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闹不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2章 刘表的烦躁,三国之风起扬州,兜兜闹不闹,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时的江陵城内,刘表坐在议事厅的主位上,脸色铁青。他面前站着几位心腹谋士,个个面色凝重。
此刻粮草被毁的后果已然出现,城内大军人心惶惶,而城内的百姓也是人心浮躁不堪。
\"主公,城内粮草被烧,城外又有张固大军围困,形势危急啊!\"蔡瑁第一个开口,\"依我看,眼下不如从百姓和粮商手中征粮,先解燃眉之急,才能做其他的考虑!\"
\"不可!\"一旁的韩嵩立即站出来表示反对,\"此时强征民粮,必定会激起民变。依我之见,不如退守襄阳,那里粮草充足,城池坚固,足以与张固周旋。\"
刘表听后,内心一阵意动,襄阳城内此刻正是文聘在防守。城内还有三万大军。如果此时退往襄阳,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退守襄阳?\"就在刘表内心思索之际,一旁的蒯良却是冷笑一声道。似乎是对这个提议非常的不屑一顾。
只听蒯良继续说道:\"韩大人未免太过天真。张固既然敢来围城,必定在前往襄阳的路上也布下了重兵。况且,襄阳背靠南阳,只是荆州的一隅之地,就算前往南阳保全一时,等张固平定完南郡其他地方,还有荆南之后,独留一个襄阳还能支撑多久呢?”
韩嵩听后,立刻反驳道:“那依你之见,咱们该咋办。明眼人都知道。如今的南郡就是一片死地,根本守不下去了!”
蒯良冷哼一声道:“留在南郡和退守襄阳,不过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依我看,不如直接投降,或许还能保全性命。\"
\"放肆!\"刘表猛地一拍桌案,\"我刘景升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议事厅内顿时鸦雀无声。刘表环视众人,心中却是一片茫然。他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跑来:\"主公,不好了!城内粮价飞涨,百姓已经开始哄抢粮铺了!\"
刘表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晕倒。他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而这一切,都是拜那个叫张固的年轻人所赐。
刘表强撑着身子,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手指紧紧扣住座椅的扶手,指节发白,仿佛这样就能稳住自己摇摇欲坠的心神。议事厅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几位谋士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再轻易开口。
“主公!”蔡瑁见刘表神色恍惚,连忙上前一步,语气急切,“此时若不果断行事,恐怕局势会更加恶化!百姓已经开始哄抢粮铺,若不尽快控制,城内必将大乱!”
刘表缓缓抬起头,目光在蔡瑁脸上停留片刻,又转向韩嵩和蒯良。他的眼神中透出一丝疲惫和无奈,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
“蔡瑁,”刘表的声音有些沙哑,“你说强征民粮,可曾想过百姓会如何反应?若是激起民变,城内自乱,张固大军趁虚而入,我们岂不是自取灭亡?”
蔡瑁脸色一变,正要辩解,刘表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说。刘表的目光转向韩嵩,语气中带着一丝希冀:“韩嵩,退守襄阳……当真可行吗?”
韩嵩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襄阳城高池深,粮草充足,且有文聘将军坐镇,三万大军足以固守。只要我们及时撤离,张固未必能追上。即便他在路上设伏,我们也可分兵突围,总比困守江陵坐以待毙要好!”
刘表微微点头,似乎被韩嵩的话打动。然而,蒯良却冷笑一声,打断了刘表的思绪。
“主公,韩大人所言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蒯良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张固既然敢围江陵,岂会不防我们退守襄阳?他只需派一支轻骑截断我们的退路,而且张固手上的还不是轻骑,反而是强大无比的名叫玄铁骑的重骑兵,一旦出城,到时候只能被这只骑兵耗死!”
“到时候我们便成了瓮中之鳖!更何况,襄阳城虽然坚固,却是孤立无援,张固只需围而不攻,我们迟早会粮尽而亡!”
刘表的脸色再次沉了下来。他看向蒯良,语气中带着一丝怒意:“那你倒是说说,我们该如何是好?难道真要如你所说,向张固投降?”
蒯良毫不畏惧,直视刘表道:“主公,投降未必是耻辱。张固虽是敌人,但他并非嗜杀之人。只要我们肯降,他必定会善待主公及家眷。若是顽抗到底,不仅主公性命难保,江陵城内的百姓也将遭受战火之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