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赵小英有流产迹象,去嘉荫县保胎
宅女赵小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8章 赵小英有流产迹象,去嘉荫县保胎,囤积症患者穿到饥荒年代,宅女赵小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由三伯娘出面,赵小英出主意、投钱,收回成本以后,收益五五分账。三伯娘当然高兴,一分钱的成本不用出,就能五五分账了。
丈量好了荒地,办好了地契,三伯娘就派人去荒地那里建木屋去了,冬季不影响盖木屋。反正都是木框架的,不用水,不怕冻。
三伯赵远峰负责的就是守边囤田。他手下的兵都会种田。有了他们的帮忙,开荒更是简单了,不缺人工。缺的就是大牲口和犁田的犁铧,耙地的耙这样的大型农具。
赵小英跟三伯赵远峰说:“不能白用驻屯军,您看,是给他们开钱,还是给他们分肉?要是开钱,每天白天干活,晚上就能分钱。
要是分肉,得等到养殖场的猪出栏,得来年冬天才能分到肉。”
三伯赵远峰不懂做生意,他懂人心,不然怎么可能带这么多年的兵呢?
三伯说:“这样,咱们都给。驻屯军帮咱们干活,每天干活给开工钱,秋天再给分点粮食,冬天还给分肉!”
赵小英不得不佩服三伯赵远峰,拿捏人心这块是稳稳的。就这样,三伯定下了,干农活的时候,给每个干活的人人10个铜板一天的工钱。
到了秋天,粮食收获的时候,每干一天活的人,就能得到一天一斤高粱的额外收入。
到了冬天,分猪肉的时候,也按照工作的天数,分猪肉。每十天一斤猪肉。这么一加,合着每个人每天二十个铜板的工钱。
但是,赵远峰这么一操作,比直接给人20个铜板一天的工钱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