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时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2章 李世民:只能妥协么?,抱歉,我也是皇帝!,映山时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世民:只能妥协么?
李世民不知道赵仙罴究竟是怎么做到,让吐谷浑数十万人口俯首称臣的。</p>
他只知道赵仙罴是故意跟他对着干,抢在他计划之前,虎口夺食,夺取了吐谷浑这片土地。</p>
由此他开始深思一件事。</p>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仅仅因为自己父亲被杀,就对他这个皇帝如此怨恨,处心积虑做了这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可见是教育出了问题。</p>
李世民打算派人好好彻查国子监平日里是怎么教育学子的,有无纰漏之处。</p>
还有地方官府又是怎么教化民众的,有没有把忠君思想根深蒂固植入百姓心中。</p>
虽然心里极度震撼,对于赵仙罴究竟是怎么成为吐谷浑掌权者,也是始终充满质疑。</p>
但如今问题已经上升到两国之间,李世民努力平复心情,认真对待。</p>
他对于吐谷浑那片土地的渴望,已经不是一天两天。</p>
无论是吐谷浑大量的战马牛羊,还是向西推进防御吐蕃的屏障,都让他不想轻易放弃西征的打算。</p>
李世民俯视百官道:“朕的意思是攻打吐谷浑的计划不变,但具体作战方略,可由前线将帅商议,寻找合适的时机发动全面进攻。”</p>
群臣议论纷纷。</p>
有人道:“陛下,按卫公和前线将领的一致看法,如今叠州肃州等地集结的十万大军,尚不足以拿下吐谷浑,若强攻必两败俱伤,陛下难道要对其增援兵力吗?”</p>
李世民道:“未尝不可。”</p>
魏征站出来道:“陛下此举欠妥,首先吐谷浑现已归赵氏统辖,且已经与卫公等人交涉过,互不侵犯,那么我们再出兵,就师出无名。</p>
其次卫公魏王等人在密报中讲明,吐谷浑已今非昔比,没有各大名王分权,已是上下一条心,铁板一块。</p>
加上吐谷浑本就环境复杂,地高山险,夏日亦可能下雪结冰,如果我们坚持兴兵,那么必定损失惨重,得不偿失。”</p>
魏征话刚一说完,报仇心切的高履行就手持勿板来到魏征旁边,目光冷硬看着魏征道:</p>
“魏大人此言差矣!先不说那赵仙罴究竟用了什么诡邪手段,使得慕容伏允听命于他,或是与他合作。</p>
只说此人与我大唐早生罅隙,对陛下和我大唐朝廷又多有不满,必定心怀不轨,欲对我大唐边疆不利。</p>
此时如果我们不趁他立足未稳,一举兴兵将其歼灭,只怕等他彻底站稳脚跟,后患无穷。”</p>
魏征道:“高大人眼里只有不惜代价的开战,可有我大唐将士的死活?”</p>
高履行冷笑:“虎已归山,天性凶残,且早已露过獠牙,魏大人竟还妄想虎不噬人?</p>
咱们现在不动手,非等到对方兵强马壮犯我边疆,到那时,你魏征成千古罪人事小,我边疆百姓遭其屠戮,何其无辜!”</p>
魏征看了眼脸红脖子粗语气急促的高履行,知道高履行已经被仇恨冲昏头脑。</p>
他没搭理高履行,面朝李世民道:“陛下,自古没有大国对小国直接兴兵的道理。</p>
依臣所见,赵仙罴既然已经成为吐谷浑新主,而他又原属我大唐百姓,那么就应该以招抚为上策,如此咱们不动一兵一卒,将吐谷浑收入我大唐疆土,岂不成陛下千古美名?”</p>
“魏征!你…你,其心可诛!陛下,万万不可!”</p>
眼见不少人对魏征的建议点头表示赞同,高履行心急如焚,跪在地上朝着李世民大声劝诫。</p>
文武百官激烈讨论,大多都是站在魏征这边。</p>
因为首先已经有李靖魏王等人联名上书,说明现在和吐谷浑开战,赢面不大。</p>
其次赵仙罴原是大唐百姓这是不争的事实,且曾经在长安造成的种种轰动多为正面,让很多人都对其抱有好感。</p>
并且在赵仙罴是如何成为了吐谷浑之主这件事上,不少人也都怀着深深的好奇和一丝忌惮。</p>
最后,一个最大的原因,如果能不动兵戈,就能将吐谷浑那么大一片土地纳入大唐管辖,这种事谁不愿意看到?</p>
哪怕是长孙无忌,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也和房玄龄等人一起站了出来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