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口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6章 陛下议欲迁都,此臣之责也,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喝口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陛下议欲迁都,此臣之责也

……</p>

弹幕尚且如此,天幕前的开国皇帝们脸色自然都好看不到哪里去。</p>

不少人脸色都隐隐发青,露出吃了屎一样的表情。</p>

这种感觉,不亚于宋真宗赵恒对泰山封禅这一神圣象征的精神污染。</p>

唯一不同的是,至少宋真宗以后的皇帝还可以选择不再去泰山封禅来拒绝自己与之为伍。</p>

但开国皇帝们还能为了不和李渊为伍就不开国么?!</p>

所以,是屎也得往肚子里咽,这种恶心感自然无以言表。</p>

李渊在后世名声没至于差到惨绝人寰的地步一方面是因为占着李二亲爹的光,另一方面很难说不是各开国皇帝们都三缄其口。</p>

骂秦皇的一堆一堆,逮着李渊骂的,那确实不多。</p>

那也是理所当然的。</p>

毕竟,你视秦皇为此生宿敌别人要夸你一句有骨气有志气,你要视李渊为此生宿敌,那……算你挑了个好宿敌。</p>

唐朝的皇帝们脸色则一致的都有些挺微妙的。</p>

像是颇觉得有点丢人,但碍于毕竟是先祖,这话实在没法说得出口。</p>

唐玄宗李隆基倒是批奏折之余忍不住哂笑了一下。</p>

他像是想说点什么,被四周言官们倏然投射过来的犀利视线射了个对穿。</p>

于是他悻悻的噎了一下,默默闭嘴了。</p>

……</p>

天幕上。</p>

画面缓缓转过。</p>

气氛诡异君臣异心的朝堂陷入了一种微妙至极的氛围。</p>

忙着讨好皇帝的谄媚的帮着李渊一起物色新都,不赞同的默默无言,拧眉抿唇。</p>

就在此时,一道清亮含怒的嗓音骤然划破了这份古怪的嘈杂。</p>

“陛下!!”</p>

如穿破寂夜的长箭,震穿了无数人的心扉。</p>

一个身披甲胄的青年人缓缓自大殿之外走来,似乎因急促有些微微喘气,额头有些薄汗。</p>

他双眼明锐,目中似含怒气。</p>

他直直的凝视着李渊,让后者在这种古怪的视线中浑身像是升起了名为羞耻的薄怒。</p>

假使李世民开口讲出一句驳斥他的话,想必当场便会使得李渊那本就不多的脆弱自尊心当场碎裂,进而无能狂怒。</p>

然而李世民却终究只是深吸了一口气,一撩前襟单膝下跪朝他行臣子礼。</p>

他说,“令陛下议欲迁都,此臣之责也。”</p>

李渊耳间嗡鸣,倏然像是不明白他在说什么。</p>

李世民淡淡道。</p>

“昔年冠军侯霍去病,年仅二十,便逐匈奴于漠北,使其不敢犯汉。”</p>

“今儿臣二十又五,忝颜虚长几岁,却仍使胡尘不息……”</p>

他缓缓抬头,把视线定格到了李渊的身上,又说。</p>

“令陛下议欲迁都,是儿臣的罪过。”</p>

满朝俱寂。</p>

李渊活像是被人当场扇了一巴掌,呼吸急促,双目泛红。</p>

莫大的耻辱感在这一刹那彻底的淹没了他,甚至于让他觉得还不如李世民当场驳斥他下他面子还好受些。</p>

李世民却像是什么都没有察觉一样,面容半数隐在暗处,继续道。</p>

“还请父皇给儿臣一两年的时间,若儿臣没能将那颉利的脑袋提回来送给您,您再议迁都之策,儿臣自不敢再多言。”</p>

幸乞听臣一申微效,取彼颉利。若一两年间不系其颈,徐建移都之策,臣当不敢复言。</p>

李渊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猝而勃然大怒。</p>

“滚!!你给朕滚下去!!!”</p>

李世民闭眼,起身拂了拂衣摆。</p>

“明日儿臣还会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无聊小白啊

权贵巅峰:我居然是世家子弟

司勋考功

朕的后宫里面个个都是人才

醒不来的白昼

全民抽卡转职,我一抽满命!

勿小悟

无敌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

码子机1

抗战之潜伏成鬼子将军

快乐的小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