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1章 蹊跷的乡政府书法比赛,双桥,文成公主,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山湾乡文化站的书法比赛有大批村民围观,有市长祁连雪,县长何惠民助阵,规格升至了一级。
山湾乡派出所只有两个人,无法维持秩序,幸好双桥镇派出所所长冯大田领着五个同事赶到了山湾乡,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派出所长冯大田的职责就是维持好秩序,让无关人员少接触市长。
山湾乡政府是人多而不乱,有序的围观在文化站周围,给选手让出了一片空地。
又上来一拨业余选手,唯有一个老者就是喇嘛村村长王永民的父亲,王老汉走上台来,铺开洁白的宣纸。
本来王老汉对山湾乡政府胡麻种植颇有微词,借书法比赛写几个字,发泄不满,写“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
可是在这种场合王老汉并非圣人,在宣纸上龙凤飞舞写下了“村民如耕牛”行草。
市长祁连雪大惊,业余书法都是正正规规唐楷书,要写行草,先从唐楷入手,后学魏碑, 难度极大。
市长祁连雪也禁不住叫好,这个“牛”字写得好,一竖,不轻滑,不飘弱,有沉着、凝重、苍劲的效果。
最大的事实,民间有高手,面对市长祁连雪的点评,俨然是内行。
一幅好的书法 看的是整片,再是局部 ,要有行云流水的感觉 ,欣赏书法就是看整片的气势 。
写得好,点评的也好。
县长何惠民带头鼓起了手掌。
现场一片掌声。
市长祁连雪也是兴趣所至,又多讲了两句,这几个字寓意也深刻,“村民如耕牛”。一步一回首。
我们都是犁地的牛,工作不同,性质相同,都是为村民工作。
这样的文化要推广出去,这位老者的书法书体纵横而不意乱,洒脱而不放纵,气势流畅,遒劲有力。
就是放在金城市也是一幅难得之作。
市长祁连雪又点评了一番。
时间不多了,你们继续比赛。
何县长,我们到喇嘛村看看胡麻种植情况。
市长祁连雪恍悟,他还有职责。
祁市长也给我们写几个字,村民欢呼鼓掌,祁市长你就泼墨挥毫。
我们听说你的字,在金城市文化馆也有留存。
县长何惠民谄媚的讨好说。
这种时候市长祁连雪春风得意,写什么呢?
你就写“喇嘛村胡麻经济种植区”。
山湾乡党委书记铺开了宣纸,乡长高胜天抱着,呈绿色,酷似薄云晴天,石质温润如玉的砚台放在桌子上。
县长何惠民亲自将墨汁倾倒在绿色的砚台里。
“你们这是难为我,让我出丑。”
市长祁连雪说着走到桌子上,用墨条抹了几下砚台的墨汁。
他拿起了毛笔,沾满了墨水,然后在砚台边润润毛笔,毛笔一横,倾泻在纸上“喇嘛村胡麻经济种植区”。
跃然在宣纸上整幅作品显得雅洁、舒展、清峻、秀逸、雄浑。
显示出汉字的方正美、韵律美。
好,祁市长写得好,一片啧啧声。
祁市长的字师法传承古人,又不失传统,好字。
王老汉这样评价祁连雪。
祁连雪知道他的字写的很一般,就是模仿古人,没有创新,能在这种场合,写出这几个字也是很有气势,也给市长祁连雪增加一层神秘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艺无止境,西河县山湾乡村民是我的老师。
“献丑了,大家不要见外。”
市长祁连雪谦逊说着,但他心里有一种自豪感。
他内心里窃窃自喜,在官场上能写出一幅妙笔生花的字恐怕没有几个人。
我是一个西河人,土生土长在农村,我愿为西河文化的发扬光大,尽一点微薄之力。
这次调研,让金城市长祁连雪赚足不少人气,得到了村民的好口碑。
市长祁连雪是一个平易近人,博学多才的好市长。
村民并不知情,市长祁连雪来西河县调研什么?
喇嘛村胡麻种植已有好几年的历史,山湾乡党委书记杨林,乡长高胜天悬着的一颗心安然的躺在心脏里。
县长何惠民也是捏了一把汗,幸亏有惊无险。
以后山湾乡书记杨林,找了一块巨石“喇嘛村胡麻经济种植区”,竖在在最显眼的位置。
金城市长祁连雪内心有个忌讳,就是不愿去贫困的人家,不是歧视,而是镶刻在童年记忆中那种痛苦说不出来。
贫穷如麻绳束缚着他全身,童年没有在贫穷生活下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市长祁连雪虽然书法比赛,耽搁了调研的时间,他还是要到喇嘛村周边看看。
喇嘛村蓝盈盈的胡麻花已经落败,胡麻原茎叶从翠绿变成微黄色,丰收已成定局,他看到这种场景,欣喜于色。
他叮嘱县长何惠民:“农业有它的特殊性,必须适合地域特色,不要强迫村民种植,要引导,有效益村民才会种植,不要搞一刀切。”
是,我们正采用引导的方式,首先小面积推广。
我们引导喇嘛村与戈壁公司,签订了五千吨胡麻茎的收购合同,亚麻布是一种高级服装原料,种子公司提供了优质的胡麻新品种,产销不存在问题,效益可观。
我们估计喇嘛村胡麻茎亩产量400公斤,收购价是一公斤一元,胡麻籽亩产量90公斤,收购价是每公斤7元,两项合计,亩均收入1200元。
比种植小麦增收400元以上,种胡麻投入小于种植其他作物,增收效益十分突出。
在县长何惠明的谎言中,充分感受到人性中的扭曲变态恶毒。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人在做,天在看。
喇嘛村不是贫苦村,而是代替高城村,是一个背锅侠。
在生活中每当遇到不幸和灾难的时候,我们总是在为遇难者遭遇不幸者伤感难过落泪。
可作为旁观者,我们不知道这谎言伤害或毁灭了多少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