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8章 向大海要粮,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种菊南山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众人忙站起来行礼,张蔷走到主位上坐下,受了众人一礼,这才说道:“都平身吧,今日召集大家来,只讨论一个问题:如何渡过粮食危机?”

众人知道太后还有下文,都不出声,一边翻开议题题纲,一边等待。

果然,张蔷接着说:“北直隶今年的夏粮欠收,地方官的免税申请,本宫已经批了;

另外,陕西督粮参政洪承畴上奏说,官府的常平仓已经空了大半,要求停止赈济灾民;

还有,在陕北赈灾的吴牲和几位御史,要求朝廷加拨赈灾银,或是加运粮食过去……”

她指着桌子上的一摞折子,又道:“这些,都是这个月收到的,汇报各地灾情的折子,汇总为一句话,就是大明缺粮,各位讨论一下,有什么办法,让百姓填饱肚子?”

三辅袁可立,还兼着兵部尚书的实职,他首先发言:“满承畴的提议是对的,为了保证延边三镇的粮草,陕西的常平仓不宜再放粮施粥。

臣建议移民就粟,将陕北的灾民,迁移到汉中就食……”

户部尚书郭允厚提醒他道:“汉中去年也遭了灾,夏粮收了四成,秋粮颗粒无收,迁民去那里不合适,要迁的话,就要再往南,越过秦岭,迁往巴蜀。”

众人沉默,缺乏食物的灾民,如何翻得过三四百里宽的秦岭,就算翻过了秦岭,又如何走得过猿猴愁攀援的蜀道?

才回朝堂不久的次辅韩爌,却支持袁可立的移民计划,他说:“其实大山里,有比平原上更多的食物,只是凶险些。”

礼部的温体仁,自从上次被张蔷呵斥后,一直在找机会扭转在太后心目中的形象,他说:“上古先民,都是生活在山林里的,男子打猎,女子采摘,人类才延续下来,依本官看,迁民众入汉中不可取,迁入秦岭山内,倒值得考虑。”

好嘛,这是要让灾民重返森林,回到上古时代,从虎豹豺狼口中抢食。

张蔷点评道:“三位讲的,也是一条赈灾的办法,本宫却觉得,既然我们可以向大山要粮,为何不能把目光投向大海,向大海要粮食?”

啥?众人一下子愣了,向大海要粮?海里有粮食么?是的,海里有鱼,但海里还有倭寇!

孙承宗提醒她:“太后,大明历来禁海……”

张蔷点点头,用手里的炭笔,敲敲桌子,沉声道:“本宫知道,朝廷为什么要禁海?皆因国初时有赵士诚、陈友谅余孽逃到海上;到武宗、世宗时期,又有倭寇自海上来,袭扰大明沿海;现在,南海上又来了更厉害的佛朗机人。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咱们禁海,倭寇就不来了么?佛朗机人就不来了么?反而因为我大明防弃了海疆,倭寇海寇,来往更方便了。

正所谓寇可往,吾也可往!

大家知道么,海里有丰富的食物,单单是一头鲸鱼,就重达五六百石,够一个村子吃上一个月的,还是肉类!”

在座的重臣们,都惊下了下巴:如此大的鱼,怎么捕捞?还有,太后是如何知道的?

张蔷笑笑,点着钱陞道:“这位钱先生在江南,定是听过海里的这种大鱼吧?”

众人都转头望向钱陞,他赶紧站起来,恭敬地说道:“回太后,草民确实听人提起过,海里是有这种大鱼的,珍贵的龙涎香,听说就是这种大鱼的涎水结成……”

工部李从心感叹道:“捕捞如此大鱼,得结多大的网?”

钱陞忙道:“回大人,听说爪哇国的人,用钢叉将大鱼在海里杀死,再用船拖回岸上切割,不用渔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玄幻,仙帝也是我弟子

包菜回锅肉

济公传奇

王钟亭

元泽时,梦云起,思澜归

遗失的公主大人

我的娘子是穷鬼女帝

凤闲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恭禧发财

精灵:刚成馆主,希罗娜向我求婚

飞鸽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