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利益分配
蓝天冰牛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8章 利益分配,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蓝天冰牛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且将来精盐生意的规模,肯定会继续扩大。
朱棣想了想说道:
“陈兄弟,说起那个精盐生意,我来给你汇报一下目前的产业情况吧。”
“精盐生意最开始在京师这一片地界贩卖,自打出售的那一天起,生意就好的不得了,压根不缺买家,每天都会源源不断的产银子。”
“不仅如此,自打山东、河南发大水的那次你推出的用精盐贸易,进行到以工代赈,不仅解决了赈灾中的难民问题,而且还成功的将精盐生意扩大到了全国。”
“最近这段时间,我也在忙着打造全国精盐生意的制造基地。到时候,陈兄弟,你手中那个叫做什么化学用品的材料,也要扩大规模才行。”
“如今海外商邦不断涌入京师,他们也看中了其中精盐生意的庞大利润,想要作为转手商,将精盐贩卖到海外。”
“但那些都是后话了,前景非常好就是。再者,之前我给你的精盐生意利润,只有京师这一地,其余地方,多半用于赈灾与当地产业建设,等今后,利润方面……”
朱棣话说到这里,陈羽直接出言打断道:
“老朱,精盐利润分配方面不变,我还是只要京师这个地方的利润,两成足以,至于大明其余地方,还有海外的利润,我统统不要。”
“其实,精盐生意方面能够取得如今的可观利润,最大的功臣不是我,而是老朱你,若不是你,恐怕这精盐生意早就胎死腹中了。”
最开始陈羽提出精盐生意的时候,他出技术,老朱出人脉、渠道。
陈羽一开始做的时候,就担心其中的庞大利润,会遭到一些权贵的眼红,也想进入其中分一杯羹,或惨遭吞并。
所以他一直劝告老朱,不要将精盐生意做的太大,范围尽量控制在京师,而且还要拿出大量的利润,用来打点。
刚开始的时候,精盐生意进行的还不错。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羽渐渐感觉到了不对劲。
太顺利了!
不错,就是太顺利了。
顺利的让陈羽感觉非常不合理。
陈羽想象中的麻烦,一件都没有遇到,更没有什么权贵想要插手精盐生意的想法。
不合理!
而打消陈羽疑虑的,却是那次的精盐赈灾事件。
让陈羽以为傍上了皇家,有了一个皇商做挡箭牌,所以没有人敢动。
但若细想的话,不合理的地方还是很多。
毕竟皇商不是皇家,只是披上了一层虎皮而已。
这层虎皮顶多挡得住‘苍蝇’,但是挡不住‘猛兽’。
虽然不合理,可陈羽每个月都能领一大笔钱,慢慢的疑惑就这样消散了。
现在看来,这特麽哪里是没有人惦记啊,你丫的惦记也要有命啊!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可若是真龙,十头地头蛇也给你压的死死的。
毕竟,在古代这个皇权大于天的时代,谁敢不给皇帝面子?
更何况这个皇帝还是一位马上皇帝!
所以说到底,精盐生意其实多亏了老朱这层皇帝的身份才是。
毕竟,这种利润大、涉及广的生意,一般人压不住!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许多牛逼的企业,都是国资背景的原因。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哪怕陈羽手中握有技术,可没有老朱的政治资源,精盐生意,根本不可能存活。
按照以往的利益分配,陈羽哪怕仅是收去京师一地的精盐利润,也可以有几万两银子入账,这一笔钱放在后世,相当于一个月什么都不用干,几个亿就到账了!
爽,非常爽!
但如今随着老朱的身份曝光,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事情,都需要说开。
就像精盐生意。
随着几个月的准备,精盐生意不久就会推广全国、进而推广全世界。
以陈羽对老朱的了解,多半会进行五五分,但哪怕自己仅仅只是占据一成,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实无论哪个朝代,当一个人月入一个亿以上时,在此基础上,哪怕再如何增加收入,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所以陈羽对于更多的钱,实在无感。
毕竟,和珅被抄家时,家中所出来的家产,相当于当时大明国库的十倍有余。
可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陈羽一番斟酌之后,选择了有限的利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