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好消息
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3章 好消息,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且实话实说,国内这会儿的产品同质化特别严重,大家其实也都相差不多,都是人家老美和德意志或者小日子的东西。
“其实我们差的就是门路,上头没人儿,这要是有人支持的话,其实小日子要的那点技术费到也不算啥事儿。”
“我记着前面朱总他们不都来过厂里考察吗?还把你们加进了什么名单。是吧?我记着三峡那边就有你们哪。”
“没用。”张厂长抿了抿嘴摇了摇头:“咱又不能去找人家,也找不上,话是那么说了,具体怎么操作还不是下面这些人?”
“三峡好像没要你们的设备,是不?”张书记问了一句。
“刚开始说要,后来又说不符合工程需要,再后来又说可以要,反正反反复复的,到现在也没什么动静了,指望不上。
还说人家,”张厂长看了张书记一眼:“你们钢铁公司两个大矿山,买过我们东西吗?是我们质量不好还是怎么的?”
张书记摇了摇头:“那可别找我,那些东西又不是我们能说了算的,钱是我们掏,但是买啥不买啥能让我们说了算吗?
特么用的全是老美的东西,那一个轮胎就是一百来万,你不用?那车修一次就是几十上百万,能说啥?啥也不敢说。
再说说了也没用,平白无故的得罪人,下面那些基巴玩艺儿能折腾死你。”
两个人异口同声的叹了口气。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样的事儿在局里部里太平常了。简单点说就是你不用他们指定的东西那就是断人财路,那就是仇敌。
“我总感觉你俩搁这打配合呢,拿话点我。”张铁军在一边幽幽的接了一句。
张书记和张厂长都笑起来,张书记摆了摆手:“这个还真没有,就是就事论事儿实话实说,现在特么乱的……想想都泄气。”
“平常还都行呢,有时候明摆着是好事儿,就是给你卡着,就故意卡着你不让你办成,那才叫可恨。这也就是不能揍人。”
张厂长摇着头又长叹了一声:“其实说白了,上下都一样,哪也没几个好人,市里特么的那些王八犊子烂事儿也没少整就是了。
从你拿钱的时候一好俩好说什么都行,等你要花钱了要有事了那就一推四五六,你升不升级亏不亏损谁在乎?”
“都差不多。”张书记点了点头,扭头看向窗外:“现在想干点正事儿太难了。”
“重型现在如果设备升级的话,需要多少钱?”张铁军换了个话题。
“你怎么不问问我呢?”张书记笑呵呵的问张铁军:“我们这边不少设备都应该升级了,报告打了好些年了都,就是没反应。”
“你那个等一等,”张铁军说:“得等到这次股份确定以后,到时候投资公司这边可以倒逼一下,应该能行。”
钢铁公司的设备升级改造可不是小事儿,和重型这边完全是两个概念,那起码也是上千亿打底。
话说回来,一千亿很多吗?对于钢铁公司来说还真不多,两三年的利润,但是主要是你挣的钱你自己说了不算啊,那都是别人兜里的东西。
你现在要花那就相当于要去别人兜里掏钱,那人家能乐意吗?那肯定不能啊。
咱们上上下下的其实都是这么个事儿,都是这么个毛病,让你交的时候生怕你交少了,各种大饼画的满天飞。
等你要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多少都是多,你就不应该要。
其实不少地方都是这么垮的,设备太老化技术太陈旧,不是弄不出来,是没钱只能糊弄,过一天算一天。
“如果不考虑技术上的事儿……”张厂长琢磨了一下:“有个两千万足够了,现在关键是技术上的支出也大,小日子特么就不叫个玩艺儿。”
“他们净能干些粑粑事儿,”张书记说:“我们这边有不少事儿还不都是他们给整出来的。没招儿。”
“厂里有研发能力吗?”
“现在不敢说,”张厂长摇了摇头:“以前肯定是有,现在方方面面都在压缩,头一个就是研发这一块,不光是我们,哪都一样。”
“那技术的消化吸收呢?”
“这个组织组织还是没啥问题,都是老工人老技师,经验摆在那。要是再过些年呐那可就不好说了,现在进来的年轻人……不好说。”
“你们那关系户多不?”张书记问了一句。
张厂长嘿嘿笑:“那肯定是有,我要说没有你也不能信哪。但是照比你们那肯定是少,你们那关系户都要垛成垛了个屁的。”
张铁军看了张书记一眼,说:“上一次的事儿咱们就不说了,这次希望你认真点儿,关系户全部要考核上岗,不合格的都给我踢出去。”
“那可得得罪不少人。”张厂长吧嗒吧嗒嘴:“那谁不想啊,我巴不得的,不能那么干呐。”
张书记点了点头:“我明白,这次保证完成任务,我现在其实也到点了,得罪不得罪的也不那么在乎了。”
“我现在不敢这么说,”张厂长说:“我净说大实话,要是能把厂子从市里脱出来那当我没说。”
这个确实是大实话,如果厂子以后还是市属单位,那他肯定不敢把关系户都得罪了,那以后还混不混了?
张铁军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了,这事儿他现在也不好说什么,得等省里那边出意见,还得看宝马公司那边讨论的结果,有没有价值。
虽然他可以一言而定,但是事情就没有那么办的。
从市里到矿区也就是十来分钟的事儿,几句话的功夫就看到收费站了。
还行,一路上就掉了几个雨点儿,一直没下大,还是挺给面子的。
要下高速的时候,张铁军电话响,安保那边传过来消息,金坛市物资实业总公司的那个经理,陈建中抓到了,已经在带回来的路上了。
这个物资实业总公司是金坛市的县属企业,也是吃国家饭的,陈经理是副处级干部。其实就是原来的县物资公司。
他之所以胆子这么大,其实也就是依仗着这个身份,反正你也不能拿我怎么样。他也是在给县里做事的嘛。
人是悄悄抓的,再悄悄的带回来,可不敢声张,要不然估计那边能派县局过来抢人。敌之英雄我之仇寇嘛,反过来也是一样。
在这边他是个骗子,是行贿的犯罪人,但是在那边他就是功臣,肯定是要保护的。其实在某个层面上,就没有三观这一说法,都是歪扭的。
要不然哪里来的几千亿三角债?
“行,路上注意安全,人到了给我电话。”
“谁呀?”张书记问了一声。
“给白副总送钱的那个,抓回来了。”
“……那能行吗?那边市里能干?”
“放心吧,谁也跑不掉,这笔钱谁也赖不掉。”
张书记拍了拍大腿,对张厂长说:“看看,看看,这就是有人儿,要不这钱去哪要去?只能干吃哑巴亏。”
“你还是好好琢磨琢磨北台铁厂吧,”张铁军斜了张书记一眼:“合过来以后怎么安排怎么优化,都要提前有个方案。”
“这个交给我,出问题我提头来见。”张书记拍了拍胸脯:“妥妥的,只要上头同意。”
“我保留对你的怀疑。”张铁军撇了撇嘴,又接通电话。
这次是从克拉玛依打过来的。
“铁军,通知你一个好消息,碳纤维成功了,强度达到五百五,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扩展测试。”
“这还真是个好消息,恭喜你们。整个研发组每个人五万奖金,我等着你们后面更好的消息。”
不管是轰炸机还是战斗机,或者海基战斗机,机体自身重量都是一个大问题,它决定了飞机的载弹量和航程。
这两样直接决定着战斗力。
米格二十五打破了那么多的纪录,创造了那么多的成绩,为什么不能成为主力战机?太重了,载弹和航程都注定了它的命运。
而减轻飞机自重就离不开碳纤维。
这东西其实出现的相当早,是爱迪生的灯泡厂在一八七九年发现的,曾经用它来制作灯丝,直到被钨丝代替。
一九五九年,小日子的近藤昭男发明了基碳纤维制造工艺。
到了八十年代,两极竞赛嘛,碳纤维开始大量的被使用到航空航天领域,成为飞机的重要材料之一。
事实上,我们搞的也不晚,六十年代就开始进行研究了,到七十年的时候,虽然没像光刻机那么领先,实际上已经不比谁差。
但是因为当时搞了好几个小组,最后因为专利权属的问题争起来了,最后大家一拍两散,整个项目直接黄了。
事实可能更复杂,但大概就是这么个事儿,整个停了。
从八十年代我们开始琢磨引进,但一直也没能成功,再到九十年代我们已经远远的落后了,只能生产一些低端货。
其实这东西并不复杂,就是一个拉丝,编网,氧化,高温碳化再石墨化这么一个过程,现在小作坊都能给你鼓捣出来。
但是这层纸就是不捅不透,原来只是一个原丝我们就搞了二十年都没搞明白。
还有一个陶瓷合金,都是战机的重要材料。
这两样其实就和航母甲板似的,后来在网上一搜一大堆资料,材料配比给你写的明明白白的。
张铁军把陶瓷合金交给了沈阳研发中心,把碳纤维交给了克拉玛依农林牧园区的研究所。
陶瓷合金早就已经出来了,合金这玩艺儿有了方向其实搞出来特别简单,就是花点钱的事儿,这会儿已经建厂量产了。
碳纤维这边就稍微有些麻烦,需要反复的试验配比,反复的调试温度,不过不管怎么弄,能弄出来就是好家活。
只要东西有了,碳纤维的量产比陶瓷合金简单,当年研究生产这东西的厂子就在长春和沈阳,直接就能安排生产。
当然了,首先得把这两家工厂进行整合升级……也就是东方投资需要入股控股进行设备和技术的升级改造。
其实这两样东西在航母上也有大用,能省去不少的时间。
这真是个好消息,挂上电话张铁军嘴都合不上了,就是高兴。
“什么事儿这么高兴?”张书记问了一声。
“不能说,你们不能问。”张铁军咧着嘴摇头:“好事儿,大好事儿。”
“是好事儿就行。”张书记点点头,其实心里大约摸的也有个猜测,毕竟甲板合金就是交给他们弄出来的,也是列为绝密的东西。
“领导,咱们先去哪?”王志和问了一声。汽车已经下了匝道走到了枫林这里。
“直接去厂里,去细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