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药塔的口七世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8章 交流学习,从现代到古代,赵亚楠的逆袭之路,炼药塔的口七世祖,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寒风裹挟着细雪拍打着酒店的玻璃窗,赵亚楠裹紧厚重的羽绒服,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红色预警的低温提示与日历上不断逼近的春节倒计时相互映衬,仿佛都在催促着这场差旅尽早画上句点。她动作麻利地将笔记本电脑塞进防震内胆包,充电器、移动硬盘依次规整入收纳袋,拉链咬合的声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厚重的窗帘被掀开一角,冷冽的晨光瞬间倾泻而入,映出她呵气成霜的白雾。想到今天的加班补贴,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钱包里的考勤卡,嘴角不自觉扬起一抹轻笑。正将最后一件毛衣叠进行李箱时,急促的敲门声骤然响起,徐飞的声音混着走廊穿堂风透进屋内:“赵翻译,该出发了!”

抵达光辉模具厂时,厂区大门早已敞开。寒风卷着冰碴掠过地面,几台重型卡车整齐排列在空地上,轮胎碾过积雪发出细碎的声响。车间内暖黄的灯光透过雾气氤氲的玻璃窗,与室外的银白世界形成鲜明对比。推开门的刹那,机械运转的轰鸣声裹挟着机油与钢铁的气息扑面而来,公司的几位车床师傅正围在精密机床前,手中的记录本已密密麻麻记满笔记。

徐飞三言两语向众人介绍完,便将车钥匙在指间转了个圈:“你们先学习,我还有点事要处理。”不等赵亚楠开口询问,他已快步走向停车场,黑色轿车在雪地上划出两道深色的车辙,转眼消失在拐角处。赵亚楠紧了紧围巾,将背包带往上提了提,目光扫过车间内忙碌的身影——未知的行程也好,临时的加班也罢,至少这场风雪中的奔波,终将换来沉甸甸的收获。

徐飞脚下油门一踩,越野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风噪裹挟着引擎轰鸣声从耳边掠过。赵亚楠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路标,直到“苏州新区”的指示牌撞入眼帘,才惊觉又踏上了新的行程。

苏州的厂区大门气派非凡,电子门禁系统自动识别放行时,赵亚楠透过车窗望去,占地辽阔的厂区内,数十辆叉车正有条不紊地转运货物。接待人员身着笔挺工装,戴着白色安全帽将他们引入车间。三百余人的车间里,数控设备运转如精密的机械森林,恒温系统与智能看板彰显着现代化管理的高效,连空气中飘荡的机油味都仿佛带着秩序感。

匆匆扒完简易工作餐后,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奔赴昆山。两点时他们抵达陆阳原材料厂。瑜景和张威熟稔地与厂长握手寒暄,赵亚楠这才明白为何老总们总是行程紧凑——从技术参数的反复核对,到订单细节的逐条确认,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疏漏。她抱着笔记本记录要点,冻僵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凌乱的声响,抬头却见窗外已挂满星斗。

返程的车驶入上海时,霓虹灯将玻璃映得五彩斑斓。本以为能回家歇脚,却见瑜景敲了敲副驾驶车窗:“小楠,带你去见位老师。”轿车最终停在一家苏州菜馆,水晶吊灯洒下柔和光晕,身着休闲服饰的女士起身微笑,岁月沉淀的优雅与流利的日语问候,瞬间让赵亚楠屏住了呼吸。

“这是周老师,在日企深耕二十年。”景瑜介绍时,周老师微笑点头,将一叠泛黄的翻译笔记推到赵亚楠面前,“丫头,翻译不是文字搬运,是文化的桥梁。”赵亚楠翻开笔记,密密麻麻的批注间,藏着比奔波一日更珍贵的职场真经。

水晶吊灯在骨瓷餐盘上投下细碎光晕,刀叉轻碰的脆响中,赵亚楠手指抚过泛黄纸页,油墨批注间跳跃着“电火花加工”“注塑成型参数”等模具行业的前沿术语。周老师用银质餐勺搅动着罗宋汤,眼角的细纹里盛满笑意:“这些都是近几年行业展会和技术手册里的新词,你做涉外业务迟早用得上。”

“太感谢您了!这简直是及时雨!”赵亚楠捧着资料的手微微发烫,抬头正对上周老师镜片后温和的目光。对方只是优雅地抿了口红酒:“听说你精通四门外语?”

“哪算精通,都是半桶水晃荡。”赵亚楠脸颊发烫,耳尖泛红。周老师却笑着摇头,将烫金名片推过餐桌:“肯承认不足就是进步的开始。以后遇到技术翻译难题,尽管来找我。”名片边缘还带着体温,微信二维码旁印着“资深中日技术口译”的烫金小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从欢乐颂开始走向巅峰

品尝牛马人生

快穿之好感度爆棚

成澄澄

军工厂风云往事

雪漠沙溪

白日鬼行

雪中回眸

九州青云志

群山遍野

灌篮高手:这个世界,我来过

JC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