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2章 倘若朕未遇着先生,而是先遇孔明,,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倘若朕未遇着先生,而是先遇孔明,能有今日之帝业否?

诸葛亮与张紘来到亭中。</p>

远处港口帆影幢幢,商船往来如织,将交州特产运往四方。</p>

“子纲,就在上月,蜀地又有使者来交州。”</p>

“求购蔗糖百石。”</p>

诸葛亮拿着竹简在手里晃了晃,好似炫耀一般讲给张紘听。</p>

“此乃本月,缓步而入。</p>

见刘备正对着糖匣出神,不由笑道:</p>

“陛下今日心情甚佳?”</p>

刘备抬头,见是李翊,当即招手:</p>

“李相来得正好,快尝尝这个!”</p>

李翊走近,见木匣中盛着洁白如雪的糖粒,不由一怔:</p>

“此物……是白糖?”</p>

无怪李翊诧异,因为他并未发明过白糖。</p>

而这东西却是唐朝才有的。</p>

为何此物能够未经他手,便出现在自己眼前?</p>

刘备眉眼含笑,道:</p>

“正是!正是!”</p>

“此乃孔明在交州新制的‘霜糖’,比石蜜更甜,更纯净。”</p>

李翊眉头微挑,伸手拈起一粒,细细端详,眼中闪过一丝讶异。</p>

“霜糖?”</p>

“不错。”</p>

刘备点头,开口解释:</p>

“孔明在奏报中言,此糖制法乃他改良所得。”</p>

“如今交州糖业大兴,商税倍增,甚至可以远销蜀地、江东。”</p>

李翊闻言,心中亦不由感慨。</p>

不想诸葛孔明到了交州后,竟能够阴差阳错提前数百年发明出白糖来。</p>

不过转念一想,天才都是能够因地制宜的。</p>

交州这样一个盛产甘蔗的宝地,十分适合发展蔗糖业。</p>

以孔明的商业嗅觉,不可能察觉不到。</p>

只是他能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发明出白糖。</p>

那这确实有些出乎李翊的意料了。</p>

刘备大笑,将奏报递给李翊:</p>

“李相且看,孔明不仅制糖有方,更欲以糖业制蜀。”</p>

“以卿之才,观此计如何?”</p>

李翊接过奏报,细细阅读,眼中渐渐浮现赞许之色:</p>

“以糖业控蜀地经济,待其依赖交州原料,再一举断供……”</p>

“孔明此计,确实高明。”</p>

刘备得意道:</p>

“朕已准其所请,令张紘入蜀布局。”</p>

李翊点头,却未再取糖。</p>

刘备见状,不由催促:</p>

“李相何不再尝尝?此糖甘美,世间罕有。”</p>

李翊却摇了摇头,道:</p>

“陛下,此物虽美,却不宜多食。”</p>

“哦?”刘备一愣,眉梢轻扬,“李相莫非不喜甜食?”</p>

李翊正色道:</p>

“非也。”</p>

‘糖虽可口,但过量食用,易致消渴之症,损人元气。“</p>

刘备闻言,不由一声长叹:</p>

“李相此言,竟与孔明不谋而合!”</p>

“他在奏报中特意叮嘱朕,言此糖虽甘,却需节制,否则易患消渴。”</p>

话落,刘备站起身,负手踱步至窗前。</p>

望着殿外暮色,不禁感慨道:</p>

“有时候,朕真的想不明白。”</p>

李翊侧目,“陛下何出此言?”</p>

刘备回头,对上李翊的目光:</p>

“孔明这样的大才,按理说,他的光芒应当照耀于世才对。”</p>

“可偏偏……”</p>

他看向李翊,微微一笑,“偏偏有李相你在,他的光芒,永远被你遮掩。”</p>

“孔明是能够料敌于先,你却能料他于心。”</p>

“此是否可称之为一时翊亮?”</p>

李翊神色平静,淡淡道:</p>

“陛下过誉了。”</p>

刘备摇头,正色道:</p>

“……非是过誉。”</p>

“朕有时会想,若朕当年未曾遇见李相,而是先遇孔明。”</p>

“如今会是怎样一番天地?”</p>

李翊沉吟片刻,坦然道:</p>

“以陛下之雄略,孔明之才情,一样可成帝业。”</p>

刘备盯着他,良久,展颜笑道:</p>

“但一定不会是现在这般强盛的帝业,对吗?”</p>

李翊微微一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

安之何处

抱歉,我也是皇帝!

映山时光

拜金樊胜美,孟宴臣偏要宠

希暖十月

崽崽三岁半,全皇朝跪求她登基

大鱼.

足球:国足开除,奖励远射必进卡

不正不

蛇君独宠,渣男全家还敢吃绝户?

第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