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1章 刘备一则先生,二则先生,昔桓公呼,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备一则先生,二则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

却说孙权领兵攻打庐江刘勋,半月不下。</p>

人报周瑜有军机要务求见,孙权欣然召之。</p>

“公瑾在鄱阳练水军,因何得以来庐江?”</p>

孙权少年登位,此时非常的谦卑下士,周瑜一到便将之请上座。</p>

周瑜亦不拐弯抹角,直言道:</p>

“主公知东吴之利害否?”</p>

孙权大惊,忙道:</p>

“未知也,公瑾为何如此说话?”</p>

“今荆州困于张羡之乱,故我等得以报父兄之仇为由,攻伐庐江。”</p>

“然庐江之地地处淮南,不可不慎。”</p>

孙权一怔,顿时明白了周瑜的意思。</p>

淮南是曹刘的势力范围,咱现在攻打庐江,等于是在鸡蛋上跳舞。</p>

“窃闻曹刘与袁绍相持于官渡,难分胜负。”</p>

“今不趁早夺取庐江,待胜负决出,更难作为。”</p>

孙权发表了自己的意见。</p>

周瑜却摇了摇头,正色说道:</p>

“今虽是河北强,河南弱,然此二地皆非我等所能相抗的。”</p>

“公之大敌为何?荆州刘景升也!”</p>

周瑜的意思,就是劝孙权一定要分清楚主次关系。</p>

河南比河北弱是不假,但也是远远强于孙吴的。</p>

如今是两雄争霸,孙氏哪边都得罪不起。</p>

所以对外方针,一定是要全力对付荆州刘表。</p>

然后积极示好河南朝廷,以换取孙吴攻打荆州的默许。</p>

不论是周瑜亦或陆逊,都主张交好河南,然后全力对付刘表。</p>

为何?</p>

首先刘表与孙氏有仇,攻之有名。</p>

其次,刘表的个人能力远不如曹操、刘备,好对付。</p>

最后,荆州富庶,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p>

别看孙氏手中仍有周瑜、吕岱、程普等优秀人才,但他们手里拿的全是烂地。</p>

单就从国力上讲,整个孙氏的地盘加在一起,都比不上张鲁的汉中。</p>

所以摆在孙氏面前只有两条路可以走。</p>

要么贯彻孙策的方针,快速打出去,抢夺富裕的地盘。</p>

要么就慢慢开发吴郡、会稽等瘴地。</p>

当然,历史上孙权确实把吴地开发的很好,但也足足了几十年的时间。</p>

就汉末这群雄兼并,越打越强的趋势,谁等得起几十年?</p>

“依照公瑾的意思,当如何?”孙权问。</p>

周瑜不假思索答:</p>

“即刻上表朝廷,遣使向朝廷纳贡,以求册封。”</p>

“令兄在时,便得到了朝廷的册封,今两雄相持于官渡,我东吴不能不作表态。”</p>

“诚如是,曹刘必以得主公为喜,从而默许我等攻取庐江、乃至荆州之地。”</p>

……嗯。</p>

孙权点了点头,从善如流:</p>

“既如此,吾遣吾弟孙翊亲往陈地纳贡,以彰诚意。”</p>

言讫,即召孙翊来帐,备言此事。</p>

孙翊性格严厉暴躁,喜怒尽显于色。</p>

听罢,当即表达自己的不满:</p>

“遣使纳贡,只须令一长者前往陈地便好。”</p>

“何须小弟亲往?”</p>

孙权则十分严肃地说道:</p>

“今曹司空、刘将军为国讨贼,正缺盟友。”</p>

“吾弟亲往,以彰吾之诚意,使曹公、刘公不疑我。”</p>

“弟已举孝廉,今去陈地,可留在朝廷为官。”</p>

孙翊闻言大惊,留在朝廷为官是什么意思?</p>

不就是让自己在河南当人质吗?</p>

“想自兄继业以来,小弟精心侍奉,并未有过。”</p>

“然权兄此为何也?”</p>

孙翊当即把自己的不满表达出来。</p>

孙权面色一沉,板着个脸,怒目嗔道:</p>

“今吾为家主,汝敢不听吾命耶?”</p>

言讫,左右刀斧手齐齐拔剑。</p>

孙翊一惊,大感惶恐。</p>

这是孙权北部数县的瘴地。</p>

而荆州刘表比之历史上,却没有多少削弱。</p>

如不出意外,刘表与他的荆州马上就将迎来自己的“巅峰期”。</p>

仅是出于这一点,李翊都得支持孙吴去削弱刘表实力。</p>

以为将来南下做准备。</p>

因为如果真的南下,荆州绝对是比吴地更难打的存在。</p>

除非你慢慢熬,熬到刘表死,然后解体。</p>

但李翊可不想再等八年时间,他巴不得天下早归一统。</p>

曹操、刘备从其言。</p>

即上表朝廷,奏请封孙权为讨虏将军,命其继承其兄孙策之吴侯爵位。</p>

至于荆州来使,则暂不接见。</p>

之后,依旧与袁绍相持。</p>

就这样,又相持了三个月的时间。</p>

这时候,曹操、刘备从南方得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消息。</p>

——刘表成功平定了荆南叛乱!</p>

“竟如此神速?”</p>

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待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感到十分震惊。</p>

因为张羡开始足足煽动了荆南四郡的叛乱,哪里是能够轻易平定的?</p>

并且最开始的消息,还是刘表遣兵围长沙,久攻不下。</p>

怎么突然间就一下全给平了?</p>

再一追问才知道,原来是张羡突然病死了。</p>

张羡一死,荆南之众群龙无首。</p>

于是刘表趁势席卷荆南,广开土地。</p>

一举收复了零陵、桂阳,北据汉川,并不费吹灰之力将荆南部众收编。</p>

真正坐到了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p>

而由于刘表这次大胜,壮大了荆州的声望。</p>

兼之中原又在打仗,所以许多从关西、关中,以及北方来学者,都跑去了荆州避难。</p>

刘表对这些学者予以安抚赈赡,又派兵肃清了荆州境内的盗贼。</p>

这更加使得荆州成了汉末的乐土。</p>

万里肃清,群民悦服。</p>

刘表也正式进入了自己最巅峰的时候。</p>

待看完书信之后,曹操、刘备几乎异口同声地感慨:</p>

“刘景升竟如此好命!”</p>

一面又庆幸,当初采纳了李翊扶吴抑荆的政策。</p>

若不然,刘表在南方就真的无敌了。</p>

之前说过,刘表的对天下形势的判断有误。</p>

即他认为自己一直苟下去,就能笑到最后。</p>

但刘表本人是经历过一次“越打越强”的理念冲洗的。</p>

就是这次平定荆南。</p>

刘表在收复荆南四郡后,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疆域,更是不费吹灰之力收编了荆南的部众。</p>

如果刘表能及时反应过来,改变他的观念,那他与他的荆州绝对会取代孙吴,成为南方的霸主。</p>

刘表的壮大,对曹刘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p>

毕竟谁也不希望屁股后面,凭空多出来一个强敌。</p>

但好在当初采纳了李翊的战略方针,在荆州的东面,给刘表扶植了一个树敌。</p>

孙权在得到朝廷册封,有了曹刘的默许之后,大胆放心的攻打庐江。</p>

最后成功将庐江刘勋赶走。</p>

于是,孙权将庐江南部,豫章北部这两个扼守荆、扬要道的土地连接在了一起。</p>

正式对荆州形成了战略威胁。</p>

同时,另外一个好消息传来。</p>

交州牧张津本就与刘表关系不和,见尤其是荆南四郡。</p>

起初刘表对此地控制力不强,故张津也有意染指。</p>

现今见刘表尽收荆南之地,大感不忿,于是兴兵犯境。</p>

想要趁着刘表未将荆南牢牢掌控之前,以武力夺取过来。</p>

等于说,刘表方平定一场战事,又起了一场与交州的战事。</p>

对北方事务,依旧无暇顾及。</p>

……</p>

这日,夜晚,大营内。</p>

李翊背着一只手,另一只手按了按眉心。</p>

见皎月当空,不觉略微舒缓了心神。</p>

“吁!”</p>

一匹快骑飞马落下,下来之人乃徐晃也。</p>

“……大都督!”</p>

徐晃走至李翊身后,朝他后背拱了拱手。</p>

“如何?”</p>

李翊也不转身,只是澹澹地询问军务。</p>

“末将奉大都督之命,率轻骑去袭扰袁军粮道。”</p>

徐晃沉声回答。</p>

由于现在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相持阶段,双方比的就是谁的资源多。</p>

袁军虽然粮多,但补给线拉的很长。</p>

一旦将它的补给线切断,袁军便会陷入大麻烦。</p>

“适才末将于半道见,抓住一名袁军细作,待问明才知。”</p>

“袁军大将韩猛,奉命押送粮草,足有数千车之多。”</p>

“如不出意外,明早便行。”</p>

李翊闻言大喜:</p>

“韩猛徒有匹夫之勇耳,今遣轻骑袭扰,于半路击之。”</p>

“断其粮草,则袁军必乱。”</p>

这段时间,李翊一直在派遣轻骑捕捉袁军的运粮部队。</p>

其实仗打来打去,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永远都是断绝对方的粮道。</p>

粮食掐断,则寸步难行。</p>

“末将愿往!”</p>

徐晃主动请缨。</p>

“莫急,待我知会主公一声。”</p>

李翊起身前往见刘备,而刘备此刻并不在此处。</p>

他正在曹操大营里商议军务。</p>

曹操在营内,焦头烂额,神色慌张,对刘备说道:</p>

“……玄德,目今战事已相持百日,河南百姓苦不堪言。”</p>

“今日奏报,又有一处民众,逃亡河北,投靠袁绍。”</p>

“这般下去,曹某只能先退了。”</p>

战端一开,受苦的永远是老百姓。</p>

而官渡之战的爆发,尤以曹操治下百姓最惨。</p>

因为仗是曹操的领地打的,这就导致曹操领地境内的百姓没办法从事正常的生产劳动。</p>

同时,他们还得时不时被拉去补充兵源,或者充当民夫。</p>

如果只是忍一忍还好,可问题是战事已经持续一百多天了。</p>

当地百姓困苦不堪,不少人都背叛了曹军,以响应袁军。</p>

豫州的失控,本就已经令曹操头皮发麻。</p>

而更糟糕的是,曹操手下的士兵也有点打不下去了。</p>

毕竟,仗如果是越大越赢,那他们怎么都能忍一忍。</p>

但战事一眼望不到头,将士们背井离乡,近半年见不着父母妻儿。</p>

孤独的情绪在军人心中蔓延。</p>

同时,前线恶劣的生存环境,也让士兵们过得苦不堪言。</p>

今日曹洪又杀了三名逃兵,才暂时将军心稳住。</p>

但曹操已经意识到,再不跟袁绍打决战,那他就只能撤军了。</p>

“玄德公手中尚有多少人马?”曹操焦急地问。</p>

“还有万人。”刘备答。</p>

“听闻玄德自幽州公孙氏处,得了五千幽州铁骑,未闻确有此事否?”</p>

“确有此事。”</p>

刘备阖了阖双眸,大方承认。“善!”</p>

曹操大喜过望,按住刘备的肩膀,一本正经地说道:</p>

“曹某在前线亦有一万人,算上李子玉从青州带回来的一万人。”</p>

“我等亦能在前线投入三万五千人众!”</p>

“袁军虽然数倍于我军,但兵将不如我河南果劲。”</p>

“我等所虑者,无非是河北骑兵难敌。”</p>

“今玄德既有五千幽州铁骑,可速速调来,与袁绍决战!”</p>

饶是刘备久历战事,但当听到曹操的这个决定,还是震惊不已。</p>

“曹公现在便想与袁绍决战?”</p>

“……嗯,不能再拖了。”</p>

曹操点了点头,一脸认真地说道:</p>

“今军民皆厌战不已,若再继续拖延,莫说民众皆反。”</p>

“恐我军中亦要生变!”</p>

刘备支开曹操的双手,摇了摇头:</p>

“我家先生说了,现在不是与袁军决战的最佳时机。”</p>

“况袁军势大,我军战力再强,也未到可以以一当十袁兵的地步。”</p>

“还是再忍一忍为好。”</p>

曹操顿时急了,罕见的暴怒,嘶吼道:</p>

“再拖下去,我之军民必然生变!”</p>

“战事未打在汝徐州,汝自然不在乎。”</p>

曹操生气也并非无缘无故,毕竟主战场在他的地盘。</p>

基础设施的破坏、生产力的脱节、农事的停止、人丁的损耗,全都得由曹操承担。</p>

如果继续拖下去,就算打赢了官渡之战,也会透支完曹操的实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

安之何处

抱歉,我也是皇帝!

映山时光

拜金樊胜美,孟宴臣偏要宠

希暖十月

崽崽三岁半,全皇朝跪求她登基

大鱼.

足球:国足开除,奖励远射必进卡

不正不

蛇君独宠,渣男全家还敢吃绝户?

第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