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7章 刘备:丞相是寡人之萧何,却不须为,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吾去岁在江南,辽东之变,实有未知。”</p>

虽然不知道辽东发生了什么,但是一准没有好事。</p>

只是没想到,自己在河北那么几年都不曾出事儿。</p>

怎么偏偏到了自己去荆州的时候,就出事了呢?</p>

刘备蹙起眉头乃道:</p>

“高句骊人一举袭取了玄菟郡,玄菟守将王雄战死。”</p>

“玄菟之民,被烧杀劫掠一空。”</p>

嘶……</p>

李翊倒吸一口凉气,沉声,“竟有此事。”</p>

于是站起身来,谓刘备道:</p>

“请大王勿忧,待翊回到河北之后。”</p>

“定当点齐河北之众,征伐高句骊。”</p>

“直捣其丸都,一举荡平其国!”</p>

刘备一挥手,止之曰:</p>

“李相勿忧,近日平州牧吕布已经向寡人上书。”</p>

“声称其已在长白山大破高句骊之军,收复了玄菟郡。”</p>

“高句骊人有此一败,应当不敢再轻易复进。”</p>

微微一顿,又冲着李翊一笑。</p>

“说来,长白山一战,多赖李相设置北戍校尉。”</p>

“张绣才能及时赶到,与吕布合力,大破高句骊。”</p>

“……否则,辽东必失。”</p>

李翊心想,他已经在幽州搞了经济特区。</p>

北方鲜卑人、乌桓人基本上是与汉人和平共处的。</p>

怎奈这高句骊人如此的不安分。</p>

若非自己在辽东做足了准备工作,否则这十多年的声价便被这蛮夷给挫去了。</p>

李翊一时越想越气,站起身来,一指辽东地图,向刘备谏道:</p>

“高句骊人狂悖无礼,不慕王化。”</p>

“臣欲回河北,点兵三万。”</p>

“捣其丸都,永绝后患!”</p>

刘备却摇了摇头,拒绝了李翊的请战请求。</p>

“目今奉先已破其军,斩其大将。”</p>

“此等蛮夷,惩之即可,何必倾河北之物力,以灭其国?”</p>

“昔日光武弃西域,非不能取,实得不偿失。”</p>

“今若远征,恐劳师糜饷,反误荆州大计。”</p>

李翊沉吟道:</p>

“可若边患不除……”</p>

刘备笑道:</p>

“辽东有奉先镇守,断使胡马不能南度。”</p>

“况燕代还有国让、子经在,断无有失。”</p>

“丞相只管管好河北之地,勿忧幽辽之事。”</p>

“如今孔明在荆,方与孙权周旋。”</p>

“吾等当如高祖经营关中,先固根本,再思外患。”</p>

李翊乃不再坚持,遂罢征辽之议。</p>

中间刘备又提了一嘴,你相府上的辛毗已经被自己派去到沛国当沛相了。</p>

李翊表示,那是他的荣幸不过。</p>

正说之时,忽有一使到。</p>

来自荆州,是诸葛亮派来的。</p>

使者将书信奉给刘备,刘备览之。</p>

其书略曰:</p>

——“臣亮顿首再拜大王麾下:</p>

“近者益州别驾张松,持西川地理图本,假称朝贡,实欲择主而事。”</p>

“此人虽身材短小,然胸藏锦绣。”</p>

“松每过州县,必暗记关隘险要,实乃西川活地图也。”</p>

“昔高祖入关,得萧何收秦图籍。”</p>

“今大王若得松助,譬如夜行得炬。</p>

“乞大王亲迎于郊,以厚相待。”</p>

“尤需防其转投曹操。”</p>

“闻曹贼近日密遣使结好韩遂,汉中张鲁已生惧心。”</p>

“若使其再得西川之助,其势难制。”</p>

“书至之日,松当已近徐州。”</p>

“愿大王效周公吐哺之诚,勿以貌取人。”</p>

“西川能否入囊,尽在此举矣!”</p>

“亮再拜顿首,建安十一年冬。”</p>

……</p>

看完这封书信后,刘备乃顾谓左右人道:</p>

“这张松是何许人也?”</p>

“孔明在信中劝寡人重视此人。”</p>

“而寡人却只知此人是蜀中人物,其余之事,一无所知。”</p>

时太傅鲁肃在侧,当即为刘备科普说道:</p>

“禀大王,这张松字子乔,乃是益州刘季玉之别驾。”</p>

没错,历史上张松是字子乔,而不是演义里的永年。</p>

永年其实是另一位蜀中名臣彭羕的字号。</p>

“此人出身于蜀郡大族,见识过人,精明果断,颇有才干。”</p>

“其常以为刘璋暗弱,不足与有为,故常窃叹息。”</p>

“在下以为,孔明在信中盛赞此人,必是其有助大王取西川。”</p>

“愿大王厚之。”</p>

嗯……</p>

刘备一颔首,又看向李翊道:</p>

“丞相如何看待此事?”</p>

李翊不假思索答:</p>

“翊与孔明、子敬之意相同,张松乃是益州别驾。”</p>

“且不论其来此何为,于情于理,都应当厚待之。”</p>

“否则,有失大国威仪。”</p>

“况天下之地,大王已得十之六七。”</p>

“蜀地多险,若得张松襄助,则大有裨益。”</p>

“今其来此,正好大结蜀人之心。”</p>

刘备然其言,又问张松走到何处了。</p>

人答刚入境徐州不久。</p>

刘备沉吟半晌,乃道:</p>

“先教其至驿馆处歇息,寡人亲自去迎。”</p>

众人从其言,各自依言做了。</p>

次日,一大早。</p>

早膳毕,刘备便携众官去往界边。</p>

行不到三五里路,只见一簇人马到。</p>

正是张松为首的西川人众。</p>

刘备没想到半途便叫他给遇着了,于是先遣曹豹,驱马上前通报。</p>

曹豹领命,飞马上前,大呼:</p>

“来者可是益州张别驾?”</p>

张松应声答,“正是!”</p>

曹豹则答:</p>

“吾乃下邳太守曹豹,奉齐王之名,特来此迎接别驾。”</p>

张松便问,齐王在哪里。</p>

曹豹以鞭指曰,“那里便是。”</p>

张松乃下马,上前去见礼。</p>

刘备见曹豹把张松唤来了,当即也下马等候。</p>

张松见刘备提前下了马,乃加快速度,快步趋至刘备身前,慌忙行礼道:</p>

“益州别驾张松,见过齐王千岁!”</p>

刘备观张松形貌,果然是身材短小,仪态不佳。</p>

不过矮归矮,但张松本人其实长得不丑。</p>

他只是单纯长得矮,至于相貌最多算普通,不帅也不丑。</p>

理由就是他的亲哥哥张肃,相貌是,“有威仪,容貌甚伟”。</p>

亲哥哥是妥妥的大帅哥,当弟弟的自然也不至于丑陋不堪。</p>

包括史书上也只说了张松是单纯短小,却并未说他长得丑。</p>

古代只要是长得丑的,或长得帅的。</p>

这种容貌非常有特点的,史书上都会专门提一句。</p>

既然没提,足见张松就是单纯长得矮。</p>

不过身材矮小,在士人圈子里面依然是受到鄙视的。</p>

常言道,</p>

女生是一白遮百丑,男生是一高遮百丑。</p>

你这一矮,五官再端正也显得丑了。</p>

其实曹操、刘备都是颜控。</p>

但这不能怪他们。</p>

因为不论是物还是人,喜欢美那是人的天性使然。</p>

如果不是李翊、诸葛亮等人提前给刘备打了预防针。</p>

刘备一想到自己兴师动众,专程早早地在这里等候,最后等来的是这么一个玩意儿。</p>

心里早就骂娘了。</p>

好在心里早有准备,刘备乃谓张松说道:</p>

“寡人久闻大夫高名,如雷灌耳。”</p>

“恨云山遥远,不得听教。”</p>

“今闻别驾将出使我齐国,专此相接。”</p>

“倘蒙不弃,到鄙国暂歇片时,以叙渴仰之思,实为万幸!”</p>

张松大喜,早就听闻刘备宽仁好客。</p>

万没想到他们君臣都是如此。</p>

诸葛亮还好,而刘备可是堂堂齐王啊!</p>

他完全有资格向自己甩脸色。</p>

可他不但没有,还出城迎接,礼遇备至!</p>

别的不说,这要是回到蜀地了,岂不是倍儿有面子?</p>

张松连连谢过刘备厚恩,上马并辔一齐入城。</p>

至王宫内各各叙礼,分宾主依次而坐,设宴款待。</p>

饮酒间,刘备一如诸葛亮那般,只说闲话,并不提起西川之事。</p>

诸葛亮不提,张松也懒得问。</p>

但刘备也不提,张松那可就白来一趟了。</p>

无奈之下,张松只得趁着觥筹交错之际,以言语挑之问道:</p>

“今大王天下九州,亦得六七。”</p>

“近闻大王又于赤壁,大破曹操,收取荆州之地。”</p>

“松诚为大王贺喜!”</p>

刘备谦辞道:</p>

“这多赖寡人诸贤臣之力。”</p>

“若非将士用命,君臣一心,荆州之地,岂可轻得?”</p>

“寡人又焉有今日齐国之江山?”</p>

“日后更到时时砥砺才是。”</p>

张松乃趁机说道:</p>

“大王亦拥天下超半数之地,民强国富,天下诸侯无不侧目。”</p>

“大王犹且不知足耶?”</p>

李翊见此,乃大声说道:</p>

“吾主乃汉朝宗室,受天子诏为国封王镇东。”</p>

“今汉之蟊贼,恃强侵占地土。”</p>

“吾主自当为国家收回汉朝土地,焉有知足不知足之理论乎?”</p>

刘备见二人起了争执,乃佯作酒醉,乎道:</p>

“……二公休言。”</p>

“有今日之江山,寡人已是心满意足。”</p>

“更有何德,敢多望乎?”</p>

张松忙道:</p>

“不然,明公乃汉朝宗室,仁义充塞乎四海。”</p>

“休道占据州郡,便代正统而居帝位,亦非分外。”</p>

此言一出,席间诸人皆面色一变,然都不动声色。</p>

全装作酒醉,未有听清。</p>

刘备眸中眼波流转,沉吟半晌,拱手谢道:</p>

“公言太过,备何敢当!”</p>

“今日权做饮酒,不议他事。”</p>

张松见此,也不好再复言。</p>

自此一连留着张松连宴饮了三日,都不曾提起川中之事。</p>

这日,张松闲步徐州西郊,忽见一处。</p>

朱门处悬“格物院”金匾三字。</p>

守卫皆着奇异轻甲,院内时有霹雳之声。</p>

张松乃驻足停留,问左右人这里是什么地方。</p>

左右人答不知,又问门吏,答曰:</p>

“此乃李丞相所立格物院,聚天下巧匠于此。”</p>

格物院?</p>

张松也是一个颇有才华的人物,但对这个新奇的名字却还是第一次听说。</p>

忙问门吏道:</p>

“可否容在下进去一观?”</p>

门吏答曰:</p>

“格物院乃是相爷所立,按理说,除齐王、相爷、院长之外,旁人是不允许入内的。”</p>

张松又问:</p>

“这格物院院长是谁?”</p>

“……当初设立之时,齐王想用李相爷任之。”</p>

“然相爷推说河北事务繁重,于是推荐了孔明先生。”</p>

“后来孔明先生去了江南,齐王便让鲁太傅任之。”</p>

诸葛亮是第一任院长,他离开之后,鲁肃便成了第二任。</p>

除此之外,名士孔融还是格物院的名誉教授。</p>

不为别的,刘备就想要他孔子二十世孙的金字招牌。</p>

这样方便他招募更多能人异士进来。</p>

张松好奇心满腹,忍不住往屋内偷看了几眼。</p>

门吏见状,乃道:</p>

“张别驾若想进这格物院,可去找齐王、李相,亦或是鲁太傅要手谕。”</p>

“有他三人的手谕,在下才敢放行。”</p>

张松无奈摊手,表示这怎么好要。</p>

这可是人家的国家机密啊,未免太冒昧唐突了。</p>

就在这时,李翊朝这个方向走来。</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

安之何处

抱歉,我也是皇帝!

映山时光

拜金樊胜美,孟宴臣偏要宠

希暖十月

崽崽三岁半,全皇朝跪求她登基

大鱼.

足球:国足开除,奖励远射必进卡

不正不

蛇君独宠,渣男全家还敢吃绝户?

第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