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超细微筛的催化效果
清汤八爪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4章 超细微筛的催化效果,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清汤八爪鱼,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第二层超细微孔就彻底杜绝了葡萄糖分子的通过,只能让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以及产生的氧分子通过。
因为葡萄糖分子的直径只有0.7纳米。
当然,在第一层第二层超细微孔筛之间所催化产生的葡萄糖分子则会通过另外一条管道混合一些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氧分子的混合物一起输送出去。
以后的工艺设计里,肯定会将这部分混合物在提取葡萄糖之后重新回收利用。
至于通过了第二层超细微孔筛的二氧化碳、水、氧气混合物则会在经过氧气提取之后,重新进入到循环系统里,再度进入超细微孔筛进行反应。
当然,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是工厂化阶段的工艺设计了。
至于现在,赵小侯是准备将单晶熔炼炉改造为一台专门用来生产超细微孔筛的机器。
最初步的要求就是能够生产出每平方毫米拥有100万个直径为100纳米的超细微孔,就算是合格了。
没法,像那种每平方毫米拥有1亿个直径为6纳米的超细微孔,赵小侯现在是不想的。
连走路都没学会,就想跑?
是会摔跟头的。
但实际上,想要在每平方毫米面积上制造100万个直径为100纳米的超细微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多数生物科研人员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他们想要搞这个,就只能向外请求外援,将这个事情委托出去。
但赵小侯就不一样了,他本身就拥有400分的机械工程学,再加上游戏天赋所带来的巧手能力,使得他在机械方面的动手能力简直爆棚。
实际上,他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将那台小型单晶熔炼炉进行了改造,将其内的多层电磁场发生器进行了升级,并请李英楠帮着对小型单晶熔炼炉的控制程序也进行了一些调整。
在小型单晶熔炼炉进行了改造升级之后,赵小侯就以纯钛为主料,进行了第一次超细微孔筛的制造。
经过六个小时的运转之后,那台小型单晶熔炼炉停止了运转。
赵小侯在这个时候都没有选择开炉,只是将单晶熔炼炉内的一些钛金属残液放掉。
没法,由于超细微孔筛这种东西太过于精密的缘故,如果在高温的时候,将其取出拿去冷却,那么就很可能导致超细微孔筛变成残次品。
毕竟在温度的剧烈变化之下,超细微孔筛上的那些超细微孔就很可能因为钛金属的轻微变形而闭合。
因而就只能够让其在单晶熔炼炉内以极为缓慢的方式进行自然冷却。
光是这个冷却时间就消耗了26个小时。
没法,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单晶熔炼炉由于结构的关系,自然散热就比较慢。
等到一开炉,一群等待良久的科研人员就将里面的超细微孔筛放入特制的保护盒内,然后送到4楼的碳水化合物人工合成实验室,进行后续的实验。
不得不说,这超细微孔筛的催化效果要远远超过之前的多层金属网。
哪怕那些超细微孔的直径足足有100纳米,但每平方毫米100万个超细微孔,也足以将催化效果提升数十倍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