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不合群
蓝天冰牛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2章 不合群,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蓝天冰牛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听要参加早宴,在场的一众贡士情绪顿时高涨起来。
要知道,科举创办的意义,是为了能够让天下有能力的寒门,有一个步入朝廷的机会。
无论隋朝还是如今的大明,来参加这些科举的考生,家中大多没有什么过硬的背景,哪怕有的人家中小有资产,可论其背景,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寒门。
对于那些家庭背景深厚,定不会让家中子弟,跟着那些寒门一道在经史子集的路上,卷生卷死。
这种家庭,一般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为其安排好了未来的道路。
毕竟,
科举只是大明入仕途的其中一条路径,而且还是最窄的那条路径。
如荐举,在永乐时期仍被广泛使用。
地方官员或京官可推荐人才,经考核后授官。永乐帝曾下诏要求“中外诸司,凡有贤才,具实举荐”,被荐者多担任地方知州、知县或六部属官。
说白了,只要你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就可以通过关系走后门,步入仕途。
当然荐举也只是普通权贵的仕途道路,还有更高一级的——荫叙制度。
该制度明确朝中权贵可以凭借品级和功绩,为子孙争取入仕资格的制度,体现了对官僚集团的优待。
所以,
科举的这条晋升道路这么窄,除非权贵子弟吃饱了撑的,否则谁会去整日挑灯苦读。
因此一众寒门贡士,在听到能够参加朝廷安排的早宴时,这让他们第一次真实的体会到了上岸的快感。
一时间各个精神抖擞。
仿佛大早上,扛着冻等会元队伍几个时辰的不满,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所有贡士中,最好的家庭也就那样,但绝对没有进过皇宫。
他们心中对皇宫这个大明的政治、权力中心里面到底是什么模样,都纷纷充满了强烈的好奇。
虽然在大明只要取得了贡士的称号,哪怕殿试表现的不佳,也可以入仕途。
但大明时期与隋唐时候的贡士分配不同。
这个时期的贡士参加完殿试之后,六部中需要人手他们就去报到之外,其余人等几乎都待在翰林院进修。
等到褪去了参加科举的那一层书生气息,也可以理解为褪去了大学生身上的那股天真、无邪。
这个时候代表着你真正从一个书呆子,过渡到了打工人。
然后就可以给你安排职位了。
而这个职位,一般是你这段时间在翰林院的表现。
若是表现不好,当然是继续留任。
翰林院这个部门,其实不能算是真正的朝廷机构。
它存在的本质,是为皇帝掌管文书的地方。
所以,对于这些寒门来说,考上了贡士并不代表着将来就一定会出人头地、步步高升。
皇宫中一生得不到重用,原地踏步的贡士,多如牛毛。
这一批贡士也清楚这点,但对于目前的他们来说,能够取得贡士的成绩,已经是祖坟冒青烟的天大喜事。
进入皇宫。
朱红宫门如巨人的双臂轰然展开,高逾数丈的门槛横陈在前,仿佛在无声诉说着皇家威严。
跨过门槛,迎面便是一道汉白玉雕琢的御道,两侧栏杆上的螭首栩栩如生,口中衔着的明珠在阴影里若隐若现,恍若活物;沿着宽阔的甬道前行,两侧宫墙高耸,墙头的琉璃瓦在风中折射出七彩光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