>
曹操也有自己的考量。</p>
首先他骨子里是有浪漫主义文人气质的。</p>
见面就送超跑的行为,在他看来是很酷很帅的。</p>
其次,千金买马骨。</p>
曹操也希望通过这次赠马,吸引到更多的英雄豪杰。</p>
尤其将来河北之战打赢了,瓜分袁氏遗产时。</p>
刘备顶着帝室苗裔、袁氏姻亲的招牌,是比他曹操更好消化袁氏遗产的。</p>
曹操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买热搜,努力包装自己。</p>
那圉官不敢违命,将马带住,回复曹操:</p>
“曹公,马带来了!”</p>
曹操即亲自将马牵至关羽面前,问道:</p>
“云长,汝看眼前之马,可为良驹乎?”</p>
关公站定了,睁开凤目,左手撩须。</p>
“好马啊!好马……”</p>
关羽几乎是脱口而出,连声称赞。</p>
此马首尾一丈,地背八尺,面如侧砖。</p>
耳如削竹,眼如明珠,四蹄皆黄。</p>
当真生得高大威武,体态庄严。</p>
嘶声鸣叫,宛若拨开紫雾见群山。</p>
有诗赞道:</p>
蹄似披金爪似霜,身如闪电气如芒。</p>
嘶鸣犹胜狮龙吼,一骑腾飞武圣旁。</p>
关羽忍不住再次高呼:</p>
“好马!好马!”</p>
关羽对此良驹当真是称心满意,将袍袖一拎,对曹操拜道:</p>
“谢曹公!”</p>
曹操见关羽对一匹马竟如此上心,心中也颇感唏嘘。</p>
此马儿虽然宝贵,但对曹操而言,也并非是不舍之物。</p>
“一驹而已,何必言谢!”</p>
曹操伸手将关羽托起,心中五味杂陈不是滋味儿。</p>
乃复请关羽入席,商议解白马之围一事。</p>
关羽既得了好马,欲要试脚力,立功心切,当即请命道:</p>
“关某愿提本部劲旅,前往白马,退颜良之兵。”</p>
曹操抚须笑道:</p>
“云长将军虽英勇可嘉,然颜良乃河北名将,所部又多为袁军劲旅。”</p>
“未可轻视,此事尚需从长计较。”</p>
关羽凝眸问:</p>
“莫非曹公小觑关某耶?”</p>
那边荀攸在一旁劝道:</p>
“关将军,曹司空说得对,白马之围,可从长计较。”</p>
“不该如此轻率。”</p>
见自家人都这么说了,关羽请战情绪这才稍有平静。</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