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很浓很浓的杀意!
我吃烤地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4章 很浓很浓的杀意!,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我吃烤地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距离皇城太阿宫仅仅三四条街,极有名气颇为繁华的朱雀大街,偌大的楚国公府却是大门紧闭。
没有了往日官宦贵胄争相拜访门庭若市的景象,只有侧面开了一道小门,偶有几个丫鬟下人低着头进进出出,采买一些肉菜物事。
以及中门正上方中央,那块天子御笔亲赐的牌匾上,“大康文圣公”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在寒风中闪着金光。
可即便如此,府门外却早已是人满为患水泄不通,好一片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
密密麻麻挤满了人,目测竟足足几百人之多。
汇聚在此的,绝大多数,皆是这附近一带所居住的,最为寻常的百姓。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身着绸缎绫罗的商贾富者,有头戴青灰小帽的走卒贩夫,也有衣衫褴褛难以遮风的工匠农夫。
乌泱泱将这宽阔大街,挤了个水泄不通。
一个个或捶胸顿足交头接耳议论,或唉声叹气满面悲怜,或激昂愤慨声声谩骂。
“哎,苍天无眼,苍天无眼呐!”
“咱们谁人不知,王大人可是个天下难得的好官,咱京城的老百姓,谁听了他的名号,不得竖起大拇指夸赞几句……”
“别的不说,就当年皇太后寿辰,那么隆重的天家盛典,仅仅为了替澄州府那些被洪水淹死饿死的百姓伸冤,竟敢冒着掉脑袋的罪名,当众顶撞皇太后,逼着太后亲自下旨,将那曹参黑心狗官下狱治罪,就这份魄力胆子,咱大康朝有哪个当官的比得上?”
“更别提这几年,王大人做了那礼部尚书,惩治了多少狼心狗肺活该杀千刀的贪官,大快人心,咱老百姓谁听了,不得喊一声痛快?”
“可怎就落得眼下这么个下场……”
与此同时,人群中有个衣着单薄破烂三十岁左右的汉子站了出来,情绪说不出的激动愤慨,高声嚷嚷“是啊是啊!这位老哥说的对啊……”
“我张大牛就是个糙汉子,没读过书,斗大的字不识得几个,这辈子自注定只能在作坊里卖力气勉强过活,也讲不来什么大道理,可就问问在场大家伙,街坊邻居的,咱们谁没受过国公府的恩惠?”
“谁家有老人伤了病了,没钱请大夫拿药,是国公府派丫鬟来,送上二两银子。谁家遇上灾荒,揭不开锅饿肚子了,也是国公府送来些吃食粟米。谁家房子塌了漏了,但凡让国公府几位主母活菩萨知晓了,也定会叫几个粗壮护院来帮忙修缮……”
“虽国公府的人,嘴上说着,都是暂时借给大家的,可咱们谁心里不清楚,那是国公爷与几位主母,给大家留着面儿呢。”
“别的不多说,就我张大牛,死鬼老爹走得早,上有个瘫了几年的娘,下有个瘸了腿的妹子,吃不饱穿不暖的,年前好不容易有人说了媒,说了个不嫌咱家穷的婆姨……”
“可谁曾想,家中实在揭不开锅,别说什么操办酒席,就连三尺布五斤面的聘礼都拿不出来。”
“而最后,还是国公府的大主母听说了消息,派人送来了几锭银子,二十斤米面,还有几斤肉菜,说是贺喜,送的礼,才让我顺顺利利把婆姨讨了回来。”
“就这份恩情,我张大牛记一辈子。”
“不仅如此,因为实在心中感激,一个不懂事,找人带了个话,请大主母前来吃喜酒……”
“谁知道,堂堂国公府的大主母,听说还是朝廷的什么诰命夫人,吃皇粮的,四品以下的大官见着都得行参拜礼的,多么尊贵的身份?竟还真领着两个丫鬟来了!”
“且也一点不嫌弃咱家房子烂地头脏,不嫌咱家饭食粗劣,酒席上连张像样的桌椅都没有。”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吃了点饭菜,再逗留了一会儿,便打道回府了……”
“可我张大牛,这辈子都没这么长脸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