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三郎绘蓝图,市井织天网,汴京风云录,杵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去吧,先摸摸底,不用声张,男女老少不论,只要相对而言身家清白、不是官府通缉的要犯就行。”
“明白!”猴子领命,转身就要走。
“等等,”赵三郎叫住他,“顺便打听打听,现在瓦子区乃至整个汴京城,哪些小吃食最受欢迎,哪些地段人流量最大,哪些地方的泼皮地痞比较难缠……这些都记下来,回头咱们汇总。”
“好嘞!”猴子应下,这才匆匆离去。
送走了猴子,赵三郎转向钱掌柜:“老钱,招兵买马是第一步,但这摊子具体怎么摆,卖什么,怎么才能既不引人注目,又能覆盖全城,还得有点讲究。”
钱掌柜捋了捋胡须,沉吟道:“赵老板的意思是……咱们不光卖烤串?”
“那是自然!”赵三郎一拍大腿,“光卖烤串目标太明显了,而且众口难调,总有人不爱吃辣的,那些香料食材的成本也高,咱不能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站起身,在不大的屋子里踱步:“早上,咱们可以在坊市口、衙门口卖点热乎乎的葱油烙饼、鸡蛋灌饼,方便快捷;中午,人流量大的街口,可以卖点顶饱的杂碎汤、羊肉泡馍;晚上,瓦子勾栏附近,才是咱们烤串、炸串的主场!甚至可以搞点关东煮之类的!”
“鸡蛋灌饼?关东煮?”钱掌柜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些名词他闻所未闻。
“就是类似……嗯,面饼里夹鸡蛋,还有些用竹签串起来在汤里煮的杂七杂八玩意儿。”赵三郎含糊地解释道,“总之,就是根据不同地段、不同时辰,卖不同的小吃!这样既能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又能化整为零,不至于让所有摊子都一个模样,惹人怀疑。”
钱掌柜眼中精光一闪:“妙啊……”
“啊嚏!”赵三郎打了个喷嚏,嗅了嗅鼻子,随后两只手在空中比划着,“而且,这些摊子的外观也得统一设计一下。不能太招摇,但得有咱们自己人能识别的暗记。比如,推车某个角落的特定刻痕,或者灯笼上画个不起眼的小图案……”
“这个好办!”钱掌柜立刻来了精神,“推车可以找城郊的木匠统一打造,要求既要结实耐用,又要方便移动。至于标记,可以在车轮或者把手上做文章,外人轻易看不出来。”
“还有卫生!”赵三郎补充道,“咱们虽然是做‘地下工作’,但这门面功夫得做足,所有摊贩必须衣着整洁,推车、餐具保持干净,食材还得新鲜,要得长久经营,打好口碑,也能减少被官府找麻烦的几率,况且这小吃摊利润也不比开店差。”
钱掌柜连连点头:“赵老板所言极是……”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聊越兴奋。
“行了,具体的吃食种类、摊位设计、管理细则,还有最重要的……启动资金预算,”赵三郎搓了搓手,“老钱,这事儿还得你辛苦辛苦,凭你的经验,尽快给我弄个详细的章程和单子出来。秦老板那边可等着要呢!”
钱掌柜拱手道:“赵老板放心,老朽这就去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