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河北来神仙,道是李翊故人?
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9章 河北来神仙,道是李翊故人?,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河北来神仙,道是李翊故人?
淮南,寿春。</p>
陈登自全并淮南之地后,自以为傲睨得志。</p>
又感念李翊之厚恩,若非他在齐王面前耳语,其焉尽能取此地?</p>
想起李翊三子降辰不久,于是差人往各处收取奇花异果。</p>
又去温县取柑子,购得四十担。</p>
先教人送二十担去下邳,进献齐王刘备。</p>
余下者,则送去河北渤海。</p>
由于古代有信息差,陈登此时也不清楚李翊具体是在下邳还是河北。</p>
不过按陈登的想法,将佳果分作两份。</p>
一份送下邳,一份送渤海。</p>
不论李翊身在何处,他和他的家人都能够吃到。</p>
运输队受了陈登命令,星夜兼程,赶赴渤海。</p>
至河北之地时,挑担役夫因路途疲困,小憩歇眠于山脚之下。</p>
忽逢见一位先生,眇一目,跛一足。</p>
头戴白藤冠,身穿青懒衣,来与脚夫作礼。</p>
众挑担役夫各自还礼,那道人又道:</p>
“尔等挑担甚为辛苦,贫道都替你等挑一肩如何?”</p>
众人大喜,各自依了。</p>
于是这道人每担各挑五里。</p>
但是这位道人挑过的担儿。都变得轻了。</p>
众皆惊疑不定,各自去赶那道人先生。</p>
那道人对那领柑子的官员说道:</p>
“贫道乃李相乡中故人,姓左名慈,字元放。”</p>
“道号乌角先生。”</p>
“如你等到了渤海,可说左慈申意。”</p>
话落,遂拂袖而去。</p>
众人都十分惊诧,将柑子运送到了渤海相府。</p>
时李翊未在,唯麋夫人在府上做主。</p>
麋夫人领到柑子,将各挑担役夫一一赏了。</p>
恰逢袁莹在府上煮茶带孩子,便命仆人将煮好的茶水,送与众役夫喝了解渴。</p>
众役夫谢过。</p>
麋夫人又道:</p>
“诸位自淮南远来辛苦,且到府上去坐。”</p>
众役夫忙搁下茶盏,纷纷顿首拜道:</p>
“禀夫人,吾等乃卑贱之躯。”</p>
“万不敢随意踏入相爷府邸。”</p>
麋夫人正色道:</p>
“我府上的规矩,便是来者是客。”</p>
“尔等为我府上运送柑子,又岂能连我家的大门都进不得?”</p>
“愿诸位勿疑,请里面坐下。”</p>
众役夫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p>
无不感动地流眼泪。</p>
无他,古代阶级划分森严,宛若大山。</p>
众人出身于陈登这种典型的世家豪族麾下,从小被灌输的理念就是尊卑有序。</p>
哪里想得到,来到了齐国第二尊位的相府,竟能如此受到礼遇?</p>
“人皆言李相爷宽仁待人,今其府中之人尚且如此。”</p>
“诚知世人所言不虚也!”</p>
众人暗忖,无不感慨李翊之德。</p>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p>
性格强势如李翊,他身边的人自然会受到他的影响。</p>
麋贞这种典型的大家闺秀,思想其实是相当保守传统的。</p>
不过李翊常常劝府上中人,要与人为善。</p>
不要觉得人家身份低微,就看不起人家。</p>
你怎么知道这个“低贱”之人,将来不会一飞冲天?</p>
正因受到李翊的耳濡目染,其家风之严训。</p>
使得相府中人,是远近闻名的待人友善。</p>
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是会仗着相府背景而欺压别人的。</p>
一旦有,李翊都会严惩。</p>
至府上时,袁莹又命人取来糕点,送给这些役夫们吃。</p>
役夫们再次谢过,随后又言及他们在河北遇到的怪事。</p>
麋贞蹙眉,顾谓左右人道:</p>
“夫君早年在山中隐居,只与其仙师有过交际。”</p>
“未曾听说有过什么故人……”</p>
时桃红在侧,忙道:</p>
“莫非那道人便是相爷的师父。”</p>
“相爷不常说他的师父,是一位得道的高人么?”</p>
“若这位左慈先生,当真有此奇术,正应相爷之言。”</p>
正说之时,忽听得袁莹“啊”地一声叫了出来。</p>
众人忙上前去查看。</p>
“……怎么了,莹妹?”</p>
“……这,这柑子里面没有果肉。”</p>
袁莹手里捧着柑子。</p>
众人视之,但只见空壳,内中并无果肉。</p>
“或是因为路途遥远,有果实损坏。”</p>
麋贞温言,柔声安慰袁莹。</p>
“……且去看看其它柑子。”</p>
桃红近前,将担子中的柑子一一取出来检查。</p>
“……夫人,这里面的柑子都被剥了皮,壳中并无果肉。”</p>
这!</p>
众役夫傻眼了,他们是负责运送的。</p>
现在赏钱领了,茶水点心也吃了。</p>
结果运送来的柑子却是空的,这叫他们如何向陈登交代!</p>
又有什么颜面继续待在相府?</p>
“……夫人!我等实不知!实不知啊!”</p>
众役夫惊得汗流浃背,纷纷伏地叩首谢罪。</p>
麋贞眉头皱起,先唤众人起来:</p>
“尔等先起,我料这不甘尔等之事。”</p>
恰好,甄宓于兰房中走出。</p>
袁莹道:</p>
“……呀!想是我们说话声大,吵着宓姐姐读书了。”</p>
甄宓摇了摇头,“不碍事。”</p>
“适才听得你们争执,未知是发生何事了?”</p>
麋夫人知甄宓读书多,明事理。</p>
便将发生的怪事,给甄宓说了。</p>
甄宓宓纤指抚柑皮,蹙眉道:</p>
“妾闻江东有异人左慈,能剪纸为月,画地成川。”</p>
“此等手法,莫非是那左元放所为?”</p>
正议论之时,一侍女匆匆入内,慌忙报道:</p>
“城东来一眇目道人,号左神仙。”</p>
“悬壶济世,百姓焚香如云!”</p>
“从楼下过时,府上中人,皆欲往拜之!”</p>
于是众人乃登楼远眺,果然见着一道人。</p>
身披鹤氅,手携藜杖。</p>
立于当道,百姓俱焚香伏道而拜。</p>
麋贞眉头皱起,不悦地说道:</p>
“吾夫君在时,河北清平。”</p>
“吾夫君一走,牛鬼蛇神皆现矣!”</p>
袁莹心思单纯,不假思索得脱口而出道:</p>
“……麋姊姊说的是,夫君才是河北主人翁。”</p>
“这些百姓要跪也该跪我家夫君才是,如何跪那牛鼻子道人?”</p>
甄宓说道:</p>
“这道人闹出如此大的动静来,只恐惊动了张将军。”</p>
“我等也去看看,免得相爷不在,滋惹出事端来。”</p>
麋贞颔首,应和道:</p>
“……宓妹所言甚善,且去看看,莫闹出事来。”</p>
众女联袂出了府邸,果然见着一队军马迎面走来。</p>
当先一将,正是渤海太守张辽。</p>
他身为河北的“京官儿”,自然有义务维护好渤海的治安。</p>
眼见街道上,有聚众闹事者,果断带兵过来维护治安。</p>
见着麋贞等人,乃下马施礼。</p>
“……见过麋夫人!”</p>
“……见过袁夫人!”</p>
张辽拱手拜道。</p>
麋贞嘉勉道:</p>
“张将军执勤辛苦,河北乃是袁氏旧地。”</p>
“自二袁儿殁后,滋事者屡见不鲜。”</p>
“然我夫君在时,河北倒还相安无事。”</p>
“自我夫君去了江南,一年多,河北屡屡出事。”</p>
“若非张将军与荀先生出力,妾身真不知该如何向夫君交代。”</p>
张辽再拜:</p>
“相爷临走时,吩咐末将诸多事来。”</p>
“维护河北稳定,皆末将分内之事耳。”</p>
正说时,忽听得前方一阵聒噪声音。</p>
或有人喊道:</p>
“左神仙来了!左神仙来了!”</p>
言罢,河北百姓簇拥而来。</p>
张辽皱眉,赶紧命士兵将众女护在身后,唯恐她们被宵小之徒惊扰。</p>
少时,一小将箭步而来,在张辽面前报道:</p>
“……禀将军,末将已经调查清楚了。”</p>
“这道人名叫左慈,是庐江有名的方士。”</p>
“他能够用符水替人治病,百姓服之,往往能够痊愈。”</p>
“所以很受敬崇。”</p>
“今日来到渤海,百姓们都来拜他,惟求他赐下治百病的符水。”</p>
张辽闻言,怒道:</p>
“什么妖人?什么符水?”</p>
“竟敢在我河北来蛊惑世人,收买人心!”</p>
李翊辛辛苦苦在河北治理数年。</p>
这些百姓不念着李翊的文治,竟相信那妖道的方术。</p>
这令张辽如何不怒?</p>
而众人之中,最气愤的当属麋贞。</p>
她清楚河北人能过上现在的生活,多赖他夫君的文治武功。</p>
可这些百姓就这么被这妖道给蛊惑了。</p>
若是放任下去,人心必失。</p>
以后夫君还怎么治理河北?</p>
“……张将军,可速速命人将这妖道拿下!”</p>
麋贞可不信什么妖法,她只相信她夫君。</p>
桃红却有些担忧地说道:</p>
“……可是夫人,这道人周围还有那么多百姓在那里。”</p>
“若是冒然将之抓走,只恐将事情闹大。”</p>
“况且这道人身份不明,还不知是不是相爷的师父。”</p>
“即便不是,他能施符水替人治病,不见得是个坏人。”</p>
“万一当真是神仙,我怕、我怕……”</p>
桃红则是传统的封建女子,对于鬼神是充满了敬畏之心的。</p>
袁莹一嘟嘴,轻哼道:</p>
“什么鬼神!天神!”</p>
“反正在莹儿心目中,夫君才是莹儿唯一的天!”</p>
张辽稍加沉吟,说道:</p>
“……麋夫人说的不错,自李相走后,牛鬼蛇神俱来河北了。”</p>
“这狂道欺我河北无人,竟敢在这里煽惑人心!”</p>
“此乃妖人,能以妖术惑众,不可不除。”</p>
于是下令道:</p>
“来人速速与我将之擒来!!”</p>
一声令下,士兵们便要上去将那道人擒拿。</p>
“且慢!”</p>
甄宓出言劝阻,“张将军息怒,夫人息怒。”</p>
“女公子有何见教?”张辽问。</p>
“这道人来历不明,且在河北颇得人心,若果真将之抓走。”</p>
“必使河北人怨相爷,而怜左慈。”</p>
甄宓冷静地为众人分析。</p>
众人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p>
便问甄宓,既然如此该怎么办?</p>
甄宓说道:</p>
“这道人在河北大肆收买人心,显然是冲着相爷去的。”</p>
“河北能主事者,也唯有相爷。”</p>
“既然江南之事已定,何不请相爷回来,亲自处理?”</p>
众人一听,都点头赞同。</p>
不错,河北其他事情,大伙儿都能代为处理。</p>
但是这种显然是冲着李翊本人去的,自有李翊本人能够出面解决。</p>
尤其江南之事已定,相爷也该回来了。</p>
“对对对!就应该让相爷回来收拾这牛鼻子道人!”</p>
袁莹兴奋地说道。</p>
这时,又见一队人马走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