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朕敬慕高祖,但并不想成为高祖
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4章 朕敬慕高祖,但并不想成为高祖,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朕敬慕高祖,但并不想成为高祖
章武五年冬,洛阳城内飘着细雪。</p>
皇城西暖阁中,炭火正旺,熏得满室如春。</p>
刘备与李翊对坐弈棋,黑白交错间,君臣二人皆凝神静气。</p>
“报——”</p>
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内侍跪伏于地,</p>
“交州急报!”</p>
刘备手中黑子悬于半空,眉头微蹙:</p>
“讲。”</p>
“诸葛刺史奏报,南中雍闿欲在益州举事,当地豪族多有响应者,声势盛壮。”</p>
“诸葛交州希望朝廷能对雍闿予以支援。”</p>
“善!”</p>
刘备掷子于枰,击节而笑。</p>
“曹氏此前煽动朕荆南叛乱,今终得报矣!”</p>
他转向李翊,问他意见:</p>
“子玉看是如何?”</p>
李翊捻须沉吟,目光仍不离棋局:</p>
“陛下,此乃天赐良机。”</p>
“雍闿此人虽有反骨,桀骜不驯,然亦可为我用。”</p>
说话间,他落一白子,“正如棋局,当舍则舍,当取则取。”</p>
刘备会意,朗声道:</p>
“善!拟诏!”</p>
“封雍闿为益州刺史,总督南中兵马。”</p>
“另诏孔明,南中事务,皆可便宜行事。”</p>
“不必事事奏朕。”</p>
刘备望了眼诸葛亮写上来的奏报,日期竟然是三月期。</p>
这主要还是因为交州太远,且交通太过不便了。</p>
如此大的消息差,刘备岂敢微操?</p>
所以只能让诸葛亮便宜行事,不必事事报他。</p>
他刘备忽又想起一事,补充说道:</p>
“传旨马良,令其配合孔明谍报之事。”</p>
荆州毗邻交州,两地沟通相对容易些。</p>
并且荆州毕竟是大汉武二年免税至今,河北、徐州粮秣源源接济,也该……恢复的差不多了。”</p>
“至少不会再出现易子互食,饿殍遍野的现象。”</p>
为了填补豫州为首的河南伤口,</p>
刘备专门下令,把冀州的粮秣、工具、牲口源源不断地往河南输送。</p>
此外青、徐二州,每年也提供了不少谷物与种子。</p>
五年过去,也该恢复的有些样子了。</p>
“……说起豫州。”</p>
刘备忽然想起些什么,抚掌说道:</p>
“梁王、鲁王就藩多时,朕甚念之。”</p>
他目露慈色,“二子年齿渐长,不知治政如何。”</p>
“不如……”</p>
他看向李翊,唇角勾起一抹浅笑。</p>
“朕欲巡幸河南,一察民生,二观皇子。”</p>
“子玉可愿同行否啊?”</p>
李翊一怔,旋即明白天子用意:</p>
“陛下有命,臣自当扈从。”</p>
“然朝中之事……?”</p>
“着令太子监国便是。”</p>
刘备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吩咐:</p>
“阿斗已加冠,该学着治国了。”</p>
“有鲁子敬、荀公达在,必然无碍。”</p>
暖阁外风雪渐急,李翊望见刘备鬓角新添的霜色,若有所思。</p>
当年涿郡的卖履舍郎,今已坐拥半壁江山,却仍忧心忡忡。</p>
他郑重下拜:</p>
“老臣这就回府准备。”</p>
刘备扶起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创业老臣,温言道:</p>
“……不急。”</p>
“待过完年后,咱们启程,朕已命人备下暖轿。”</p>
“子玉也有些年岁了,可莫受风寒。”</p>
待李翊退下,刘备负手来到院坝里。</p>
暮雪纷飞,覆盖了洛阳城的金瓦朱墙。</p>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p>
“朕今日方悟高祖之不易。”</p>
刘备一直对刘邦杀韩信、彭越、英布等开国功臣的行为嗤之以鼻。</p>
这些人都是因“造反”之罪名,兵败被杀的。</p>
可刘备总是在想,</p>
高祖皇帝那么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物,能让萧何、韩信、张良、陈平等一众英杰死心塌地的追随他。</p>
怎么到后面,一个个创业的老兄弟就造反了呢?</p>
这种事情放在刘备身上,他是想都不敢想的。</p>
直到一个个异姓王相继被刘邦杀掉,然后立下“非刘不王”的白马盟誓后。</p>
刘备渐渐地明白,这便是皇权吧。</p>
只有真正做到皇帝之位,才能明白这其中的心酸。</p>
夜色降低,宫灯次武六年,正月初一。</p>
洛阳皇宫正殿。</p>
晨曦初露,殿上已列满文武百官。</p>
李翊立于文官之首,紫袍玉带,面容肃穆。</p>
“陛下驾到!”</p>
随着黄门侍郎一声长喝,刘备身着十二章纹冕服缓步登上玉阶。</p>
虽已年近六旬,但他步伐稳健,目光如炬。</p>
群臣跪拜,山呼万岁。</p>
“众爱卿平身。”</p>
刘备抬手示意,声音洪亮,“今日元日大朝,朕有要事宣布。”</p>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