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是时候回去了
古三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是时候回去了,穿越侯府世子,我找长公主借功德,古三枫,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时候回去了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p>
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官员,士兵,还是百姓,全都沸腾了!</p>
封伯!</p>
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p>
在大齐,侯爵之下,便是伯爵。</p>
谢宁以不到二十之龄,便被封为一等伯,这简直是开国以来,闻所未闻的殊荣!</p>
更不用说,还有黄金万两,良田千户的赏赐。</p>
而神策军将士们,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p>
全军官升一级,赏银三月!</p>
这等封赏,可是他们浴血沙场都未必能换来的。</p>
如今只是跟着钦差大人修了几个月的堤坝,盖了几个月的房子,就得到了如此厚赏,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p>
百姓们,更是喜极而泣。</p>
免税三年!</p>
这对刚刚经历过浩劫,百废待兴的汴城来说,无异于一场天降甘霖!</p>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谢伯爷千岁千岁千千岁!”</p>
山呼海啸般的谢恩声,响彻云霄。</p>
谢宁缓缓起身,从传旨太监手中,接过了那卷沉甸甸的圣旨。</p>
他的脸上,古井无波。</p>
对于这些封赏,他并没有太大的感觉。</p>
他真正在意的,是这封圣旨背后,所代表的,小皇帝李庆志的态度。</p>
毫无疑问,李庆志用这份前所未有的厚赏,向满朝文武,向天下人,表明了他对谢宁的绝对信任和支持。</p>
这也是在变相地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人。</p>
动谢宁,就是动他这个皇帝!</p>
“谢伯爷,恭喜了。”</p>
传旨太监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对着谢宁点头哈腰。</p>
“公公一路辛苦。”谢宁随手从明月手中,接过一个厚厚的荷包,塞了过去,“这点心意,还望公公笑纳。”</p>
“哎哟,这如何使得,如何使得。”</p>
太监嘴上推辞着,手却很诚实地将荷包揣进了怀里,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p>
“伯爷,您可真是折煞奴才了。”</p>
他凑到谢宁身边,压低了声音说道:“伯爷,陛下还有一封私信,让奴才亲手交给您。”</p>
说着,他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封火漆密封的信件。</p>
谢宁心中一动,接了过来。</p>
“有劳公公了。”</p>
“不敢当,不敢当。奴才还要赶着回京复命,就不多打扰伯爷了。”</p>
太监又客套了几句,便在众人的簇拥下,心满意足地离开了。</p>
回到府衙后堂。</p>
谢宁屏退了左右,独自一人拆开了那封私信。</p>
信是李庆志的亲笔。</p>
字里行间,除了对谢宁的感激和关心之外,还提到了京城最近的动向。</p>
里面特别提到了贤王上朝时与先前判若两人,往日之骄狂尽数退去,变得沉默寡言,谨小慎微。</p>
其党羽亦是人人自危,朝堂之上,倒是清净了不少。</p>
看到这里,谢宁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p>
他知道,李贤这种人,绝不可能就此善罢甘休。</p>
他现在的隐忍和退让,不过是在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更致命的攻击。</p>
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才是最可怕的。</p>
信的后半段,也印证了他的猜想。</p>
信的末尾,还有一行娟秀的小字,显然是长公主李庆宁后来添上的。</p>
“庭中花树已然盛开,等你归来,共赏芬芳。”</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