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旧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1章 先祖之墓,千古盗踪,从清墓开始,斜阳旧暖,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002年春,南京明孝陵的夜色浓如泼墨,钟山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像一座沉默的巨墓俯视着大地。

春寒刺骨,风从紫金山吹来,穿过孝陵外围的松林,卷起枯叶与土腥味,发出一阵低沉的呜咽,仿佛地底的冤魂在低语。

神道两侧的石像生静立如鬼影,麒麟昂首、石马低鸣,石眼泛着湿冷的光泽,凝视闯入者的背影。

徐婉仪站在徐达墓前,深灰色风衣裹住清瘦的身躯,衣角被风掀起,露出黑色毛衫的下摆。她肩上的帆布背包微微下沉,GpS在包里发出低沉的嗡鸣,屏幕上的坐标定格在墓碑正下方。

她摘下防毒面具,露出一张苍白的脸庞,眼底血丝密布,眉间的浅疤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那是12岁随祖父勘墓被落石擦伤的印记。今夜,这道疤隐隐作痛,像在回应某种血脉的召唤。

她低头凝视墓碑,碑面刻着“明太祖敕封中山王徐达之墓”,字迹斑驳,边缘被风蚀得模糊不清。她伸出手,指尖触到碑石,冰冷的触感顺着指节渗入骨髓,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悸动。

“先祖徐达,洪武开国功臣,守护龙脉之人……”她低声自语,声音沙哑却坚定,“九块玉璧,我找回来了,这是最后一站。”她的目光扫过碑后那片隆起的封土,隐约感到一股沉重的气息从地底透出,像一只沉睡的巨兽在呼吸。

徐氏家族的传承始于洪武年间,初代先祖徐天泽为朱元璋的风水师,而徐达则是龙脉的守护者。

据《徐氏密录》记载,徐达不仅以军功震慑天下,还受密旨协助铸造“洪武玉璧”,并在死前将部分力量封于墓中,留给后裔。

如今,徐婉仪带着八块玉璧站在这里,肩上的使命如山压顶——找到第九璧,完成“毁玉归地”的遗愿。

董文翊蹲在墓碑旁,手持金属探测仪,屏幕上的指针微微颤动,发出刺耳的鸣声。他穿着一件黑色夹克,袖口磨得发白,短刀插在腰间,刀鞘边缘的皮革有些开裂。

他用刀尖撬开表层泥土,带起一小撮湿土,低声道:“信号最强,入口在封土下。”他抬头望向徐婉仪,眼角的刀疤在月光下闪着寒光,嘴角一扯,“你家老祖宗的墓,比长陵还邪乎。你确定要挖?”

林瑶站在一旁,32岁的她戴着细框眼镜,手里抱着笔记本电脑,屏幕微光映在她冷静的面庞上。

她穿着一件深蓝色毛衣,外套薄羽绒服,手指敲击键盘,调出徐达墓的史料,低声道:“徐达死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墓址选在孝陵东北,风水极佳,龙脉汇聚。密录提过‘天命藏魂’,可能有机关。”

她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封土,眼底闪过一丝不安,“崇祯的怨气重,这里是杀气重。”

马铁山扛着一袋便携炸药,大步走来,38岁的他满脸络腮胡,军绿色大衣衣角沾着泥土。他咧嘴一笑,露出白牙,声音粗犷,带着东北口音:“老规矩,炸开看看。老子炸了八个墓,这第九个还能咋滴?”

他拍了拍炸药包,袋子里传来轻微的碰撞声,手指摩挲着引线,眼神炽热,“徐达是打仗的爷们儿,墓里肯定有硬货。”他瞥了眼墓碑,啐了一口,“这地方邪乎,炸了省事。”

陈墨然走在最后,30岁的他沉默寡言,黑色长袍袍角绣着暗红符文,被风吹得微微飘动。他手捏一串檀木珠,珠子磨得发亮,散发着淡淡的木香,低声道:“小心,杀气冲天。”

他抬头望向封土,瞳孔微微收缩,眉头皱成一个浅浅的川字,“洪武杀臣,徐达未必安息。”他手指在檀木珠上滑动,低念《楞严咒》:“一切幻障,皆归清净。”声音虽轻,却像一道无形的屏障,试图压住空气中的不安。

团队围在封土前,月光透过松林洒下斑驳光影,照在五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土腥味,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仿佛地底的杀戮从未消散。

徐婉仪打开GpS,屏幕上的红点闪烁,低声道:“密录说,第九璧藏在徐达墓地宫,入口在封土正中。”她抬头,目光锁定那片隆起的土堆,深吸一口气,空气冰冷刺鼻,心中暗想:“先祖的墓,藏着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战争:无限火力

霸王小子之游戏厅堂

从攻略绝世女帝开始修仙

九世鸡仙

暗夜行者

改编作者星寒

岁月传奇:携物资穿越,共赴仙途

用户32322084

孤星之王:我的女神军团

南通大师兄

大梦仙医

与吾飞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