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5章 建安三神医独占其二,老刘这福气能,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建安三神医独占其二,老刘这福气能小?

却说众人正苦于营中并无外科医治能手,随刘备一道来前线的张仲景却忽然提到了,中牟县处有一外科神医。</p>

此人寻医问诊,无偿替他人治病,在左近县乡颇有民望。</p>

曹操闻言,喜道:</p>

“中牟县离此处不远,我差人前去请来。”</p>

张仲景却道:</p>

“此人既无偿与人治病,想是个有风骨的长者。”</p>

“若以强权取之,恐弄巧成拙。”</p>

曹操一愣,难不成还要他亲自去请吗?</p>

一个小小的医者,好大的架子。</p>

李翊见此,便道:</p>

“不妨便有翊去罢,反正现在无事,中牟又离此地不远。”</p>

“闲着也是闲着,某去去便回,”</p>

刘备闻言,亦忍不住笑道:</p>

“不过一方士耳,先生亲自去请,未必太过抬举此人。”</p>

即使是求贤若渴的刘备,他也觉得李翊没必要亲自去请这位医者。</p>

作为方技,医术是很不受本时代人待见的。</p>

但李翊却明白,很多时候,一个好的医者,胜过十万雄兵。</p>

“……无妨,眼下战事愈发频繁,军中伤者日益增多。”</p>

“若能请来一位医术高明的长者,于军人亦是好事。”</p>

之前在徐州时,由于李翊重视医学发展,他重用张仲景,培养了大量的医者。</p>

这些医者都被用到了战场中来,可饶是如此,仍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p>

因为一名伤者,很多时候需要医者长时间照料。</p>

可除非是上层军官,不然哪个士兵能有如此厚遇?</p>

李翊也并非医学专业的,所以对本时代的神医他非常尊敬。</p>

只要是在医学上有所建树的,李翊都会为他提供高薪,还有好的工作环境。</p>

不为别的,只盼他能够安心钻研医术,推动医学的发展。</p>

刘备见李翊执意要去,也不拦着,反正袁绍现在也还没打过来。</p>

接下来一段时间估计也不会来,两边目前已处于拉锯战模式了。</p>

“既然先生执意要去,我遣仲康与你同去。”</p>

许褚乃刘备亲卫,平日并不离左右。</p>

刘备却并不希望李翊发生意外,故命许褚领了十余名虎卫,随李翊同去中牟县。</p>

许褚领命,来到李翊身前,李翊观许褚眼色似欲有话说。</p>

他知道许褚这人性格谨慎,不说多余的话,不做多余的事。</p>

眼见许褚心中藏事却并不开口,李翊便知此事必定不是关系到徐州阵营的,但肯定影响不小。</p>

遂出声询问道:</p>

“……我观仲康似有心事?”</p>

许褚一怔,旋即轻轻点了点头。</p>

“我知此事必不关乎我徐州,然仲康既是欲言又止,不妨说来我听。”</p>

“若果真是要紧大事,翊自会处理。”</p>

许褚颔首,这种事情确实交给李翊来办最为妥当。</p>

遂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p>

“禀君侯,适才在席间,某观曹司空身边有一护卫。”</p>

“神色紧促,似有行刺之状。”</p>

哦?</p>

李翊眉梢一挑,正色问,“此事非同小可,仲康可能确定否?”</p>

许褚“嗯”了一声,他为人也是实诚。</p>

说曹操身边有人心怀不轨,但若让他拿出证据来,他也没有。</p>

既无证据,也无理由。</p>

就是凭感觉。</p>

这种凭感觉决定的事,若放在旁人身上,必然不信。</p>

但若是许褚,李翊却愿意相信他。</p>

毕竟许褚作为外姓内臣,能在曹操身边待了二三十年不犯错。</p>

你说这样的人不心细,能得到曹操的喜爱么?</p>

许褚做事有分寸感,许多名人文官都不见得有他成熟老练。</p>

单凭这一点,一向做事严谨的李翊,决定破例带许褚去找曹操论及此事。</p>

如今河南、河北大战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曹操作为东道主,可不能出事儿。</p>

“李郯侯来此,有何见教?”</p>

曹操见李翊突然来找自己,便出声询问。</p>

“有要紧之事与曹公相商,还请屏退左右。”</p>

时有曹仁在侧护卫,听闻此言,果断回绝道:</p>

“四下皆是信得过的,李郯侯有事直说便是。”</p>

“带这么多人来,意欲何为?”</p>

曹仁面露警惕之色,虽未明言,但很明显是在暗指李翊可能对曹操图谋不轨。</p>

尤其李翊身边还跟了一体壮如牛的巨汉,这叫他如何放心?</p>

曹仁话甫方落,已撩衣护在曹操身前,手掌按住剑柄,瞋目而视。</p>

曹操大怒,一把推开曹仁,叱道:</p>

“胡说些什么!”</p>

“李子玉岂是害人者耶?”</p>

曹操相信李翊的人品,就算他多奇谋,那也一定是用阳谋,不会用阴谋等下三滥的手段。</p>

况以李翊之格局气量,岂会在中原大战未分胜负之前,做出如此愚举?</p>

曹仁被曹操劈头盖脸数落一顿,悻悻而退。</p>

曹操乃对李翊说道:</p>

“眼下只你我三人,四下更无六耳,先生有什么话便请直说罢!”</p>

李翊便道:</p>

“曹公身边护卫当中,似有图谋不轨之徒。”</p>

曹操闻言大惊,但还是强作镇定,问:</p>

“君所言当真,非戏言乎?”</p>

李翊挑眉正色答,“人命关天之事,安敢戏言?”</p>

曹操见李翊信誓旦旦,震惊之余,又不免被惊出一身冷汗。</p>

要知道,身边的护卫都是他最信赖的人,曹操怀疑谁都没有怀疑过他们。</p>

若这些人当真想要行刺自己,那他还搞不好真会死在这些刺客手里。</p>

曹操越想越是后怕,遂追问道:</p>

“不知先生所言之人是谁?”</p>

李翊便让许褚将他怀疑那人的外貌,描述给曹操听。</p>

曹操一边听一边点头,旋即惊呼道:</p>

“莫非是徐他!?”</p>

徐他是何许人也?</p>

史书上说是,“常从士,常随从在左右者也。”</p>

常从士就是经常跟在身边的士兵,也就是警卫团的士兵。</p>

连这样的人都被策反了,可见袁绍及河北的间谍系统有多强大。</p>

因为大家都知道,亲信之人下手才有更高的成功率。</p>

你说对吧吕布?</p>

曹操此刻,已经出汗如浆,如芒在背了。</p>

竟好似还有些不敢相信,喃喃自语道:</p>

“……不可能,不可能。”</p>

“徐他乃典韦旧部,随我多年,怎会叛我,欲行不轨之事?”</p>

许是看在典韦的面子上,曹操对典韦的旧部是很好的。</p>

因为这算是间接弥补自己的过错。</p>

但令曹操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真心再次换来绝情。</p>

上一次还是陈宫、张邈联合掀起兖州叛乱。</p>

“典韦对曹公忠心耿耿,曹公难道能保证其手下人亦忠心耿耿吗?”</p>

“翊斗胆猜测,真是因为典韦战死,故徐他认为跟在曹公身边并无出头之日。”</p>

“遂起了歪心思,欲借曹公之头,献礼于袁绍。”</p>

李翊有条不紊地为曹操分析道。</p>

“之所以迟迟未曾动手,乃是因为还未找到合适的机会。”</p>

“然曹公仍旧不可不慎,不可不防。”</p>

好在曹操这个人生性多疑谨慎,所以徐他等人一直没找着机会下手。</p>

历史上的徐他,还是专门趁许褚放假的时候才敢下手。</p>

好在许褚这人天生牛马命,一休息就觉得心里不踏实,所以刚走就马上回去了。</p>

正撞着徐他等人。</p>

值得一提的是,许褚撞着徐他时,徐他等人还没下手,只是惊讶于许褚回来的快。</p>

然许褚却察觉到徐他等人有问题,所以直接全给剁了。</p>

等于说,许褚是在没有拿到确凿证据的前提下,就果断宰了徐他等人。</p>

这一件事,也能体现许褚的敏锐果敢,有智慧。</p>

曹操沉吟半晌,终于接受了现实。</p>

“……多谢先生专程前来相告。”</p>

又转向许褚,拱手谢道:</p>

“……也多谢这位壮士为曹某揪出内奸。”</p>

言讫,不免又暗自叹了口气。</p>

他想,若是典韦未死,也该似这位壮汉一般为自己揪出内奸。</p>

听说这个叫许褚的是沛国谯县人,还是自己的老乡,竟投了刘备。</p>

……唉,好处总叫刘备拿了去。</p>

曹操感慨之余,又对李翊说道:</p>

“此事,曹某已经明晰了。”</p>

“就请先生去往中牟,无须多操心这里的事。”</p>

“曹某自有手段,收拾内奸。”</p>

李翊点了点头,曹操的能力自是不用多说。</p>

既然提醒了一句,剩下便交给老曹自行处理就可以了。</p>

他要是再啰嗦两句,都属于在侮辱曹操的智商了。</p>

随后,李翊辞别曹操,带着许褚往中牟赶去了。</p>

方出大营,有一骑自后背赶上。</p>

“先生慢行!”</p>

李翊回首视之,乃张飞也。</p>

青州李翊留了赵云、田豫、王脩在守。</p>

剩下如张飞、陈到等猛将,都一并带到了官渡前线来作战。</p>

“益德来此何为?”李翊问。</p>

“……嘿嘿。”</p>

张飞骑一匹乌云马,笑道:</p>

“俺闻先生要去中牟,听说那里的酒水甚是甘甜。”</p>

“俺一想着,肚里的酒虫都要被勾出来了。”</p>

李翊无奈一笑,道:</p>

“益德莫非忘了主公之教诲?”</p>

“今战事未定,却饮酒误事,叫主公知道了,须得罚你。”</p>

张飞嘿地一笑:</p>

“您甭吓唬俺,俺知您心疼俺。”</p>

“您必不忍心见俺整日待在营中,喝清水去。”</p>

哈哈哈……</p>

李翊被张飞这话逗乐了,便道:</p>

“……罢罢罢,吾此去中牟,为你捎上两坛。”</p>

“这总行了吧?”</p>

张飞却挥了挥手,道:</p>

“先生才略远胜于俺,却非懂酒之人。”</p>

“欲选好酒,须得俺亲往才是。”</p>

话落,心中却在暗自嘀咕,</p>

莫非非要俺说,俺其实是想跟先生待一起,先生才肯带我同去吗?</p>

李翊见张飞执意要去,便将他一并带上。</p>

反正现在没打仗,张飞在军营里也是闲不住的。</p>

于是,三人领了十来名轻骑,很快赶到了中牟县。</p>

大路上,有不少男女老幼,相互扶持,沿路南行。</p>

这些人,衣衫破烂,身材瘦弱。</p>

脸色更是苍白无力,一路下来,不知遭了多少罪,受了多少苦。</p>

张飞挠挠头,诧异道:</p>

“怪哉,此处离前线战场甚远。”</p>

“战端虽起,却也不该波及到这里来。”</p>

“如何能有这般多的人流离失所?”</p>

李翊叹口气:</p>

“战端一开,哪有百姓是能够幸免于难的?”</p>

只要战争开始,那么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便海了去了。</p>

这些东西无一不是从底层人民中获取。</p>

每一次的对外征战,除了军需用品和士兵,作为战备所需而征调的平民更是数不胜数。</p>

统治阶级可不会管底层的百姓还拿不拿的出来士兵和钱粮,只要有需要,就会一昧的强制索取。</p>

要不然怎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呢。</p>

即便战争没有发生在你的家乡,就不代表你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p>

尤其是这种举国动员的大规模战事。</p>

张飞似懂非懂,但见李翊面露哀色,遂问道:</p>

“先生既如此心疼这些民众,将我等带来的干粮分与其如何?”</p>

李翊却摇了摇头,拒绝道:</p>

“人各有命,任其自去。”</p>

“哦?”张飞眉梢一挑,笑道,“这倒不似先生往日的作风。”</p>

李翊却正色言道:</p>

“不然,李某前后行事,向来始终如一。”</p>

目光又看向迁徙的民众,接着道:</p>

“救得一二之民算得了什么?”</p>

“《中庸》云,君子素其位而行。”</p>

“救济几个小民岂是吾辈该做的?”</p>

“大丈夫要救,就救千民、万民。”</p>

“挽江山于既倒,救苍生于水火。”</p>

说到这儿,李翊想起了自己刚来时,曾许下一个诺言。</p>

我来之前,泗水为之断流。</p>

我来之后,泗水仍为之断流,那我岂不白来了吗?</p>

如今,李翊已经实现了这个诺言。</p>

徐州在他的努力下,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机。</p>

现在,该向着一个更宏伟,更远大的目标前进了。</p>

至县中时,李翊差人打听那名无偿为人治病的神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

安之何处

抱歉,我也是皇帝!

映山时光

拜金樊胜美,孟宴臣偏要宠

希暖十月

崽崽三岁半,全皇朝跪求她登基

大鱼.

足球:国足开除,奖励远射必进卡

不正不

蛇君独宠,渣男全家还敢吃绝户?

第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