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平衡商业与质量的妙法
太难得了的炎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8章 平衡商业与质量的妙法,被打脸后,我靠歌词系统征服全球,太难得了的炎哥,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胡逸推开门的时候,工作室里的气氛那叫一个紧张,紧张到空气都好像能拧出水来似的。
陈女士呢,抱着胳膊站在窗边,后脖子那儿的碎头发被空调吹得乱翘翘的,就跟没梳理好的干草似的。
小周呢,蜷缩在转椅上,手指头无意识地在曲谱边缘抠啊抠的,原本好好的五线谱都被抠出了几道毛毛糙糙的边儿。
几个年轻的成员呢,缩在沙发角落里,眼睛在陈女士和小周之间来回地看,连桌上已经凉了的咖啡都没人去碰一下。
“嘿,我带了虾仁粥、蟹粉小笼,还有杨枝甘露呢。”胡逸把塑料袋往会议桌中间一放,蒸笼里的热气“噗”的一下就把盖子顶开了,甜甜的香味和米香味就在屋里弥漫开来。
他拿起一杯杨枝甘露递给小周,又轻轻敲了敲陈女士的椅背,说:“陈姐,您最爱喝的陈皮红豆沙,还是温的呢。”
陈女士的肩膀明显放松了一些,可还是嘴硬,说道:“胡先生啊,我可是来谈工作的,不是来吃夜宵的。”
“工作肯定是要谈的呀,但是饿着肚子吵架对肝可不好呢。”胡逸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抽了张纸巾擦了擦手,接着说,“先讲讲吧,今天为啥吵架啊?小周,你先来说说。”
小周拿着吸管在杨枝甘露里捣鼓西柚粒呢,喉咙那动了动说:“孙总上午给了修改意见,说副歌太‘环保’了,得加段电子混音,还得加两句‘爱就像绿色森林’这种话。”他皱着眉头翻出手机,“您瞅瞅,这是他们给的参考歌词,净是‘甜蜜’‘心动’啥的,跟咱们的‘冰川融化’‘塑料海洋’根本不搭边儿啊。”
“还不止这事儿呢。”陈女士“哐”的一声把红豆沙放下了,玻璃杯底碰在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我昨天看了他们给的宣发方案,重点全在‘胡逸新曲’‘年度热单’上,环保主题就弄了张模模糊糊的公益海报。胡先生啊,咱们组织拉来的赞助,联系的生态保护区,难道要给商业流量当陪衬啊?”
这时候会议桌那一下子安静下来了。
胡逸剥了个小笼包,把醋碟里的姜丝拨弄成个小塔的样子,过了会儿才抬起头说:“那大家担心的就是商业合作会把咱们的核心理念给弄没了,是不?”
小周使劲儿点了点头说:“上次给饮料品牌写推广曲的时候,他们非要把‘减少塑料瓶’改成‘分享快乐每一刻’,最后歌倒是火了,可环保压根没人提了。”
“我懂。”胡逸拿出便签本,笔帽在手指头上转了两圈,“不过换个角度想想,要是没有商业流量,咱们的歌连传到山区小学的机会都没有呢。”陈姐啊,您之前不是说要让十万个孩子在音乐课上唱环保歌嘛。可这十万份播放量要从哪儿弄来呢?”
陈女士紧紧抿着嘴唇,一声不吭。
胡逸又朝着小周那边去了:“小周啊,你去年写的那《候鸟日记》,要不是视频平台买了推广,到现在估计还在独立音乐人的歌单里无人问津呢。那些在弹幕里说‘原来候鸟迁徙路线被破坏了’的年轻人,不就是咱们想找的听众吗?”
小周捏着曲谱的手稍微松了松。
胡逸见状,趁热打铁:“所以啊,问题不是在不在商业上,而是要让商业给环保搭把手,当梯子使,可不能把环保当成商业的梯子啊。”说着,他就在便签上画了两个圈,“这样吧,明天我去见孙总,跟他谈三个条件。第一个呢,创作权得归咱们,核心的歌词一个字都不能改;第二个,宣传发行的时候,必须给环保主题留出三分之一的版面;第三个——”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我能保证这首歌的商业数据能排进季度前十。”
“你拿啥保证啊?”陈女士下巴微微一抬。
胡逸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翻出一些数据来:“陈姐,您看啊,上周《雨林心跳》在短视频平台的二次创作量达到了三百万呢,带着‘保护雨林’话题的视频播放量都破亿了。孙总昨天在酒局上还跟别人说,后悔没早点签我呢。”
他指了指屏幕上的柱状图,“商业公司想要的是赚钱,咱们想要的是影响力,这本质上并不冲突啊——只要咱们能证明,环保歌也能赚钱。”凌晨三点,胡逸就站在星耀娱乐楼下的那棵梧桐树下,仰着脑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二十四层亮着灯的窗户。
颜悦的影子在百叶窗后面动了动,就跟一只随时准备起飞的黑蝴蝶似的。
他伸手从兜里掏出手机,瞧见上次那个陌生号码打来的未接来电还在通知栏里待着呢,备注就写着“未知”。
“胡总?”助理小夏的声音从车里传了出来,“孙总那边说让您九点到顶楼会议室等他呢。”
“行,知道了。”胡逸把手机又塞回兜里,一抬头,月光正好洒在肩膀上,他就自言自语地说:“明天啊,得让某些人好好见识见识,啥才是真正的平衡手段。”
孙总的会议室里弥漫着雪茄的味道。
胡逸刚一坐下,对方就“啪”的一声把修改方案拍到桌子上,说道:“小胡啊,不是我不讲情面,你看看这市场数据就摆在这儿呢——”说着,他就指着电脑上的分析图,“你要是搞电子混音呢,年轻听众停留的时间能多上三十秒,要是整甜妹合唱,女性用户的占比能提高百分之十五呢。”
“孙总,我给您准备了两套方案。”胡逸不慌不忙地翻开文件夹,“A版就按照您说的改,加上电子混音、甜妹合唱,副歌里加上‘爱像绿色森林’——不过最后一句必须得是‘所以我们更要守护森林’。”然后他又把另一页纸推了过去,“b版就是原版,把冰川融化的采样、塑料海的环境音都保留着,这个就专门用于公益演出和在学校推广。”孙总眼睛一眯:“弄两套歌?那成本不得翻番啊。”
“可收益也能翻番呀。”胡逸把后台数据调了出来,“《海洋回声》的A版都上流行榜了,b版还得了联合国环境署的推荐呢。您公司的公益评级一下子涨了两颗星,拉来的新能源品牌赞助是这首歌本身收入的三倍呢。”他身子往前探了探,“这次我敢打包票,A版能冲进qq音乐前十,b版能把金曲奖最佳公益歌曲拿下——您想要的流量、口碑、钱,那可就都到手了。”
孙总手里的雪茄在烟灰缸里摁了好几下,最后冷不丁笑了:“小胡啊,你可比我想的要精明。行吧,就照你说的签。不过咱可得先说好了——”他敲了敲A版的曲谱,“这‘守护森林’要是影响了传唱度,我可就得找你说道说道了。”
等胡逸回到工作室的时候,小周正抱着吉他在调音呢。
陈女士在旁边凑着,手里的保温杯冒着热气,脸上那严肃的神情总算缓和了些:“副歌部分的环境音再调低一点,可别把人声给盖住了。”
“陈姐,您听听这个!”小周突然拨出了一个清亮的和弦,“我把冰川融化的声音弄成了渐弱的音效,就感觉……就感觉像是时间在一点点溜走似的。”然后主歌开始的时候呢,就用童声来唱‘妈妈说,她小时候见过蓝色的海’——”
“停!”胡逸笑着喊道,“这是你刚刚在奶茶店想出来的啊?”
小周的耳朵尖都红了:“刚刚买杨枝甘露的时候,看到两个小孩蹲在路边捡塑料瓶呢,一边捡还一边唱‘我是环保小卫士’……”他挠了挠脑袋,“一下子就有灵感了。”
陈女士眼睛一亮:“童声这块儿啊,可以联系山区的小学来录制,让那些真的在捡塑料瓶、守护树林的孩子来唱。胡先生,要是这样的话——”
“我让小夏去联系教育基金会。”胡逸马上接话,“明天就去云南的雨林小学,他们的自然课正好在讲生态保护呢。”
工作室里的气氛这才活跃起来。
有人把吉他拿出来开始试着唱,有人抱着笔记本电脑做音效,陈女士举着手机跟环保组织汇报进展,声音里满是少见的兴奋:“没错,这次肯定能让年轻人知道‘塑料海’可不是歌词,那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啊!”
一直到深夜,胡逸才在休息室的沙发上躺下来。
手机屏幕亮了,又是那个陌生的号码。
他按下接听键,那边的呼吸声很沉重,像是在故意压抑着情绪呢。“胡逸,你还真以为自己赢了啊?”这是个女人的声音,那股子尖锐劲儿听着还有点耳熟呢。“孙总签的可是A版,陈女士要的却是b版,等两边都发现根本不是同一首歌的时候——”
“啪!”电话就这么被挂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