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与鞑靼的大决战,陈羽的分析
蓝天冰牛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8章 与鞑靼的大决战,陈羽的分析,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蓝天冰牛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关键的是,这一些消息只是在六部与一些重要将领之间流传,对外肯定是不能泄露。
可没想到,陈羽竟猜出来了。
丘福沉吟了片刻之后,疑惑的问道:
“陈兄弟,大决战我感觉不可能吧,毕竟不要说建文时期,哪怕自洪武后期之后,这样的大决战也没有几场。”
“虽然我走南闯北十几年,可在江湖上也多多少少知道些漠北的整体实力,肯定不如大明,但之所以大明一直灭不掉漠北,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漠北地形复杂,大明的大军一去,敌人就消散的无影无踪了,而大明军队一走,漠北的那帮蛮子又会继续作乱。”
“可是每一场战争,都会消耗无数的钱粮,所以若找不到对方的主力,大明根本不可能与他们决战!”
陈羽听后微微颔首,有些诧异的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壮汉,
“没想到镖兄对于大明与漠北的局势,了解的竟然如此通透。”
“但局势从来都是因人而异,如今的大明皇帝,既不是洪武帝也不是建文帝,而是永乐帝。”
“这位凭借靖难打入京师的皇帝,最需要的就是一场战争,不仅用来震慑边疆,也是为了坐稳自己的皇位。”
“毕竟,漠北的危害,洪武一朝没有彻底解决,建文一朝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这个时候,若是永乐一朝解决了……那么他的威望在大明将会达到一个恐怖的程度。”
“可谓真正的民心所向,天命所归!”
朱棣虽然是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进入南京,意在帮助建文帝清除朝中奸佞小人。
但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这特么就是赤裸裸的谋反。
而自古以来,当一个皇帝想要坐稳屁股底下的皇位时,大多数都会选择对外作战,以此来获得功绩。
当然,
作战也是帝王最简单、最直接、最暴力获得功绩的手段,没有之一。
丘福听着陈羽的分析,心中很是认同。
他也算是永乐帝最为亲近的人之一,对于永乐帝的想法多少也知道一点。
永乐帝最在乎的,当属得位不正。
所以,迫切的想要做出一点功绩来证明自己。
可无论是编纂永乐大典、修建运河、迁都、下西洋等等,都是大工程,不是一年半载可以见到成效的。
见效最快,当属对外作战。
陈羽也好久没有与人一起畅聊国政大事,再加上喝了一点小酒,一时之间也来了兴趣,他继续说道:
“其实漠北的鞑靼整体国力是远远不及大明的,之所以在永乐帝登基迫切找人开刀之际,不断的纵容下属劫掠大明边疆,也属无奈之举。”
“如今的漠北,看似鞑靼、瓦剌、兀良卫三分天下,但元末王庭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也就是如今草原上有一个公认的可汗。”
“但这个可汗看似是漠北的共主,可手中的权力却非常的有限。”
“所处的局势,虽然差可是却比曹操囚禁的那个大汉皇帝好一些。但当初刘彻也采用了一系列的办法想着夺权,这位草原的大汉就更不用说了。”
“怎么说对方也在华夏这片土地上进修过,懂得一些老祖宗的一些计策,比如逐个分化,从而慢慢的发育自身。所以这位大元的可汗,联合瓦剌、兀良卫打压剥削鞑靼,鞑靼名义上还不能反抗,若是反抗了,那就会被整个草原当做敌人。”
“只能忍,有句话说得好,忍一忍,上面的人继续吃好的穿好的,但是最终苦的却是下面的人,若下面的人过不好,心就散了,所以鞑靼的才会纵容下属劫掠大明,用来弥补损失!”
陈羽顿了顿,继续说道:
“当然,那个时候处于靖难时期,大明内部自顾不暇,对于边疆的抵御自然差了许多,可你要知道,战乱必将导致天地荒废,也就是说,不仅人在这种情况下在大明吃不饱,就连蝗虫也是同样的道理。”
“人吃不饱,易子而食的情况就会发生;蝗虫吃不饱,就会迁徙,也就是往北飞。”
“靖难间接导致了鞑靼所处的草原发生了蝗灾,所以哪怕知道永乐帝登基,鞑靼也只能对下属侵扰大明边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草原减少了,牛羊的数量自然就减少了,这个损失,总要从其他的地方补充回来。”
话到此处,丘福主动接过了话茬说道:
“所以对于鞑靼来说,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补充因蝗灾损失的办法,只有从大明身上谋好处!”
陈羽点了点头,赞许的说道:
“不错,就是这样,鞑靼距离大明最近,损失巨大,再加上永乐帝登基之后,大明军队的注意力,又再次来到了边疆,那么对于鞑靼这种依靠草原吃饭的游牧民族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性的打击。”
“所以,趁着此次在元大汉的授意下,瓦剌、兀良卫大概率会坐山观虎斗,而大明可以趁鞑靼内部发生的重大变故,一举作气,先灭掉漠北三分之一的势力。”
“漠北三方势力,没了三方犄角之势,后续的征伐,也会容易很多!”
丘福在一旁听的嘴巴微张,酒意也因这一番话,消散了不少。
他感慨道:
“所以,大明会趁鞑靼病,要鞑靼命。唉,若是冬日晚一点来就好了,可以早些消灭鞑靼。”
陈羽闻言摇了摇头说道:
“蝗灾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的天灾,可冬天的大雪,同样如此。”
“战场上的战机总是稍纵即逝,可若是冬天在削弱鞑靼一次,全面开战后的胜率,不就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许多。”
丘福听的连连点头,陈羽的一番分析,全部都很准确,与朝中做出的战前分析,几乎相差不大。
蝗灾,雪灾,二者对于鞑靼的打击是巨大的,短时间内不可能恢复过来。
但也不是说完全恢复不过来。
而是需要时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由此可见,野草生命力的顽强。
草原上那种地方,什么都不多,就是草多。
只要给鞑靼一点时间,饲养牛羊的恢复,那是相当的快。
因此,朝廷经过一番分析之后,在靖难刚刚结束,国力尚未恢复之际,就对鞑靼用重兵,绝对不是头脑一热而做出的决定,而是深思熟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