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8章 闭门羹,公主升职记,鎏伊,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奇先生点点头接过张捕头的话头解释道:“因为早年间官匪勾结,当地的富商与乡绅每年都会给这些山匪进贡,换取家人的平安。”
陈诚听到这怒不可遏道:“岂有此理,这不是与贼为伍,那这些富商不应该更加痛恨这些山匪才对,为何对我们避而不见?”
奇先生苦笑摇摇头道:“此言差矣,这些山匪为了能拿到这些富绅的孝敬,这些年还算守规矩只要是给了银子,就相安无事。”
“对于这些富绅而言,不过是每年多耗费一些银钱罢了,相比之下,这些富绅对朝廷的不满,恐怕比这些山匪更甚。”
“简直倒反天罡,与贼为伍,无异于与虎谋皮,他们还真以为那些山匪拿了银子就会守规矩,若不是怕事情闹大引来朝廷围剿,这些山匪不把他们生吞活剥了,老夫跟他们的姓。”吴家主终究没忍住骂出口。
吴家主于官场沉浮数十载,什么官商勾结龌龊手段没有见过。
只需奇先生稍微一点拨,立马明白这中间的利益纠葛。
早年间这些山匪不成气候,躲在山上偶尔出来拦路打劫一下。
这种小团体的山匪处理是最麻烦,人数和造成的危害太小,上报朝廷也不会得到重视,也就不会劳民伤财派兵过来围剿。
让官府自行组织人手上山剿匪,山林那么大就县衙那点人手,根本封锁不了整个山头。
这些山匪一看官兵来了,立马溜的比兔子还快。
等衙门的官兵过来时,这些山匪早溜没影了。
而县衙的官兵也不可能一直在山上守着,那些山匪等官兵一走立马又溜回来,该拦路的拦路,该打劫的打劫。
这时候只要山匪机灵点,找关系拿银钱打通县太爷那边的关系。
打又打不死,赶也赶不走,那还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私下达成默契,只要能维持表面和谐。
对县令来说既有政绩又有银子收何乐不为呢。
上梁不正下梁歪,县令都被收买了,那些富绅只能跟着乖乖掏银子。
现在这些山匪投靠了叛军,自然是想要能拉拢多少这些富绅。
别的不说,这些富商油水足,随随便便一出手他们的粮草说不定都不用愁了。
山匪自然会第一时间去和这些富绅谈判,若是此时站队他们这边,许诺高官厚禄给他们。
那些富绅自然不是傻子,山匪说什么就信。
但他们自然也有他们的小算盘,这些山匪虽然有诸多问题,但有一点好,那就是他们只要银子,银子给够,其他事他们一概不过问。
而朝廷这边,自从女帝上位以来颁布了多条律令。
其中不允许民间借贷印子钱,利息如果高过官府当铺的利息,一律无效,只需归还本金利息不用给。
而且现在官府竟然以粮代银钱,无偿借给那些贫民。
此条例一出,这不是要断了他们这些富绅地主的命根子。
早年间他们父辈都是靠灾年借粮给那些贫民才积累的财富,现在一纸圣命下来。
他们损失巨大,要是换算成银钱,够给现在山匪十几年的孝敬银子。
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们岂不是要坐吃山空。
光靠每年田地里收上来粮食和租金能有几个钱,这一大家子吃穿用度都是一大笔开支。
他们真正能赚银子机会,就是丰年的时候低价收购大量粮草囤积。
等到灾年的时候,那些泥腿子过不下去,开始抵押田产换取粮食,这田产一旦抵押,高额的利息根本不是这些泥腿子能偿还的起。
换不上那他们要是想活下去,就要买儿买女,到最后富绅地主们就可以用很少的粮食,吞并掉这些农户的田地。
让他们沦为自己的佃农,一辈子在田庄上种田偿还债务。
所以对这些富绅地主们来说,荒年灾年对农民来说是灭顶之灾,对他们而言是发财的好时机。
断人财路无异于杀人父母。
比起那些敲诈勒索的山匪,断了他们财路的朝廷更可恨。
若顾忌这朝廷在边关的大军,这些富绅地主们早就明目张胆加入叛军,哪还会这边躲躲藏藏。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富绅地主们不到万不得已,还真不敢跟朝廷翻脸。
这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明面上两不相帮,但暗地里偷偷资助叛军。
这样做虽然会得罪朝廷派来的大臣,大不了事后他们拿些银钱补偿修复就好了。
朝廷做事要脸面讲大义,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就算找到证据了,他们也大可以推说是早年间官府不作为,他们也是受害者,逼不得已这才花银子保平安。
岂能够以前朝之事来问责当下!
至于叛军那边,万一真的赢了!
那一切都可以回归原样,他们可以继续放印子钱,收割那些泥腿子。
吴家主气的心口疼,简直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这奇先生也是,干嘛不早点说,害他平白闹了笑话。
奇先生注意到吴家主埋怨的小眼神,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解释道:“大人目光如炬,洞察秋毫,属下此前也只是心生疑虑,怀疑那富绅与叛军有所勾结。”
“经大人此番试探,足见这富商与山匪之间肯定有猫腻。”
吴家主下意识挺了挺腰,说的对他是察觉到异常,特意过去试探的!
“富绅对本官避而不见,可见是做贼心虚,尔等要好好查一查这富商,若是真与那叛军勾结,立马拿下。”吴家主煞有其事总结道。
陈诚、张捕头、奇先生三人互相看了看,很有默契抱拳行礼,异口同声道:“大人英明!”
吴家主低头给自己顺了顺气,随意晃了晃手。
见吴家主脸色终于好看了点,三人同时松了口气。
刚刚吴家主虽然极力保持平静,但明眼都看的出吴家主羞愤欲死。
再不给他老人台阶下,他们真怕这位帝都来的大臣,一个想不开直接跳河自缢。
都说读书人脸皮薄,没想到这么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