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5章 李翊:我又当爹了?还是个七岁的儿,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翊:我又当爹了?还是个七岁的儿子?

建安十三年,冬。</p>

徐州,下邳。</p>

袁瑛牵着刘禅、刘理的手,站在宫门前。</p>

寒风卷起她的衣袂,却吹不散她眼中的决绝。</p>

刘备立于高阶之上,面色阴沉,却终究挥了挥手,沉声道:</p>

“益德,你去护送他们去河北。”</p>

张飞抱拳应诺,黑脸上罕见地没有嬉笑之色。</p>

大大咧咧的他,此刻却只是低声道:</p>

“兄长宽心,有俺在。”</p>

“断不叫王嫂与侄儿受到伤害。”</p>

刘备沉默片刻,又命侍从抬出几口箱子,道:</p>

“这些金银细软,权作路上盘缠之用。”</p>

刘备到底是刀子嘴豆腐心,内心里还是非常舍不得他们母子的。</p>

要说袁瑛缺钱吗?</p>

他老爹骷髅王,当年在淮南收刮民脂民膏,可谓是富甲天下。</p>

袁瑛手上的钱,足够她后半生安稳度日了。</p>

但刘备还是自己出钱,送了她一些盘缠,助她回河北省亲。</p>

袁瑛冷冷看了一眼,并未道谢,也未道别。</p>

只是拉着两个孩子上了马车。</p>

待众人稍远,刘备忽然拉住张飞,在他耳边低语了两句。</p>

“寡人之言,兄弟可记住了?”</p>

张飞点了点头,“明白,明白。”</p>

“益德,此去河北,务必谨慎。”</p>

刘备又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郑重递到张飞手中:</p>

“此信,必须亲手交予子玉,不得假手他人!”</p>

张飞点头,将信贴身藏好,置于胸口处,抱拳道:</p>

“兄长宽心,俺老张就是拼了这条命,也定将此信送到!”</p>

刘备拍了拍他的肩膀,终究没再多言,只是深深看了一眼远处的马车。</p>

叹了口气,在宦侍的服侍下,转身回宫。</p>

次日,张飞率八百燕骑,护送袁瑛母子北上。</p>

马蹄踏碎薄冰,车轮碾过积雪,一行人缓缓离开下邳。</p>

刘禅趴在车窗边,望着渐行渐远的宫墙,小声问道:</p>

“母后,我们还能回来吗?”</p>

袁瑛没有回答,只是将他搂得更紧。</p>

张飞骑在马上,回头望了一眼下邳,心中暗叹:</p>

“兄长啊兄长,明明内心舍不得,又何必嘴硬?”</p>

“看来你比俺老张,还要不善言辞啊!”</p>

但张飞终究没再多想,只是扬鞭策马,喝道:</p>

“儿郎们,加快脚程,天黑前赶到漳河渡口!”</p>

八百铁骑,踏雪北上。</p>

……</p>

河北,邺城。</p>

邺城丞相府内暖阁生春。</p>

李翊正执《孙子兵法》坐于青玉案前,左右各侍一子。</p>

长子李治白衣胜雪,捧《左传》细读,忽指“郑伯克段”章,问曰:</p>

“父亲,庄公既知叔段有异志,何不早除?”</p>

李翊乃抚其冠笑道:</p>

“此乃养寇自重之策,治儿且看后文……”</p>

次子李平却按剑躁动,忽将案上笔架作敌军布阵,以枣核为骑、杏仁为卒。</p>

正演魏地大战时场景。</p>

李翊见状,乃以筷子指曰:</p>

“吾平魏地时,便似在这里布阵。”</p>

话音未落,李平已模仿的有七分神韵了。</p>

阁角熏笼旁,三位夫人各具风姿:</p>

麋贞怀抱着过继幼子李安,轻哼着徐州小调,手中银针正绣“五谷丰登”的香囊。</p>

袁莹剥着橘子,忽将一瓣塞进夫君口中。</p>

“甜吗?”</p>

“……嗯。”</p>

李翊笑着点了点头,由于平时忙着公务。</p>

他其实很少能像现在这样,与全家人在一起相处。</p>

袁莹眼波流转间,忽瞥见李治衣领微敞,忙唤侍女为其取来貂裘披上。</p>

甄宓则与桃红说着悄悄话,女人之间的悄悄话。</p>

李翊缓缓展开竹简,温声问道:</p>

“治儿,且先将《左传》放下。”</p>

“知道为父手中之书为何物否?”</p>

李治不假思索答,“此为孙子兵法。”</p>

不等,李翊回话,一旁的袁莹忽然娇笑着开口:</p>

“你父亲呀,最喜欢读的书就是这《孙子兵法》”</p>

“反正自我嫁你父亲以来,少说读了七八十遍了,不知有那么好读么?”</p>

麋贞也在一侧帮腔道:</p>

“不止,自我嫁夫君以来,其便开始读《孙子兵法》了。”</p>

“哦?”</p>

袁莹眉梢一扬,掩唇咯咯笑道:</p>

“如此说来,夫君少说读了有百十来遍了?”</p>

呵呵。</p>

李翊笑了笑,确切地说,他已经读了不下八百遍了。</p>

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里面便让他读这本书。</p>

因为李翊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他将来要继承家里面的产业。</p>

商场如战场嘛,从小就得学习兵法。</p>

不止是李翊,其实现代很多人商人都十分推崇这本兵书。</p>

你比如说香港的李嘉诚,阿里的杰克马,股神巴菲特等等。</p>

国内国外都喜欢。</p>

包括李翊自己,他最喜欢读的书,也是《孙子兵法》。</p>

在李翊看来,这本书就是最好的书,值得中外古今每一个人都去研读。</p>

因为这本兵书的中心思想,不止能够运用于战场,还能够运用于职场,商场。</p>

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p>

《孙子兵法》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教你怎么防守。</p>

没错,作为兵圣的孙武其实更加推崇防守。</p>

《孙子兵法》这本书有前三分之二的内容,都是在教你怎么防守。</p>

这也是李翊作战,以防守为主的原因。</p>

并且孙武他也没有教你怎么赢,而是教你怎么不输。</p>

赢了算不输,平手也算不输,甚至不交战也可以算不输。</p>

孙武认为,一旦开战了就没有赢家,所以他竭力劝你不要与人发生冲突。</p>

即,“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p>

如果非冲突不可,那就等待机会,争取一击毙命。</p>

也就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战,若非打不可,就往死里打。</p>

孙武的思想,一直被李翊奉为圭臬。</p>

包括人际交往也是,孙武认为,遇到强大的人,就不要和他发生冲突。</p>

如果真冲突了,就一定要避开他的强处,转而去攻击他的短处。</p>

如果他武力强大,就从智谋入手。</p>

如果他智谋强大,就从武力入手。</p>

如果他文武双全,就得其他方面寻找他的弱点。</p>

如果找不到他的弱点,就一定要和他搞好关系,不要让他成为你的敌人。</p>

如果他最终还是成为了你的敌人,那你就只能认命了。</p>

“此《孙子兵法》,非教人如何胜,而教人如何不败。”</p>

李翊见众人提及,决定今日就把这兵书传给李治。</p>

因为这孩子还算比较喜欢读书,而李平则更喜欢舞刀弄枪,读书更多是不求甚解。</p>

李翊也算是因材施教。</p>

李治求贤若渴,疑惑地问道:</p>

“父亲,若不求胜,何以定天下?”</p>

李翊微微一笑,指尖轻点《谋攻篇》,讲解道:</p>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p>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p>

“——胜者,未必善战;善战者,未必常胜。”</p>

李平闻言,顿时皱眉,在一旁插嘴问:</p>

“若不战,如何退敌?”</p>

李翊乃取过上茶盏,注水至满而不溢,笑谓二人道:</p>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p>

他轻轻摇晃茶盏,水波微漾却不洒。</p>

“用兵之道,不在攻,而在守。”</p>

“不在战,而在备。”</p>

甄宓听到妙处,若有所思,也忍不住发问:</p>

“夫君之意,可是说——胜败不在战场,而在庙算?”</p>

李翊颔首,“善!”</p>

“《计篇》云:‘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p>

他看向李治,意味深长地问道:</p>

“治儿,若将来你为大将。”</p>

“敌众我寡,当如何?”</p>

李治沉思片刻,答道:</p>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p>

李翊满意点头,又转过来去问李平,道:</p>

“平儿,若敌强我弱,又当如何?”</p>

李平握拳,大声道:</p>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p>

“……哈哈哈!”李翊无奈地笑笑,“勇则勇矣,然未得精髓。”</p>

李翊想强调的就是遇上强大的敌人,不要跟他们正面发生冲突。</p>

所以李治的回答令他很满意,而李平的答复就有些显得“莽夫”了。</p>

他不单单是在教两个儿子兵法。</p>

更是在教他们如何“自保”!</p>

在李翊看来,学会自保,学会将兵法运用到职场上去,并融会贯通以后。</p>

那你就已经提前登上人生顶峰了。</p>

李翊又翻出《虚实篇》,说道:</p>

“孙子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p>

“——胜者,非力战,乃智取。”</p>

“似你这般徒逞勇匹夫之勇,将来早晚惹出祸端来。”</p>

袁莹见此,忍不住嘟嘟嘴:</p>

“夫君忒也严谨,平儿年方不过七岁。”</p>

“这便给他将来之事给定死了?”</p>

李翊背着手,正色说道:</p>

“养蒙之道,贵在慎始。”</p>

“若萌芽邪枝不及斧正,俟其拱把,则难为斤矣。”</p>

“汝辈勿以溺爱败儿,虽戎务鞅掌,然课业吾必亲校之。”</p>

“非惟嗣子之成,实系宗嗣之续,尔曹其省之!”</p>

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如果他从小就抱有一个错误的思想而不及时纠正,将来长大就很难再纠正了。</p>

虽然李翊很忙,但还是强调,孩子们的功课必须由他亲自来负责。</p>

这不仅仅关系到孩子的将来,更关系到我们家族的未来。</p>

历朝历代,从古至今,坑爹的孩子不在少数。</p>

他们往往只需说错一句话,便可能让整个家族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p>

李翊身为李氏一族的族长,不得不替家族还有家人们考虑。</p>

众妻妾闻言,齐齐欠身福礼:</p>

“谨遵相爷‘军令’。”</p>

李治却还有些地方没理解透,又仰头问李翊道:</p>

“爹爹,那若敌人也不犯错呢?”</p>

“这该怎么办?”</p>

李翊抚其发,笑道:</p>

“故《军形篇》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p>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p>

“——敌若不动,我便诱之;敌若不动,我便疲之。”</p>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唯变者胜。“</p>

李治恍然大悟,忙道:</p>

“原来如此!孙子之意,非教人如何赢。”</p>

“而是教人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再寻敌之破绽!“</p>

李翊欣慰地点了点头:“善!”</p>

“汝能想到这一点,便说明为父没有白教导你。”</p>

心情大好的李翊,忙唤一旁的桃红说道:</p>

“取笔,磨墨!”</p>

这活一般是甄宓来干的。</p>

但由于甄宓刚生完李仪,还在坐月子,李翊便没有麻烦她。</p>

桃红磨好墨以后,李翊便执笔在孙子兵法的末端进行注解。</p>

或者说是进行补充。</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

安之何处

抱歉,我也是皇帝!

映山时光

拜金樊胜美,孟宴臣偏要宠

希暖十月

崽崽三岁半,全皇朝跪求她登基

大鱼.

足球:国足开除,奖励远射必进卡

不正不

蛇君独宠,渣男全家还敢吃绝户?

第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