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高丽跪玺,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文不一,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地动山摇之间,冰层深处传来一阵玄鹤的哀鸣,仿佛是这片冻土在痛苦地呻吟。高丽王的虚影在冰雾中凝聚,他手中青铜“天符印”猛砸祭坛:“董贼!这冻土埋着檀君天神的三魂七魄!”印玺触及冰面的刹那,藏于地脉的三百里墨家机关城轰然显露——齿轮咬合声震耳欲聋,城中三百尊青铜檀君像同时挥杖,杖尖所指处,冰层竟裂出九道深渊,渊底浮出浸泡汞液的古朝鲜方士尸骸,手中《河图洛书》仿本突泛青光!

“坎位地裂,焚书!”

贾诩的碎玉卦盘扎入震位,玉玺紫芒逆冲星图。方士尸骸突然调头反噬,将守城残兵冻成冰雕。吕布的画戟劈碎三尊青铜像,戟尖寒光却骤然凝滞——第四尊像胸腔炸裂,藏于其内的三百只“蚀心蠹”破膛而出,虫腹金粉绘着的竟是乐浪郡故地的核心龙脉!

“弦断!”

蔡琰的焦尾琴七弦齐崩,断弦如银蛇窜入蠹群。琴腹暗格弹射的“定魂针”没入天符印裂缝,针尾拴着的《大风歌》残卷遇毒即燃。火光中浮出箕子虚影,他手中的青铜簋猛击某处暗桩:“跪玺非为服,诛心方断魂!”

高丽王突然撕开冕服,露出脊背纹着的《三韩龙脉注》:“这冻土跪的不是玉玺……是卫满当年未咽下的复国恨!”图中“董”字标记处炸裂,九尊青铜卫满像自冰渊暴出——像身竟是用汉四郡城墙熔铸,手中长戈劈落的轨迹竟与当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时完全重合!

董卓的赶山鞭卷住卫满像长戈,鞭梢紫芒映出戈柄阴刻的“汉属乐浪”篆文:“卫满老贼,你这戈倒是比朱蒙的骨头还朽!”玉玺之力灌入地脉的刹那,整座平壤城突然塌陷,三百口“殉国棺”破土而出——棺内浸泡汞液的卫氏贵族突然睁眼,手中紧握的青铜《汉四郡疆域图》竟与玉玺共鸣炸裂,将九尊卫满像硬生生压回冰渊!

五更时分,万籁俱寂,寒冷的夜空中回荡着阵阵鼓响。这五更鼓,犹如丧钟一般,宣告着冻土的死寂。

高丽王的残破冕旒,如同被遗弃的孤儿,孤零零地卡在青铜檀君杖尖。旒珠已被烧焦,那曾经闪耀着光芒的“檀”字,如今也变得模糊不清。然而,就在这焦黑的旒珠与玉玺之间,似乎产生了某种共鸣,仿佛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董卓的赶山鞭,如同一股狂风,卷起了半块天符印残片。残片在紫芒的映照下,显露出棺内的血篆。那血篆虽然模糊,但仍可辨认出其中的字句——“跪玺非为服,心诛方称臣。”

蔡琰的断弦琴,如同她破碎的心一般,缓缓沉入机关城的裂隙之中。她染血的指尖,轻轻拂过青铜箕子像,仿佛在触摸着那段被遗忘的历史。“这跪的不是印……”她喃喃自语道,“是朱蒙当年未斩尽的王气。”

而在地宫的最深处,祭天坛上的三百卷《三国史记》突然自燃起来。熊熊的火焰将这些珍贵的史册吞噬,只留下一片灰烬。然而,在灰烬之中,却隐约可见“海东天子”的字样。随着南方的乐浪故地传来的阵阵震颤,这些字样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扭曲,最终变成了“汉郡”的血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神豪:给帅哥花钱返现,逆袭人生

可爱又迷人的虾皮

再走一次修仙路

清静无为

田园出千金

寒烟遮月

穿越诸天,我的系统不对劲

十二月落笔

御兽狂妃:废材大小姐杀回来了

夜妆

一秒一个丧尸,合成天灾席卷世界

小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