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农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3章 新罗女皇 无限魅惑,我在大唐做战神,一个老农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大唐帝国在其辉煌的历史进程中,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去完成的,其中,征伐高句丽便是大唐不得不进行的一场关键战役。

大唐王朝是在隋朝崩溃的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它不仅要稳固这来之不易的基业,更要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比隋朝更加辉煌、更加令人瞩目的功绩。

这是历史的洪流所推动的,是任何一个身处那个时代的人都无法抗拒也无法改变的事情。无论历史的车轮滚动到哪一个时代,都需要有这样的丰功伟绩来作为时代的标杆和象征。

尤其是对于大唐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而言,他更是急需这样的功绩来稳固自己的统治。

作为玄武门之变后继承皇位的帝王,他开创了新的继承制度,这一过程中无疑充满了争议与挑战。

人往往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是需要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坚强无畏。

李世民深知自己需要通过强大的军功来树立自己的威望,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掉那些关于他皇位继承合法性的质疑和争议。

他这种至高无上的身份,的确是需要巨大的功劳来支撑的,而征伐高句丽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高句丽作为一个长期与中原王朝对抗的边疆政权,其军事力量的强大和地理位置的重要都使得这场战争成为了一场检验大唐军事实力和李世民治国才能的绝佳机会。

通过征服高句丽,李世民不仅能够彰显自己的军事才能,更能够为大唐帝国开疆拓土,立下不朽的功勋。

雒阳所发生的事情,如同一阵春风,悄然无声地吹拂到了房俊的耳畔,这让一向沉稳的房俊也不禁有些许小激动。

一万人的北上迁徙,虽然从数量上来看,远远不足以填充雍奴县所有的人口空缺,但这一举措无疑是为雍奴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这些人的到来,将如同一粒粒种子,在雍奴这片肥沃却又略显荒芜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假以时日,若是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时间,雍奴定能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而只要雍奴能够重新焕发生机,那么接下来的发展之路,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若是以往,若想让雍奴恢复往昔的繁荣,恐怕需要耗费几十年的漫长时光。

但如今,在房俊的精心策划与不懈努力下,这个时间或许将被大幅度缩短,只需数年光阴,雍奴便有望重现辉煌。

这便是房俊所带来的改变,他的手段之高明,策略之巧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甚至可以说,凭借房俊一己之力,便足以让一个地方的经济实现腾飞,这样的能力,怎能不让人心生敬佩?

其实,对于房俊的这些手段,就连李渊也感到十分诧异。

他深知房俊此人手段繁多,但从未料到竟会如此层出不穷,甚至有些手段还让他这个历经风雨的老者也感到震惊不已。

“房小子啊房小子,你一定要尽快让雍奴发展起来。”李渊心中暗自思量,“我还想在我有生之年,亲眼见证大唐的铁骑踏平高句丽,完成我这一生的夙愿。”

李渊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大唐内部的叛乱作斗争,对外并无太多显赫的战功。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立功的雄心壮志。

只是,在大唐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想要立下赫赫战功,又谈何容易?

想当年,颉利可汗几乎就要将长安城掀个底朝天,李渊辛苦打下的基业也差点毁于一旦。

那场战役之后,大唐元气大伤,经历了隋末乱战的洗礼,国库空虚,民生凋敝。

但即便如此,李渊也从未放弃过对外的征伐之梦。

只是,现实往往比梦想更加骨感,立功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许多。

“老爷子,你现在可是武林中的宗师级人物,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少说还能活十几年呢。

这十几年时间,对于筹划对高句丽的行动来说,绰绰有余。“

房俊心里面暗暗想着”不过,动手归动手,要想彻底灭掉高句丽这个国家,绝非易事。就连历史上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都未能达成这一壮举,最终还是他的儿子李治完成了对高句丽的征服。“

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出,高句丽这块骨头,实在难啃。那地方气候严寒,环境恶劣,即便是大唐的精锐将士,也难以长时间承受。

因此,想要顺利拿下高句丽,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制定更为周全的战略。

其中,一个不错的办法就是实施移民政策,让大唐的子民逐渐渗透到那片土地上去。

但话说回来,移民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百姓们在选择居住地时,往往也会考虑环境因素。

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或许将成为大唐未来扩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

因为每当大唐的疆域向外拓展时,必然会出现人口短缺的问题。

汉化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发展,只要汉人的发展速度足够快,其余的各族最终都会被汉化。

不得不说,汉文化的融合力确实强大,这与其说是文化的魅力,倒不如说是汉民族的生育力和繁衍能力惊人。

只要给予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汉民族的人口就能迅速增长,然后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和力量,让所有人臣服在汉文化之下,这就是汉化的真谛所在。

“嘿嘿!”李渊轻笑一声,眼神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若是可以的话,我想……利用这批流民作为先锋,既解决了人口问题,又能为攻打高句丽提前做好铺垫。”

房俊一听这话,瞬间就感到头大如斗,他闭着眼睛都能猜到李渊接下来想要做些什么。

“老爷子,我们就是简简单单地下江南巡视一番而已,你都能被某些人编排成反贼的模样,这要是你真的头脑一热,决定御驾亲征高句丽,那岂不是要直接被扣上大唐头号反贼的帽子了?”

李渊闻言,嘴角不禁微微抽搐,房俊的话虽然粗犷直白,缺乏文雅,但仔细一想,那其中的道理还真是一点没错。

试想,他这位太上皇若真的不顾一切地搞出御驾亲征这一出,恐怕连他那精明强干的儿子李世民都要愁得彻夜难眠了。

毕竟,太上皇御驾亲征,这在历史上恐怕都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即便是太上皇这个称号本身,在此之前也未曾真正出现过,李二这家伙,可真是给他出了个大难题啊。

“哼,就算不能亲自前去,我也要在雍奴县那里等着,看看你们这些小子能折腾出什么名堂来。”李渊心中暗自思量,言语间带着几分不甘与倔强。

房俊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对于李家人那份对权力与荣耀的执念,他多多少少也算是明白一些的。

毕竟,大唐是承袭隋朝的制度而建立起来的,是踏着隋朝的尸体站起来的,李家自然希望自己能够开创出一个比隋朝更加辉煌、更加勇猛的盛世。

“老爷子,事情越是急切,就越是容易手忙脚乱,做不好。”房俊心中其实并非不想攻打高句丽,只是他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能贸然行事。

打下来之后该如何治理,如何稳固边疆,现在李渊没有明确的想法,就连李世民估计也是一头雾水。

战争容易,但战后的重建与治理才是更为艰巨的任务。房俊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才更加谨慎,不敢轻易言战。

大唐的战争,许多时候似乎都陷入了一种无目的的循环之中,它们往往是为了战斗而战斗,缺乏一种深远的战略眼光,尤其是缺乏对于领土占领和巩固的明确意识。

这种缺乏长远规划的战争行为,无疑是对国家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

在房俊看来,战争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时的胜负,更在于对胜利果实的有效占有和利用。

他心中怀揣着一个更为宏大的愿景:每当攻克一地,不仅要将其打下来,更要彻底地占领,使之真正成为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房俊之所以有如此坚定的信念,是因为他深知这片土地在未来将孕育出多么强大的民族。

金朝的辉煌、蒙元的铁骑、清朝的鼎盛,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势力,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甚至就连契丹人,也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崛起,最终成为一方霸主。

房俊认为,有时候做事情就需要果断决绝,既然已经通过战争占领了某地,那就应该彻底地改变这里的种族构成,让汉人成为多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让这些地方逐渐汉化,变成真正的汉土。

只有这样,大汉民族才能不断地吸收新的养分,壮大自身的力量。

在这个时代,土地无疑是最珍贵的资源,它不仅能够承载万千生灵,更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

房俊深知,即便是到了后世,土地的价值也不会有所减损,它依然能够产出足够的粮食,支撑起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男主绝嗣!不怕,宿主她好孕多胎

焕琉璃

鸿蒙塔

头号主角

天纵浪行之枪问

漫延轻雨

一元秒杀SSS级天赋,自此无敌

雾散人现

脑透

吴为而至

开局获灵根,师娘请自重!

青梅煮酒吃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