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考究其才
山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3章 考究其才,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山泽,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此一来,我朝便也失信于诸国!”
在冯诚看来,大明素以军武强悍驰名海外。
而文教好不容易兴盛起来,这其中朱标重开科举,老朱发布《洪武纪册》。不知费了多少心血才让诸国学子以参与大明科举为荣。
同时,文教鼎盛更是大明强盛的体现,也更能让诸国学子甚至百姓心生向往。
这甚至关乎到将来大明不战而收拢诸国的战略目标。
所以常平等人的谋划,断然不能让他们得逞!
“此事事关重大,微臣斗胆,敢请太上皇再言常平同谋。”
“嗯?”
“明日朝会时,臣会奏请陛下,命常平等人加急审阅学子考卷。”
“只有常平等人所拟中榜学子名单与此次中榜名单相差无几,方能破局!”
认为冯诚这法子也是可行,老朱便也说了几个名字出来。
对他而言,考究冯诚几人的目的已然达到。
徐允恭、汤鼎二人,性情直率、心思率真,将来也最好的去处也是军武。
而冯诚却是不同。
这孩子心思细腻,考虑周全。
或许能担任刑名,为朱标效力。
示意几人告退后,老朱与李文忠继续对饮。
夜幕落下,天色初白。
朝会之前,正当百官殿外等候之时,刘保儿便率先将常平等几名官员请至谨身殿,加急审阅学子考卷。
当看到常平几人,冯诚表情严肃,沉声说道。
“劳烦几位大人了。”
“传胪大典还有三个时辰,三个时辰之内诸位要将所有考生考卷,尽数审阅一遍。”
“这怕是不能吧。”
即便常平也明白他们几人被提前召来谨身殿审阅学子考卷,多半是事情败露。
可此时却也依旧硬着头皮道:“此次考生过万,三个时辰我等几人如何能将万余考卷尽数审阅?”
“况且我等几人并非此次科举主官.....”
“铛~”
不等常平说完,冯诚猛地抽出长刀,目光阴森注视着几人。
“若不能尽审,在下愿同诸位一道赴死!”
“这.....冯将军何意啊,我等....我等.....”
“废话本将便不多说了。”
“传胪大典之前,若几位不能尽审学子案卷,不能拟定出中榜名册来。”
“到时候在下必将被人构陷,难逃一死。”
“而届时,在下必攀扯几位一道走那黄泉路!”
“你....你.....皇家重地,你怎敢如此啊!”
没有理会常平等人的呵斥,冯诚一屁股坐在门槛上,手持长刀静静注视着几人。
而看到冯诚摆明了是要耍无赖,和他们鱼死网破。
常平几人也是无可奈何,只得伏案开始审阅起学子考卷。
与此同时,大殿之上殿试如期进行。
谨身殿内。
常平几人急的满头汗珠,似一目十行般加紧审阅考生试卷。
而奉天殿上,朱标却很是惬意,简单考究学子为政观念后,便也定下了及第名单。
“时辰到了!”
就在冯诚提刀起身,大步朝常平几人走去之时。
只见那常平赶忙说道:“好了好了!”
“我等几人将考卷分为几份,都已审阅完毕。”
“中榜学子名单,也已完毕!”
“几位大人未能尽查所有学子考卷,这名单是否有所不妥?”
听到冯诚仍是不依不饶。
早就如临深渊的常平立时没好气道:“冯大人,即便科举主官也不可能将所有考生考卷尽览无余。”
“都是各自负责些许,最后选定出彩者,再次审定。”
“如此便好!”
冯诚还是担心这几人故意耍心眼,刻意更换几个学子,好继续搅乱传胪大典。
随即只见冯诚将先前高启等人定好的学子名单拿了出来,一一比对,发现并没有大的出入后,这才满意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烦请几位大人同在下一并前往传胪大典。”
“不....不了.....”
连着批阅了三个时辰的考卷,而且还是急速批阅。
此时常平几人毫无文臣体统,直接瘫坐在地上。
见几人如此,冯诚却仍不想这么简单放过他们。
当着几人的面摩挲了下刀柄后,幽幽说道:“若几位大人不在场,届时有人诋毁在下身为科举副考,徇私舞弊,又当如何?”
“届时没有几位大人,怕也是无人为在下辩解。”
“所以.....”
看到冯诚又是摆弄着那柄破刀,常平无奈,只好强撑着站起身子。
“冯将军放心,无人敢诋毁将军!”
“我等与将军同去。”
不多时。
当看到冯诚似押解犯人般,将无精打采的常平等人带至奉天门前的空地上时。
朱标这才示意礼部唱诵三甲名单。
和预想的相同。
常平那些同谋朝会上见不到常平,而此时却见常平没有开口。
他们自然也就不敢贸然行事。
等三甲名单唱诵完毕,百余名学子都已叩首谢恩 ,文臣一列终究无人出班提出异议。
也是此时。
李景隆抖擞精神,快步走到百官中心。
“启禀陛下,安南学子知其国主悖逆,引的天怒人怨,诸国合力围剿。”
“其众人唯愿陛下开恩,准其留于我朝。”
“微臣以为,安南不臣乃其国主不恭,乃其朝不义,与诸多学子无关。”
“此次中榜之安南学子,尚且可取。”
“臣叩请陛下开恩,准诸多学子留于我朝,为我朝效力。”
随着李景隆声音落下。
昨夜被李景隆召见的数十名安南学子也齐齐出班,一同叩首。
“求大皇帝开恩,准许我等为天朝效力,为故主赎罪~”
“詹同!”
就在这些安南学子叩拜之时,朱标看向一旁的詹同,朗声问道:“吏部可愿接纳这诸多学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