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6章 风云变化(十四),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竹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更何况……”那人这回自己也晓得接下来的话有些难听,声音更小了,“以前选官,总归是世家子弟,这些子弟虽说不事生产,不一定懂民生,但好歹自幼不缺钱花,不缺饭吃,当了官,也不会为了一点银两,将百姓家的地皮都刮三寸。”

“但咱们如今科举……多少寒门子弟,穷得都要当裤子了,寒窗苦读,一朝得势,哪怕是做个县官,都要将自己这些年读书花的钱刮回来。”

“荒唐!”有人忍不住怒喝,“这么说,科举是错的?察举才是对的?!那为何它们亡了?!”

那人:“这倒不是,那学生说,阮地那边的先生说,科举制比察举制进步,因为没了分封制,读书人就没了出头的路,如果不科举,那么就会像秦朝一般,哪怕打下了六国,六国人仍不心服!因不是六国百姓不心服,是六国的士人不心服啊。”

“所以汉朝明明继承了许多秦制,却又恢复了分封,朝廷官位有限,只能大开方便之门,叫士人们还有官位可图。”

“只是如今没了士人,却有儒生,说一千道一万,儒生也是要吃喝拉撒的,不当官,怎么挣钱?读了十几年几十年的书,白耗费钱和心力?”

“但……科举制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已经无法革新了。”那人小心翼翼地说出了学生的总结,“他说,阮地培养官吏,用的是另一套东西,学生们识得了字,知道了道理,这才只是第一步,他们之后要看要考的,是民生经济的学问,当官也都是从吏做起,再没有一朝金榜题名,坐几年冷板凳,便能成为一洲主政大臣的事了。”

几人先骂:“真是荒唐!可知多少贤臣能将都是科举出身?便是有几个眼皮子浅的,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小人物!”

“只说这些奚落咱们罢了!”

可一转头,有人叹了句:“倒也不是没有道理,贤臣能将能出几个?反倒是小人真正管着民生,贤臣良将啊,都在临安,外放出去的那些……哎!不提也罢!”

有些人,没有眼色,又没有本事,却也没有错处,在朝廷上碍圣人和大人们的眼,就外放出去,说是历练,实则一辈子也别想回临安了。

可——他出去之后,刮不刮地皮,收不收孝敬,又有几个人管?

只要没闹出民变,他这个官能安生做到老。

如今朝廷里,做实事的又有几个?站队才重要,一个儒生考出来,不想拜个门,给自己找个“爹”,怎么在官场上混?只要设几道坎,他便晓得轻重了,没人相帮,在临安寸步难行!

几人冷静下来,都低头喝茶。

“这话,不能跟圣人说……”

“只要还没到国破家亡的时候,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都要有个数。”

有人苦笑一声:“就算知道了阮地的做法,难道我们还能学吗?让女子任官,行!我们也能做,挑些家世清白,家学渊源的女子为官,这不是难事,但——真学了阮地那一套,圣人在哪儿呢?”

“圣人没了威严,咱们……咱们又算什么?”

他们分享着皇权,钳制着皇权,他们不能没有皇权!

他们的一切权力来自于皇帝,真学了阮地那一套,皇帝还有什么用?那些识得字的贩夫走卒,那些有能力组织生产的人,还肯听命于一个要民脂民膏供养的皇帝,还能眼睁睁看着皇家支国库里的钱修自家的园子吗?

所以……只要阮军还没打过来,只要朝廷的架子还没塌,他们就还得演一出海晏河清的好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诸天之开局下乡当知青

肥猫闯天涯

港城之开局怒赚十亿

火星卫士

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

易小文

许你鲜衣怒马

勐巴娜西猫

超时空之,可爱小兕子

蒋的不错

全民觉醒:你管死灵法师叫骑士?

龙纹小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